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医药基础》课程建设之探索

《中医药基础》课程建设之探索

日期: 2011-5-7 19:49:0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明军

【关键词】  中医药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医药基础》是一门着眼于医药专业学生学习与工作实践,较系统全面介绍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的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同类课程的教育规划指导较少。因此,笔者在《中医药基础》知识体系中进行了大胆的结构创新与优化重组。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良,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该课程已成为本校非中药专业内容较全面、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之一。

  1  课程建设的背景

  1.1  外环境

    中医中药理论和技术历经数千年的革新与发展,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同时,着眼于21世纪市场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海网(www.xuehai.net)《中医药基础》课程即在此大环境下进行改革与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中医药应用型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本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断弘扬光大。

  1.2  内环境

    在我国医药教育原有体系中,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中药内容主要是《生药学》。该学科侧重天然药物的来源、鉴定,如果延续这一思路,高校非中医药专业学生接受的中医药教育不仅片面,而且应用范围较窄,学生缺乏中医药常用和实用性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为更好适应医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求,在课程教学规划中,基于“传承与发展”的理念,笔者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取材,优化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知识体系,使教学效果达到“易懂、易学、易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课程建设,争创精品课程。

  2  课程建设的内容

  2.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目前重点设立了以下内容:①中医、中药学发展史,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与辨证观、阴阳与五行理论);②脏腑功能与辨证用药,包括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病因与辨证;③气血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气病与血病的病因与辨证;④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等。

  2.2  中药学综合知识

    中医中药密不可分,本课程在中药学板块设立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内容。前者包括中药的性能,中药鉴定学概述(包括鉴定学面临的问题及任务)及鉴定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与常用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常用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以及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炮制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后者则详述了按功效所分的15大类中药,涉及性状特征、功效与适应症、使用注意等。

  2.3  成药及其应用常识

    中医学贵在临床实践,而《中医药基础》课程则重在中成药(非处方药)应用知识的掌握,本部分内容亦分为总论与各论。前者以方剂的组成原则、剂型为主要内容;后者则以市场流行品种的中成药的适应症、方解、作用为重点,如二陈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四物汤、肾气丸、理中丸等。

  3  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3.1  领悟中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法则

    纵观中医基础理论架构体系,《中医药基础》课程围绕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突出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和诊疗特点的核心内容。辨证涉及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其中“八纲”涵盖了整个病证的所有特点,如人体表现出的色泽、声息及脉象等。因此,通过这方面的学习,不仅应掌握辨证论治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应学会从“八纲”的角度出发,对常见病证作出初步诊断,为合理地选用非处方中药及其制剂提供依据。

  3.2  掌握中药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知识

    当代中药学是传统医药理论、临床实践与现代医药学技术的结合体,并衍生出诸如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药学知识的内涵。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涉及到的常用中药性味、鉴别方法、炮制方法与原理、功能与主治、禁忌、常规剂量等应用原则,其掌握程度应限于常用药的使用常识,而对于那些对中医药发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应积极引导其掌握常用中药与辨证施治有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3.3  熟悉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固然重要,而中药及其复方的正确使用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最基本形式,中药复方严格遵循中医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依据“方从法出”、“君臣佐使”及“七情配伍”等原理遣药组方。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病的非处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用药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理念,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4  课程建设的改革与研究

  4.1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中医药基础》讲授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相关知识,内容有机贯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非处方中成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5个学科的架构体系。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掌握非处方中成药的应用知识;熟悉中药学赖以建立的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性与功效;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的性质,常用、贵稀药材真伪优劣鉴别的一般知识等。

学海网(www.xuehai.net)

  4.2  教学方法组织搭配

    《中医药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由于该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有限,因此,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的教学思路尤为重要。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基点,架构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知识体系。实践部分将突出对中药的感性认知,包括中药标本见习、中药显微与理化鉴定、常用中药制剂的制备等,今后还应加强中成药的实践运用教学。

  4.3  授课效果实践检验

    在教学改革中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又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将现代中药研究方面的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形式,侧重于应用能力,改变出题比例,增加灵活理解内容,即主观与客观试题比为6∶4,从而使学生获得日后工作与继续学习,以及生活中涉及到中医药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的能力。

  5  课程建设的意义

  5.1  增强实用性意义

    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使教师课堂的讲授更加生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发挥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同时,利用文献检索的方式,自觉学习探索,使学生努力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将对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5.2  提高应用性能力

    本课程不仅突出了传统中医药学辨证施治的实质性内容,而且体现出“继承与发扬”的特点,即符合现代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我国已从2001年起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非处方药具有“安全、有效、稳定、方便”的特点,是患者能够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到非处方药(中药及其制剂),该课程应侧重于对其使用、适用、作用等应用方面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初步具备实惠就医、安全用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健康水准。

  5.3  强化适用性范围

    本课程的开设符合医药类高校“增强实践性,培养高技能,满足就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特点,更适合于学生掌握中医药知识,扩充就业资本的要求。同时,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该课程承担着传播中华优秀医药文化的重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理解优秀的中华医药文化,还可以较为系统地学习非处方中成药的应用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6  结语

    为保证《中医药基础》课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其教学改革与研究应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立足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强课程的科普性、实用性、趣味性,坚持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最终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将中医药学这一国粹不断发扬光大。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