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

日期: 2011/5/8 浏览: 30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doi:10.39696.issn.1006—431 1.2009.05.02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

To Analyse on Inventory Managing Problems and Its Controlling Policies

in th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of Management

刘群Liu Qlid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中山528404)

(Depaa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Zhongs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Zhongshan 528404,China)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联盟与系统优化。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实行一体化的库存控制方法。针对供应管理环境下存在的若干常见库存问题。本文提出了实现一体化库

存控制的几种策略和方法。 ·

Abstract:ne new direction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SCM.SCM emphmsize enterprise alliance and the whole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Und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ndition,it requires that inventory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optimized.Through the

analysis on some typical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this paper sives some control

policies to integrate and optimize inventory.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管理;控制策略

Key words:supply chain;inventory managing;controlling policy

中图分类号:1,274;E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05-0069—05

0引言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

对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进行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减小不

确定性,优化提高业务过程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供应

链整体运作效率.获得更多增值的管理模式。【ll

1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优化需要关注的

因素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复杂T程.其中包括许

多相互联系、相互冲突的方面,供应链系统的库存优化

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供应链管理F的库存优化服务

和服从于供应链整体管理.它需要考虑供应链管理的

要求。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优化需要关注的因素总结

如下:

(1)供应链的整体性。

在良性的供应链下.供庇链整体功能必会大于各

个供应链成员独立运作时的社会功能。在进行供应链

的优化过程中.必须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分析和

研究库存问题.从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考虑。但是.供应

链是由上下级成员相互联系、协调、控制、组织形成的

整体,供应链成员在运作过程中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直接通过核心企业进行整体上的优化控制的难度是很

大的。因此。在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过程中,以分析研究

供应链成员的优化控制为基础.从供应链全局把握优

化控制方向.充分利用优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尽可能地

做到供应链管理的整体化。

(2)供应链的层次性。

供应链库存系统的层次关系比较明显.这为分析

研究供应链成员带来了便利.先从较低层次的供应链

成员企业库存分析研究.甚至从各个企业的内部进行

优化控制.然后冉上升到整个供应链来综合分析和优

化。供应链的层次性不是以企业为唯一的划分依据的.

供应链所要达到的目标影响和决定不同企业在供应链

系统中的地位.有的企业处于领导地位.有的企业处于

从属地位。这需要企业根据在供应链系统中的作用进

行定位。

供应链上各成员是独立的经营主体.有其各自的

经营战略、市场目标、技术水平、运作水平以及各自的

企业文化,它们必然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竞争。怎

样才能使它们能在层次上加强相互联系是一项复杂的

课题。在目前状况下,供廊链成员问的联系程度处于参

差不齐的状态,这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无缝化、集成化

联接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怎样处理供应链层次之间的

关系需要理论探讨和企业实践的共同努力来进一步推

动。

(3)供应链的目的性。

作者简介:刘群(1974一),女,新疆喀什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一69—

万方数据

价值工程2009年笫;期

供应链系统有其自身的目标.核心企业必须针对

即将实现的目标来选择供应链成员.进行供应链的组

织、优化和控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

环境下供应链系统实现不同的日标。目标也不是唯一

的.比如利润最大化、反应快速化、服务满意程度等等。

进行供应链的优化控制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

采朋相应的优化和控制策略。

(4)供应链的开放性。

供应链的存在与发展.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

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它存在于开放的发展空间中.本身

也是开放的.需要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和能量.需要适应

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必须保证自身的存在和发

展.所以必须设计好供应链系统与环境的接u。这个接

口应该能保持供应链系统和环境的动态交换.同时又

能保持系统本身的整体性:能够有利于系统从环境吸

取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同时又保证系统自身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得到控制和保护。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企业库存管理存在

的问题

库存控制和管理是供廊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实际

上.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最初就是从解决供应链企

业存在的库存问题开始的。在我国.供应链管理理念已

经引入较长时间了.但更多的食业并没有具体实施。企

业库存管理仍然是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因此.供应链

管理理论的应用还有巨大的空间。

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是基于单个企业自身的成本

优化.从采购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EOQ)和订货点(ROP)。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这种方

