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人的社会化与教育伦理功能

浅析人的社会化与教育伦理功能

日期: 2011-6-15 14:43:2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淑凤

论文关键词:社会化;人的存在;教育伦理功能
  论文摘要:教育的伦理功能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伦理功能与人的社会化同步展开,人的社会化过程同时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人社会化的内容,对人的道德也是一种养成过程,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
  1、教育伦理功能的界定
    所谓教育的伦理功能,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定义:第一,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满足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所以是伦理性论题,是因为教育是与人的生命联结在一起的。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所谓价值生命包括人的精神生命和人的社会生命,任何人的生存,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存活,还是精神生命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以我们认为教育是从人生命的本质上,体现了教育的伦理功能。学海网(www.xuehai.net)因为无论就人类而言还是就个体的生存而言,教育最终是给人类生命以价值和意义,给人类生存的社会提供发展,所以这只能是一个伦理性的论题。换言之,“善是客体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意味着,善乃是人或主体的一切活动或行为所追求的目标。教育的目标就是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满足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就一定是伦理性的功能。
    第二,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求知求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而求真求实是人道德品格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道德教育对人的心灵直接给予指导和帮助;艺术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追求美的事物和美的心灵,同样给予人道德品格塑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道德教育亦或是艺术教育都对人的道德品格形成具有功效,弗洛姆说“一切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人格”,教育能够形成人的品格无庸质疑。反之,人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无疑会提升人自身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仍然是对人自身利益的一种提高,因此,教育伦理功能的以上两个内涵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第三,我们认为教育还具有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传承发扬优良社会伦理道德的功能。教育提高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的功能就是通过知识文化传承的方式而实现的,通过对以往文化知识和道德的传承,使人们得以习得优良传统的文化及知识。人们又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创造出符合新的时代和新的文化精神要求的新的社会文明。教育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造,使社会的优良文化传统和道德风尚得以发扬光大,起到规范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功用。由此,我们确定教育的伦理功能的第三个方面的内涵。
    关于教育伦理功能的衡量标准我们采用了王海明先生的观点:增减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衡量一切社会行为之善恶和一切道德之优劣的终极标准,更确切些说,是道德终极总标准、功利总标准”。也就是说当教育给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带来利益的时候,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教育的功能才是伦理功能。因为人生存的有限性,使得这个世界上所存的一切,都必须以人的生命尊严、人的生命宝贵、人的生命发展为最高的伦理境界和最高的善的境界。无论是社会的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必须以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人的生存社会为前提,这也是社会存在的唯一的善的价值和美的价值,也是我们以王海明先生观点为衡量标准的理由。
    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利益不仅仅关系个人自身某种利益的获得,肉体生命的发育、精神生命的成长、社会生命造就,都应该是教育所关注的人的利益,至于教育给予社会的整体利益,既是整个社会的又是社会每个人的。
  2、人的存在与人的社会化
  2.1社会化概念
    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先生认为“社会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活动”。所谓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人对社会适应改造和再改造的复杂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人类‘吸收’周围环境文化、亚文化群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看法。”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主要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一个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

