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试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日期: 2011-11-18 13:15:5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杨洪青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即培养目标的高素质、培养规格的多层次、教育方式的终身化及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此外,还指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即转变教育观念、深化体制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办学以及实施创新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趋势 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高职教育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模式,学习了国外一些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合作教育”、世界劳工组织的“CDE”模块教育以及北美的“MES”能力本位教育等。学海网(www.xuehai.net)这些做法先后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试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带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所需的各类人才,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1.高职教育的高素质。发展高职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除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外,所培养的人才还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现由原来单一型人才向全面素质型人才的转变,使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所谓“做人”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会感恩、学会关心集体和他人,具有奉献精神。所谓“做事”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也是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2.高职教育的多层次。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技能,要开门办学,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由于社会的分工,所从事职业的不同,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同,这就需要创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以保证人才的合理使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尽其才,建立一套初、中、高等教育相衔接,与普教、成教相沟通的全日制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此外,为了解决全日制高等教育周期长、市场对人才急需的矛盾,开展短期技术培训、单项技术培训也是解决人才需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是一项“短、平、快”的有效措施。
  3.高职教育的终身化。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内产业发生一次革命,只有进行科技含量的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人们所从事的岗位及岗位内涵的必然发生变化、工作的内容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转岗、待岗是人们工作中很平常的一种社会现象。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造成技能单一的劳动者失业。为了解决技术人员和劳动者适应新的职业的变换,帮助他们尽快就业,高职教育院校要承担起职工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下岗就业培训的任务。作为处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必须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具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愿望和要求,要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自主“充电”的本领,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二、发展高职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发展高职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传统教育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使用一套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本”为核心的创造性教育模式已势在必行。所谓“能力为本”,是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教会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现代教育方式是学生拿着老师的钥匙去打开知识的殿堂,未来的教育方式是教会学生自己配钥匙,自如地打开所有知识的殿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围绕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进行。实施以“能力为本”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强化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 学海网(www.xuehai.net)
  2.深化体制改革。在我国,政府既是高校的投资者又是管理者,负责高等学校领导人的任命、管理机构的设置、招生计划、开办专业等的审批。其内部管理普遍存在着“机关化”色彩,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失衡,学术权力的主体——教授及学术组织的作用不突出。学术权力的弱化影响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不利于高校形成一个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利于高校整体的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和校内体制改革,实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制定学校规划、资助设置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多渠道举办高职学校,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创建民办、国有民助、国外独资办、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高职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机制灵活”的办学机制。构建全方位的职教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本身的迫切要求,改革教育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是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
  3.深化教学改革。高职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基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做到适销对路,实现与社会接轨,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活力,这是对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第一,以市场定专业。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而且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以避免因高职教育周期性而造成的专业滞后。优化专业是高等职教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第二,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职业教育体系标准”“课程标准”和“教育评估标准”,制定教学规划,要根据职教要求组织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实施校企合作办学。高职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方向。将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新技术标准等引入课堂,把企业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线人才是可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职教育的重要措施。
  5.实施创新教育。一个国家缺乏创新精神,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成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创新源于创造精神与创造性的思想,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强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为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拓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要将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整套创新教育综合大纲和实验方案,确定一批与企业联办的创业技能试点学校,并就教材、课程、途径、方法等提出具体要求。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