法有实用性.而且长期许多企、世都是这样应用的。但

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从供应链整体看,传统方式的

单一企业库存管理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缺乏供应链整体(系统)观念。

从库存功能町以看出.持有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

要的。于是供应商持有自己的库存.生产商持有自己的

库存,分销商持有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持有自己的库

存。也就是说.整条供应链各个节点都独立持有自己的

库存.虽然各个节点采用EOQ模型可以使得单个节点

本身的库存成本最小化:但是从供应链全局整体的角

度来看这种方式并不町取.冈为它仅仅是各个节点的

最优化,而不是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化,影响了供应链的

优化运行。

因此.应该寻求~种新的合理的库存管理系统.突

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

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以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

的运作。

(2)缺乏信息共享。

组成供应链的各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在过去是买卖

关系,因而经营者并不习惯在它们之间交换信息.更不

一70一

用说在整个供应链上共享信息。这样.往往导致大量库

存,同时也可能降低客户的满意度。同样,在过去.组成

供应链的各个经营者与各自的客户(需求方)之间缺乏

必要的信息交换,从而对客户的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

者的实际需要难以把握.往往依靠销售预测来安排生

产。由于预测与实际往往存在差距.容易产生库存不足

或过剩的现象。因此.从供应链整体来看.过去这种传

统交易方式导致的不必要库存给企业增加了成本,而

这些成本通过各个环节的传递.最终将反映在销售给

客户的产品价格上,从而降低顾客满意度。因而在供应

链范围进行库存管理.不仅町以降低库存水平.从而减

少资金积压和库存维持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客户的

满意度。

随着供应链的形成.企业问的关系从过去建立在

客户交易基础上的关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型

关系转变.供应链各个经营者问交换信息.协调进行库

存管理成为可能.而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出

现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例如零售商与其他供应链成

员共享POS数据.就能使各成员对实际顾客需求的变

化作出响应。因此,在供应链上实行销售时点数据

(POS)信息共享,使供应链每个阶段都能按照顾客要

求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需求预测变动性。减

少牛鞭效应.

(3)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许多公司对所有的库存品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

略.简单的“一刀切”.没有根据库存品的性质特点进行

分类.从而也就不能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比

如说具有非常强销售季节性的空调的库存管理就应该

在销售旺季前保有相当的库存.而在淡季持有少量或

不持有库存。此外.可通过ABC分类法分类.确定不同

的库存控制策略。

(4)缺乏合作与协调性。

为了应付不确定性.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企业都设

有一定的安全库存,这在运作中是必要的。问题在于,

在供应链巾.组织的协调涉及到更多的利益群体,如果

企业问缺乏协调与合作.相互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不高,

会导敛交货期延迟和服务水平下降.同时库存水平也

由此而增加。凶此.组织之间存在的障碍有可能使得库

存控制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各自都有不同的目标和绩

效评价尺度.拥有不同的仓库.也不愿意与其他组织共

享资源。在分布式的组织体系中.组织间的障碍对库存

集中控制的阻力会更大。

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建立长期、互利的

战略伙伴关系.而不再是以往的短期的、追求单方效益

最大化的交易竞争关系。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时间长

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供应链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供

需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良好的供应链结构应具备较

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

15)缺乏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意识。

万方数据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优化的目标有两个.

一个是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另一个就是提高客户服

务水平.而后者在现今Et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得越

来越重要。但是.现今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却很难令客

户真正地满意。

3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策略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传统的企业各自为政的库

存控制模式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显得格格不入。而供

应链管理的日标是通过贸易伙伴问的密切合作.以最

小的成本提供最大的客户价值(包括产品和服务).这

就要求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的活动应该是同步进行

的.库存管理职能也应当进行必要的整合,而不是分散

开来。显然.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已无法满足供应链管

理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三个适应供应链管

理的库存控制新策略。

(1)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VMl)方式降低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

系统.有时也称为“供应商补充库存系统”.是一种战略

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策略。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的

合作和协凋。以系统、集成的管理思想对供应链的库存

进行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同步优化运行。在这种库

存控制策略下.允许供应方对需求方的库存策略、订货

策略进行计划和管理.在已经达成一致的目标框架下

由供应方来管理库存和决定每一种产品的库存水平。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目标框架也会经常性地被修改