    以上的观点尽管各有千秋,但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指出了社会化首先是一个过程;其次,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人的参与过程;第三,人的社会化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学习来实现的,因此人的社会化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客观的分析和经过实践检验的结果。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实际上是人通过学习逐步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受各级各类的教育(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使其由一个  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使其自然生命发展成为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这就是人社会化存在的伦理精神。反过来说,个人与社会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类整体,遗传因素和教育已经构成了他的生命,而人的社会化也是人现实性的社会化生存的追求。
  2.2人的存在与人的社会化
    我们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因为“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总体的人,人首先是存在才能思考存在,才能筹划如何存在,存在先于生活、先于生活的意义。因此人的存在具有绝对性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而人的社会化价值正是为了人更好的生存,人要实现生存的社会价值,则必须接受个体社会化,这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而教育作为人社会化活动的重要过程,其伦理性的价值,就在于他追求的是人生命存在的价值。
    人的存在除了具有绝对性之外,还具有文化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有人的外表,而且具有人的精神和行为,人的精神和行为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人的社会化也是人作为文化存在性的一个过程,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就是要认同社会的文化价值及其他精神文明。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必然实现或者是帮助人实现其作为文化存在的人,从人的生存价值上看无疑是不可替代的善举,因此教育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实现其伦理功能也无庸置疑。
    人作为一种绝对性的文化存在,还具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即人的存在是有限的,因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说“对死亡的意识不邀而至,而另一种知识,即对超越的了解却必须辛勤的构筑。”也就是说人不仅知道自己是一种短暂的存在,而且知道生命的结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们说人们是向死而生,就像先哲们所言,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在学会生存,而事实上我们是学会如何死亡。总之死亡是人生存的一个巨大阴影如影随形,伴人一生。而社会和文化就试图通过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稳固性,把现世的生命和不受时间影响的各种价值联结在一起,于是人的生命有了不同延续方式,一种是作为家族的存在,个体的生命有了延续性,也使社会发展有了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伦理基础;另一种是个体的生命与国家和民族融为一体,由此个体的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再有就是作为伟人、艺术家、思想家,因其创造而使生命永恒,正如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曹雪芹、马克思、萨特。他们个体的生命与他们的精神创造永存,因此作为个体存在的永恒为世人景仰,成为后来者学习追求的榜样。人的社会化实际上给人提供了作为个体与民族和国家融为一体的机会和必然,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存在,于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把自己有限生命的意识投人到社会和文化这个稳固的桥梁之上,从家族的和国家民族的意义上消解了个人独自面对死亡的悲哀和消极,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社会化的活动之一的教育,对人的生存境界是一种提升,因此也就不能不是一种伦理性的意义。
  3、人的社会化与教育的伦理功能
  3.1教育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教育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没有人的社会化,个人就无法获得社会性的生存权利,因为社会先于我们存在,我们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被抛到这个社会上,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独立的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地生存,而关系正是这个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教育正是实现人社会化的途径之一,尽管社会化还有其他途径,但是教育是我们不可逾越的过程。教育不仅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为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系统中的子系统,就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所以教育伦理功能一方面是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成就其功绩的,一方面也与社会的发展不无关系。 学海网(www.xuehai.net)   教育伦理功能通过人的社会化途径而实现。首先,人的社会化内容是人道德养成的过程。儿童最初接受的社会化活动是在家庭中,在家庭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家庭教育了解亲情关系、形成个人性别角色、掌握初步的道德观念,比如关于诚实的最初认识、关于什么是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家庭教育让我们形成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也让我们产生远大抱负、树立未来的发展目标等等。总而言之,在家庭教育社会化的活动中,奠定了个人今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因素。但是谁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得到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以及接受什么样的最初的社会意识,是儿童自身无法选择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父母作为儿童的养育者担负着人社会化过程双重伦理责任,一方面是为人父母的伦理责任,一方面是作为社会成员为社会养育下一代的社会伦理责任,这难道不是家庭教育作为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所体现的教育伦理功能吗。
  从学校教育活动分析,学校教育活动是人社会化重要的机制,随着人们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的增加,学校社会化的作用对人的发展来说就越重要。学生在学校中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系统化掌握和了解社会方方面面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发展人的心志、给人以生存技能、形成人的组织观念和社会等级观念等,这些都是人通过教育所接受的社会化训练,也是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必由之路。
  3.2社会化活动是教育伦理功能实现过程
    从人成长的角度分析,社会化活动也是教育伦理功能具体体现过程。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是人需要教育,一方面是人可以教育。所谓生存方式,是指人在有限的时间内生命活动的过程,在空间内生命自由和灵性的展现。人由于不能完全依赖本能而生存,不得不向自然学习,而正是这种自主的学习精神,开启了人接受教育的可能,而教育也最大限度地开启了人的智慧,发展了人的灵性,培养了人的生存技能,这便是人的社会化活动与教育伦理功能最为直接和最为天然的联系,即人的社会化活动同样是人的生存方式。
    比如人一生下来首先学会的是生存,就是通过自己对饥饿的感觉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正是人对自身生命需求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懂得了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冷了需要保暖,而快乐需要关爱,这种生命成长过程,由自然需要逐渐向人类需求转化,由一个自然生命逐渐成长为社会生命,而这种成长过程,实际上也是人接受教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通过人的社会化,让一个蒙昧的自然生命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生命,不正是教育伦理性责任和职能吗。
    事实上,人的社会化从本质上也是具有伦理内涵的。所谓本质上我们强调的是从人的生存角度,看社会化对人的功用性。当我们说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时候,是从人的生存角度讨论教育的意义,而从本质上说人的社会化也必然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如果没有社会化的生存方式,人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从教育学的视界分析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谓培养人的活动,是指教育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才,而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才,离不开人的社会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必须是对社会认同的人,如果教育培养的人都是游离于社会或者是反对这个社会的人,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必将受到责难而且将被革命。教育在实现人社会化的同时,改变了人的生存状况,体现了人个性化的发展与追求,所以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教育实现其伦理功能的过程。
  3.3教育的伦理功能与教育社会化功能同步展开
    教育的伦理功能与教育社会化功能同步展开,但是双方的出发点不同,一个是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人的社会化过程,一个是通过人的社会化看教育体现的价值性功能,即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增减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衡量一切社会行为之善恶和一切道德之优劣的终极标准,更确切些说,是道德终极总标准、功利总标准”,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的社会化,我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带给人生存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人对社会的认同,也是人对社会的一种肯定,从而成为社会得以稳健发展的先决条件,对社会来说也是一种功利性的价值。用道德的标准分析人的社会化,从而我们断定教育伦理功能与人的社会化同步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社会化是教育功用性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是考量的标准不同,一个是从人的社会化程度,看教育的成功与否,一个是从功利的角度探讨教育道德与否。从伦理价值的角度看,人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人通过教育学习知识、技能,逐步地认同社会的价值规范等,并把自己融于整个社会,成为社会中一个分子,从而使个体生命进程中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发展进步同步,实现自己的个性追求。从生命发展和生存的意义上对人也是一种善举,所以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与教育的伦理功能同步展开。
    综上所述,教育通过对人的社会化、参与人的社会化活动,实现其自身对人和对社会的功用性,而且从人的生存质量、生存意义上都具有积极的道德意义,由此以证教育的伦理功能与人的社会化同步展开,并伴随着人社会化的深人而逐步实现。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