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方法创新的探讨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方法创新的探讨
◆叶 昊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摘 要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 ,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 ,随着改革开放规模逐步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民生活的稳
步提高 ,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逐年增加 ,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已成为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交通运输的特点入手 ,深入剖析交通运输
业改革、发展、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 】管理 创新 经营模式
交通运输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运输市场由
封闭转向开放 ,现已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体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
存 ,全社会办运输的新格局。在这新形式下 ,汽车运输企业面临许多问
题 ,探索研究新的管理、经营模式以适应新形式发展需要成为当务之
急。我们认为运输企业若要发展必须树立新观念 ,以竞争为动力 ,市场
为基础 ,服务为宗旨 ,效益为中心 ,建立新的运输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汽车运输业的特点
汽车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运输体系
中 ,汽车运输业具有一些铁路、水路所不同的特点。
1. 机动灵活 ,适应性强 :由于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
度要大十几倍 ,分布面也广 ,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
有 ”。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 ,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 ,
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
2. 可实现“门到门 ”直达运输 :由于汽车体积较小 ,中途一般也不需
要换装 ,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 ,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
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 ,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
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 ,实现“门到门 ”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
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3. 在中、短途运输中 ,运送速度较快 :在中、短途运输中 ,由于公路
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 ”直达运输 ,中途不需要倒运、转乘就可以直接将
客货运达目的地 ,因此 ,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 ,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 ,
运送速度较快。
4. 原始投资少 ,资金周转快 :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 ,
所需固定设施简单 ,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 ,因此 ,投资兴办容易 ,
投资回收期短。据有关资料表明 ,在正常经营情况下 ,公路运输的投资
每年可周转 1~3次 ,而铁路运输则需要 3~4年才能周转一次。
5. 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容易 :与火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的培训要
求来说 ,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 ,对驾驶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相对
也比较低。
6. 运量较小 ,运输成本较高 :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是美国通用
汽车公司生产的矿用自卸车 ,长 20多米 ,自重 610t,载重 350t左右 ,但
仍比火车、轮船少得多 ;由于汽车载重量小 ,行驶阻力比铁路大 9 ~14
倍 ,所消耗的燃料又是价格较高的液体汽油或柴油 ,因此 ,除了航空运
输 ,就是汽车运输成本最高了。
7. 安全性较低 ,污染环境较大 :据历史记载 ,自汽车诞生以来 ,已经
吞吃掉 3000多万人的生命。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和引起的噪声也严重
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二、汽车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目前
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汽车运输企业管理虽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但目前
国内的运输企业还普遍存在粗放行、作坊式的经营和随意性的管理方法。
因此 ,我国的汽车运输企业管理应不断的创新 ,寻求先进的管理方法。
三、我国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不断创新
1.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交通运输企业改革十多年来的实
践表明 ,不少企业改制后的好景昙花一现 ,或者是换汤不换药 ,屡见不鲜。
当前 ,在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十分普遍 ,据有关统计 ,亏损企业
的 80%存在管理问题。虽然国家已提出国有企业要实行“三改一加强 ”(改
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 ) ,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 ,管理粗放 ,管理组织
落后 ,管理基础薄弱 ,整个管理散、乱、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现代
企业的经营和动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和创造性的事业。创新是交
通运输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日益严峻的环境不断交替地把交通运输企业
置于新的机遇和挑战中 ,迫使交通运输企业化压力为动力 ,不断为世界创造
新的价值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2.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2. 1经营思想与管理理念。经营思想与管理理念的创新 ,这意味着要对
自己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东西加以根本性的否定。为此 ,应当在产权重组、
债务重组、人员重组、资产重组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实施管理的整合 ,造就新
的经营管理思想。一是要确立市场、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的相互依存、对
应调节架构。二是要变以节约成本为基础的管理 ,为以节约时间为基础的
管理 ,向缩短信息流动时间要效益 ,向缩短停机时间要效益。三是要变对上
对下的“人治 ”管理为上下平等的“共治 ”管理 ,对“指挥、监督、控制考核 ”的
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和摒弃 ,把“治人 ”变为“育人 ”。
2. 2经营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创新。就交通运输企业来说 ,经营战略
的创新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抓住运输主业 ,调整动力结构。二是
以主业为信托 ,以效益为中心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发展运输辐射型三
产。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主要是指 :企业高级主管应重视生产与技术
管理 ,重视质量水平、设备更新、长期目标与社会责任 ,这是基于对内务
分析、股票行情、市场占有率分析的重视的一种管理创新。
2. 3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创新。组织结构是指企业组建的形式及
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关系。管理结构是指企业管理机构的设
置和运行方式。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的创新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
手 : (1)公司总部的设置与职能。公司总部是以战略规划、资产经营以
及生产经营调控为重点的决策责任主体 ,带头公司全局的重要事宜必
须集中于总部 ,其主要功能有 :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管理 ,
对二级单位主要人事任免 ,公司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设立董事会。(2)
公司不设监事会 ,由国家派员对企业行为进行稽查监督。
2. 4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的创新。企业管理应善于把适用于自己
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果整合起来 ,本着适用先进的原则 ,逐步推行
新型管理技术。这样 ,我们就能够再造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 ,实现生
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管理方法的创新、就以电脑网络、信息翻译片技术
改造管理 ,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 ;就能够通过创设与使用新工作设施 ,
实现管理硬件的创新和发展。
2. 5技术开发体系创建 ,激活产业结构相关要素。交通运输企业经
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力量的布局、资源分配状况有其特殊性 ,与
其他行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条件有关显著的区别。构建与经营体制相
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
要求和具体目标。构建企业的技术开发在交通运输的技术吸收下开发
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和人才结构体系 ,最终使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不断的
技术创新基础上。其一 ,要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其二 ,要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完善人才开发机制紧
密地结合起来。其三 ,要把企业技术创新与完善激励机制和发展机制
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结语
运输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 ,经营机制的转换是多种多样的 ,需要不
断的探索。但是 ,首先必须破除单一的所有制观念 ,所有制结构、管理
方式和经营机制必须适应运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树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要求的新观念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吸纳资金 ,调整结构 ,扩展领
域 ,扩大生产安排剩余劳动力 ,提高效率和效益。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
总和。企业必须置身于市场 ,按照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 ,调整企业的经
营行为 ,潜在的规模优势 ,只有这样汽车运输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
潮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 1 ]周伟等 道路经济与管理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 2 ]刘建军 交通工程学基础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5.
[ 3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
712
经营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方法创新的探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