和调整,通过持续改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

VMI策略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合作性原则、互惠原则、

目标一致性原则、连续改进原则,如图l所示。

图1供应链VMI模式四

需求预测











精心设计与开发的vMI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供应

链的库存水平.而且用户可获得高水平的服务。改进资

金流.与供应商共享需求变化的透明性.从而获得更好

的用户信任.但VMI最直接的效益是整合制造和配送

流程.将预测与补货进入商品供应策略后。交易伙伴可

以共|司决定如何适时、适量地将商品送达客户手中,例

如.可以由制造工厂直接配送至客户的配送中心.或由

T厂直接配送到零售点.或通过转载直播方式。或经由

工厂配送到行销中心等。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使企业能够在提高自身服

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这就是许多企业实施供应商

管理库存的动力所在。具体的说.在保证较高服务水平

的前提下.供应商管理库存所带来的直接利益有:①降

低买方库存;②降低供应商库存;③降低双方的某些管

理费用;④增加销售。此外.通过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

而使供需双方节省的库存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增加的

收入可以被用于再投资.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实力。另

外.由于促销活动能更好地与库存计划结合,提高了促

销活动的有效性。

实施VMl策略.首先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建

立基于标准的托付订单处理模式。供应商与批发商一

起确定供应商的订单业务处理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库

存控制参数.然后建立一种标准订单处理模式.如EDI

标准报文,最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各个业务功能

集成在供应商一方。131

销售信息和库存信息共享(对供应商)是实施供应

商管理客户库存的关键。供应商能够随时跟踪和检查

到销售商的库存状态,快速、准确地做出补充库存的决

策.对企业的生产(供应)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敏

捷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能使供应

商和分销商库存信息共享的信息系统。而EDI、

Internet、Intranet等技术则能实现信息共享。131

综上所述.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步骤包括:

第一.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供应商要有效地管理

销售库存.必须能够获得真实的反映市场需求变化的

需求信息。通过建立市场需求信息的数据库,供应商能

够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把由分销商进行的需求

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系统中来。

第二.建立物流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很好的管

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自

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畅通。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开

始采用MRP或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些软件系

统都集成了物流管理的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扩展.

就可以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

第三.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合作框架协议。供应

商和分销商在一起.通过共同协商,确定订单处理的业

务流程以及库存控制的有关参数等.如补充订货点、最

低库存水平、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如EDI或Internet)

等。

第四.组织机构的变革或业务重组。VMI策略改变

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供应商的订货部门增加了一个

新的职能一负责控制客户的库存.实现库存补给和高

服务水平。

(2)实施联合库存管理(JMI)方式控制库存。

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是一

种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

应链系统中各节点企业的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

求放大现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

一7l一



万方数据

价值工程2009年第5期

效方法。联合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不同,它

强调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过程中

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相互协

调.保持供应链相邻节点间的需求预期保持一致,从而

消除了需求放大现象.

在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方式下.供应链

活动的过程.如图2所示。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半成品库存

图2基于协调中心联合库存管理的供应链系统模型12J

在联合库存管理的模式下.库存管理就成为供需

连接的纽带和协调管理的中心.供需双方共享需求信

息.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稳定

性.并且能够降低供应链的成本。联合库存管理强调双

方的互利合作关系.这属于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的

企业合作。

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和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

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①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运作提

供了条件和保证:②减少了供应链巾的需求扭曲现象,

降低了库存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③协

调中心作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协调的纽带.可以

暴露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

供依据:④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采购以及精细供应

链管理创造了条件;⑤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

和风险分担的原则。

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构建供需协调机制。

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优势.供需双方应积极

合作.建立供需协调管理的机制,统一目标并明确各自

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共同合作日标。要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供需双方必须本着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

