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无尽宝藏用“心”勘——谈教师融通能力的培养

无尽宝藏用“心”勘——谈教师融通能力的培养

日期: 2005-9-20 21:20:44 浏览: 19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林后如

摘 要:教学中的融通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达到一种情相融、心相融的境界。教师融通能力的培养关乎教学效果的优质高效,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需。因此,培养融通能力意义重大。一个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是融通能力培养的前提;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处处美,则是融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融通得以实现的保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保证师生融通持续发展的关键。总之,教师需要用“心”——爱心、耐心、匠心发现学生的智慧和美,需要在学生的心田里科学耕耘,才能不断发掘学生之无尽宝藏。

关键词:教师 融通能力 培养 提高

教育家魏书生说:“一名好的教师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笨的学生,脑子里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这种勘探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的就是教师的融通能力。教学当中的融通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师与生关系达到一种情相融、心相融的境界,这种境界应该是最理想的教与学的主客体关系,教师用心灵深入学生心灵的教和教师用嘴巴对着学生耳朵的教,教育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自觉的培养融通能力不仅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的。正如布贝尔曾经说过:“具有教学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融通,也就不会有什么教育可言。可见,教师只有亲近学生和学生交心,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心田里不断耕耘,才能发现和开发学生无穷的智慧和才能。
那么,教师的融通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呢?
一、融通力的培养为教育教学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而且为感染学生、开发学生提供了重要条件。师与生之间的融通,彼此间了解信任,易于将知识内化为素质,情感升华为信念,纯洁的心灵培养为道德品质,智力培训为智慧,自然需要引导为人生价值。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融通过程。例如:情感性讲解不仅仅是教师赋情讲解,更体现了以情感人的教育教学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激情、热情,是师生的情感在教育教学的方向和轨道上共融,产生共鸣的效果,寓情于理,以情晓理,情理共融。例如:教师讲的生动活泼,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就是为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参与、呼应,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让学生爱学、会学。
二、融通力的培养不仅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进行品德教育打开通道,而且为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开拓了有效途径。
三、融通力的培养,学生会进一步信赖老师,为教学注入活力,增强凝聚力,保障教育教学取得最佳效益。
四、融通力的培养过程,潜移默化为学生一种学会做人的素质。
显然,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优质、高效,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融通能力。教师如何培养融通能力呢?

一、充分尊重学生,这是融通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切忌用手或教鞭指学生,而应手心向上请学生回答,以示尊重。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不应态度冷淡,漠然置之,应该说:“请坐下“,以示鼓励和感谢。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是神圣的,老师的尊重与表扬使他们的好胜心、自尊心得到满足,又是他们在集体中地位的肯定。老师应从学生的眼神和言行中看到这一点,应该时时满足他们的这种正当、正常的心理需要。否则,高压威胁、讽刺挖苦、设法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能挽回学生一颗崇敬、平静的心,才会聆听老师的教诲,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在此基础上,融通才能得以实现。
再如:老师正襟危坐,学生垂首待立似乎已成为师生对话的“定式”。殊不知,这一站一做的谈话方式,无形中拉开了师生的情感距离。教师居高临下,难以使学生无法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此时此刻,师生之间不但不能融通,反而可能产生抵触,交流受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提倡尊师美德,但不能不经意的灌输给学生等级尊卑观念,最好是面前放张凳子,让学生坐下说话。老师放下架子,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就会主动交流、沟通,老师的愿望、要求、目的才会变成学生的思想、行动、理想,这种转化就是融通效应的表现。

二、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处处没,这是融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美的。首先表现为老师的情感美。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打动人心的靠真诚的情感,而不是靠辈分、靠权利。老师打动学生的心,不能靠身份和压力,只能靠真诚的情感。情感来自爱,爱是情感的基础,老师有了父母的心肠,才能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倾注在学生心上,从而在学生心目中矗立起一个高大威严又慈祥的老师形象,学生才会乐意与老师沟通融通。其次,;老师应注意语言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切忌讽刺、挖苦、训斥、漫骂,人为的知道融通的鸿沟。在老师的融通过程中老师应与学生想着说、慢慢的说、细细的说,努力从心底流出美的语言。话不到事不成,话是是开心的钥匙,动心的话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动心的话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心动情溢,”情动而辞发“,打开融通的通道。再者,老师要有气度美。如心胸开阔、蓬勃向上、严谨求实、意志坚强、富有理想等。
老师应把气度美体现在师生融通过程之中。如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或教学交流中,平等、民主而又富于引导,活泼幽默而又不失严谨,和蔼慈祥而又不落俗套,严格认真而又不粗野。总之,没有教师的美就不能塑造学生美,这正是“进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融通得以实现的保证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彼此间能充分协调、沟通、信任、合作,在被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需求的指引下,去积极的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就会高涨。否则,反感、对立的情绪总是侵蚀着学生良好的排斥性。因此,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应成为现在教育所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师生融通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符合教育人道化的要求外,还与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特点有关。当代中小学生已完全不是封闭社会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现代社会懂得生活,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构筑了他们成长的起点,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他们的成长已经天然的被赋予了许多现代化的因素,表现出许多稚嫩的现代意识,他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青少年更需要民主、平等的需求。因此,他们心底厌恶粗暴、专制压抑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更需要师生间默契的融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融通,让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平等相待、得到别人重视理解的心理需求得意满足,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师要与生融通,确立一种共同合作的意向和方式,调动师生积极参与,从而是对学生学习的各种要求、规章、措施等充分体现学生的渴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形成自我管理的机制,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是十分有害的。融通需要“好脸”这种氛围,“好心”才会变成“爱心”,学生定会接纳。

四、教书需要入心、动心,育人需要护心、贴心

教书要入心、动心这是融通的核心。“心之官则思”,教的入心、动心,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未尝能到达与学生心心相通的目的。因而还需要通过“教”激发学生的情感,思考加情感的结果才是真正教的入心、动心。教师与学生之间融通、互动,才能在心灵深处使教与学并轨,架设教与学的桥梁。
育人要体现护心、贴心,这是融通的实现形式。这里所说的心是指心理。现代人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一个心理残疾的人比生理残疾的人更悲哀。育人要从培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心理开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心理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培育,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真正体现师生不同于其他人际关系的体贴、关心、呵护等高尚情感。
例如,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这一天血写的历史,泪祭英杰,记载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野蛮暴行。这一天,举国肃穆,深切缅怀为国捐躯的共和国的优秀儿女。这一天,华夏铸剑,中国人群情激愤,化悲痛为力量,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此时此刻,教师应体察到学生心情是沉重的,是不平静的,同时也应认识到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今的国际形势”、“立志做祖国有用之才“的活生生的最佳教材。此举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护心、贴心和一片苦心。

五、教师要努力提高自我素质

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诸如,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强烈的科研意识、杰出的教学机智、善于创新和开拓的能力等。只有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其融通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显然,融通能力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如果把学生看作是教师劳动对象,每个学生都应是一块璞玉,都应是一处矿藏。如何把璞玉打靡成耀眼的宝石,如何让矿藏赫然现世,需要爱心、耐心和匠心,而这其中,融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我们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