为此.要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

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如使用户满意、利润的共同

增长和风险的减少等。

②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联合库存管理

中心担当着协调供需双方利益的角色.凶此要确定库

存优化的方法。这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需求商之间调

节与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

确定,需求的预测等等。

③建立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

特点之一。为了保持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信息畅通.应建

一72一

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要将条码技术、扫描技术、

POS系统和EDI集成起来。并充分利用Internet.在供

需双方之间建立一条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

④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要有效进行基于协

调中心的库存管理.还必须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

制度.以对参与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各个企业进行有

效的激励.增加合作性和协调性。

第二.应用成熟的技术

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在供应链库存管

理中可以利用目前较成熟的两种资源管理系统:

MRPII和DRP。原材料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可采用制造

资源计划系统MRPII.在产品联合库存协调管理中心

则应采用物资资源配送计划DRP。

(3)应用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方式优

化系统库存。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Replenishment.CPFR)是一种哲理。它应用

一系列的处理和技术模型.提供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

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零

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

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

的目的。CPFR运作模式如图3所示。

共同业务计划

数据提取 :/ 数据提取 ≮夕 数据束集

嵩目胬目咎雠丽Bl丽bI啸同

图3供应链CPFR模式

CPFR最大的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

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

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同时

CPFR采取了一种“双赢”的原则.始终从全局的观点

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方案实施办法,以库存

管理为核心.兼顾供应链上的其它方面的管理。因此,

CPFR能实现伙伴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141

CPFR有3条指导性原则:①合作伙伴框架结构和

运作过程以消费者为中心,面向价值链;②合作伙伴共

同负责开发单一、共享的消费者需求预测系统,这个系

统驱动整个价值链计划;③合作伙伴均承诺共享预测

并在消除供应过程约束上共担风险。

CPFR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3个阶段.包括9

个步骤:

万方数据

doi:10.39696.issn.1006—4311.2009.05.025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分析

To Analyse on Forming Mechanism

of Supply Chain Bullwhip Effect

汤向东Tang Xiangdong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广州51 1450)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Guangdong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Women,Guangzhou 51 1450,China)

摘要:由于信息扭曲,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给经营商、零售商、成品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各种

相关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严重失真,作出错误的市场决策,从而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赢利。因此.有必要对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

进行剖析。文中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对供应键牛鞭效应进行分析与解释.最终从影响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根源——组织结构方面分

析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

Abstract:As the distorted information,the bullwhip effect of supply chai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operators,retailers,

product manufacturers,parts and components manufacturers,and a variety of related enterprises have a serious distortion of market

information.So that they made the wrong market decision,thus companies’profits have a great impact.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bullwhip effect.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knowledge of economics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bullwhip effect of supply chain,and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bout the bullwhip effect of supply chain from the root causes of

the impact on the bullwhip effect of supply chain—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关键词:供应链;牛鞭效应:形成机理

Key words:supply chain;bullwhip effect;form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l(2009)04—0073—04

O引言

由于信息扭曲.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给经营商、零

售商、成品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都带来严重的影

响,使各种相关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严重失真,作出

错误的市场决策,从而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利润。因此,

有必要对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本文将运用

经济学的知识对供应链牛鞭效应进行分析与解释.最

终从影响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根源——组织结构方面分

析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Il】

1牛鞭效应经济学理论分析

1.1契约理论

契约理沦又称机制设计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内

作者简介:汤向东(1972一),武汉理下大学管理学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讲师。

第一阶段:计划。包括两个步骤:①供应链合作伙

伴包括零售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等共同达成一个通用

业务协议,包括对合作的全面认识、合作目标、机密协

议和资源授权。②制造商和零售商交换公司战略和业

务计划信息:以发展联合(共同)业务计划。

第二阶段:预测。包括6个步骤:③利用零售商销

售数据。创建一个支持共同业务计划的销售预测,,④识

别分布在销售预测约束之外的项目.每个项目的例外

准则需在步骤①中得到认同。⑤通过查询共享数据、电

子邮件、电话、交谈、会议等解决销售预测例外.并提交

销售预测改变结果。⑥合并POS数据、因果关系信息

和库存策略。产生一个支持共享销售预测的共同业务

计划的订单预测。⑦识别分布在订单预测约束之外的

项目,而例外准则在步骤①中已建立。⑧通过查询共享

数据、电子邮件、电话、交谈、会议等调查研究订单预测

例外,并提交订单预测改变结果。

第三阶段:补货。包括1个步骤:⑨将订单预测转

换为已承诺的订单.订单产生可由制造商或分销商根

据能力、系统和资源来完成。

参考文献:

【l】朱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J;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0:228—229。

【2J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第一版)【M】;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0:258—271。

[3】3甄文祥:(CPFR原理及实施》叨;《工业工程与管理》200l(5):

6—9。

【4】李建民:(VMI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综合J鳓)2003(2):

34-35。

一73—

万方数据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

作者: 刘群, Liu Qun

作者单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中山,528404

刊名: 价值工程

英文刊名: VALUE ENGINEERING

年,卷(期): 2009,28(5)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4条)

1.宋华.胡左浩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000

2.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 2000

3.甄文祥 CPFR原理及实施[期刊论文]-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1(05)

4.李建民 VMI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综合运输 2003(02)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陈淑娴 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2009

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广泛应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成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库存成本是供应链中的核心成本之一。库存管理绩效不仅

影响着供应链的综合成本,而且也制约着整条供应链的性能。因而,供应链库存管理越来越受重视。要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水平,首先要了解供应链当

前绩效水平。

供应链库存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库存管理,它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库存管理,它与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和他们之间的合作程度密切

相关。目前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仍局限在单个企业的绩效评价,并不能突出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关系对库存管理的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库存操作

层面的绩效,缺乏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起支撑作用的要素的分析。因此,用现有的库存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具有局限性



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结合供应链库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从结果绩效、运作绩效和支持绩效三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

,包含了对库存管理结果、操作活动和支持层面的绩效评价,结果绩效一般衡量的是供应链库存管理已经取得的成果,以结果性指标表示;运作绩效是

对供应链库存管理当前运作水平的衡量,以过程性指标表示;支持绩效主要是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支撑力量的衡量,反映了供应链个成员间的合作程度

,以支持性指标表示。文章详细介绍各构成指标并量化指标。考虑到信息和供应链成员间合作程度对库存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首次引入信息共享和供

应链成员稳定性两方面评价指标,充分体现供应链的特点。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分析模型应用步骤,最后进行

算例演示,求出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的水平。

2.期刊论文 徐鑫.何红军.包玉玲.XU Xin.HE Hong-jun.BAO Yu-ling 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研究 -阜阳师范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

通过对供应链的本质和供应链流程的研究,分析了供应链中所存在的库存类型,并结合实际提出供应链管理中的种种库存问题,吸收并应用供应链管理

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IM)、联合库存管理(JMI)以及第三方物流等控制方法,提出库存管理的最优化目标--并不是使供应链环节中某一个或几个节点企业

的库存最优化,而是整个供应链环节有机地、协调地、一体化库存最优化.针对供应链库存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作简单分析.

3.学位论文 张春华 精益生产理论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2007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许多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既要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又要控制制造成本。供应链库存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要素之一,然而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由于信息不流畅导致的供应链外部的库存以及由于

管理方式的制约导致的供应链企业间较高的库存,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因而怎样进行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战略高

度。本文主要围绕精益生产的理论结合供应链本身的特点运用到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并且通过苏州德联公司的案例来阐明将精益生产理论应用到供应链

库存管理的可行性。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序言,指出了精益生产理论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必要性,第二章综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

的两个问题。第三章论述精益生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第四章为精益生产理论在德联公司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分析。第五章提出将ⅡT与

MRPII结合以及构建精益供应链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改善和优化。第六章,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精益思想应用于供应链库存管理中构建精益供

应链。

4.学位论文 魏书云 混合多层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2005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企业的供应链都属于结构复杂的混合多层供应链。由于混合多层供应链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其库存的管理及控制极其复杂,现阶段还缺乏混合多层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投入的资金与所得到的回报的比例仍然不够理想

。因此,如何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混合多层供应链,对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有重要

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需求意义。

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分析了混合多层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规律和特点,针对混合多层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存在的一些管理技术问题,抽取对库存管

理影响较大的因素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混合多层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论述了现有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量化模型,包括串联结构的供应链、聚合结构的供应链以及简单的混合型结构的供应链,重点分析了这些现

有模型的优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混合多层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框架,针对混合多层供应链中的仓库的选址、仓库的数量、库存管理

信息控制策略、仓库和销售商的订货频率和数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5.期刊论文 刘源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问题与策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20(3)

探讨了供应链模式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供应链模式下有效库存管理的策略.

6.学位论文 郝雷 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环境下库存问题的研究 2006

如何在快速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低成本的运营,是当前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在此背景之下,库存问题再次成为管理学

界的研究热点。供应链概念的提出则为库存管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位个体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的库存角度看,这种库存管理

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单一企业库存管理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文章通过对企业库存管理问题的研究,着重对几种当今比

较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包括:VMI(供应商管理库存)、JMI(整合库存管理)、CPFR(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TPL(第三方物流

);并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为背景,通过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理论的阐述,以某一典型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例,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链

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该企业所面临的库存管理问题和现状,以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供应链库存管理理念导入两方面,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绩效管理、

生产和采购计划管理、采购策略管理、库存控制管理等方面作出研究分析,从而为该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

到优化服务水平,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

7.学位论文 甘维强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库存管理的研究 2006

本文结合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理论与我国轿车制造企业整车库存管理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提出了我国轿车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库存管理

存在的问题:即整车库存管理预测准确性差。对该问题的负面影响,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与分析。同时对以我国轿车企业为核心的

供应链管理以及在整车制造企业中实行供应商集中管理库存进行分析,从而论证提高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库存管理预测准确性是可行的。最后,对提高供

应链环境下整车库存管理预测准确性进行设计,包括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库存管理模式设计,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库存管理系统设计及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库

存管理系统优化设计。

在综合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我国轿车业的整车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如何提高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库存

管理预测准确性的见解,对改善我国轿车业的整车库存管理预测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8.期刊论文 陶芸 基于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管理探析 -现代经济信息2009,""(13)

传统库存管理在信息类、供应链的运作、供应链的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联合库存管理因其在信息、成本、物流、战略联盟等方面的优势而受到

企业的普遍采用.在供应链环境下,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就需要从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

用以及选择合适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努力.

9.学位论文 时晓 基于供应链运作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2007

在供应链环境下,各个企业都会根据来自相邻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和供应决策,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

放大现象。当达到最上游时,供应商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的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

供应商高得多的库存水平,从而导致供应链上的库存大量积压。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汽车制造,计算机制造,日用品制造等行业的供应链中。

Forrester教授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发现这个现象,并形象地称之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库存波动的重要原因。

本文旨在研究供应链运作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如何通过供应链信息的实时共享以及企业间的协作,克服牛鞭效应,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效果的整体

优化,达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及库存维持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等目标。

首先,本文介绍了传统库存管理方法,以及传统库存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方法、模型以及相关需求的库存控制方法、模

型分别做了详细说明。

其次,引入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思想,并结合一定的案例分析总结当前供应链环境下存在的典型库存问题。如:缺乏供应链整体系统思想,缺乏信息

共享,缺乏合作与协调,客户服务意识不够等等。接着针对前面对于供应链运作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分析,按照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度,分别阐述了供应商

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优化以及合作规划、预测与补充的管理思想、作业流程以及实施措施等,并对这些模型的优缺点进行相应分析。

最后,归纳总结出实施供应链库存管理要注意的关键所在。分别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绩效考评。

10.期刊论文 朱敏捷.包胜华.张力为.ZHU Min-jie.BAO Sheng-hua.ZHANG Li-wei 基于VMI和JMI的供应链库存管理

模型的研究 -物流技术2008,27(2)

着重研究VMI和JMI两种库存管理对整个供应链成本的影响,通过采用激励控制理论,建立库存控制模型,并列举实例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供应链总成本

最小的库存管理模型,由此总结出JMI模型的优势及其发展方向.



引证文献(1条)

1.陶芸 基于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管理探析[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09(1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zgc200905024.aspx

授权使用:沈阳工程学院(sygcxy),授权号:f396a29f-fb9d-4ac1-be85-9e410152525a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3日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pd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