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植株缺钾的诊断及其防治

植株缺钾的诊断及其防治

日期: 2011/1/10 浏览: 12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南京农业大学 王嘉

CNAK-土壤肥料知识库

植株缺钾的诊断及其防治

王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摘要 土壤中的有效钾常常不能充分反映是否能满足植株的需要,其原因是很多的,例如植物根系吸收范围、

吸收能力、植物的需钾量、土壤条件对根系吸收养分的生理影响等等。因此根据化学方法测定的表层土壤

有效钾和植物的钾素营养之间往往有一定差距。而结合植株缺钾的形态诊断和化学诊断,有助于了解土壤

有效钾的供应能力。

关键词 缺钾症状 诊断 防治



1.作物缺钾的症状和诊断

作物缺钾在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砂土以及某些施用氮肥较多的高产地区易于出现。其症

状往往根据缺乏的程度而不同。虽然缺钾也会引起生长迟缓,但只有在严重缺钾时表现显著。

缺钾的主要特征,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的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

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靠近叶脉处仍保持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

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有的作物叶片呈青铜色,向下卷曲,叶表面叶肉组织凸起,叶脉

下陷。根系受损害最为明显,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使作物产生根际倒伏。

禾谷类作物缺钾时下部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上部新叶也出现同样症状。叶片柔软

下披,茎细弱、节间短,叶片长度变化不明显,相比之下显得叶片与茎节长度上不成比例。

可以正常分蘖,但成穗率低,抽穗不整齐,田间景观出现杂色散乱生长。结实率差,穗形小,

籽粒不饱满。其中大麦对缺钾敏感,症状较为特殊,缺乏时时片黄化,严重时出现白色斑块。

十字花科和豆科作物以及棉花等叶片首先出现脉间失绿,进而转黄,呈花斑叶,严重时叶缘

焦枯向下卷曲,褐斑沿脉间向内发展,叶表皮组织失水皱缩,叶面拱起,逐渐焦桔脱落。植

株早衰,明显影响产量和品质。兹举几种作物的缺钾症状如下。

麦类缺钾 大豆缺钾 马铃薯缺钾

水稻:叶片淡绿色,细长而柔软下垂,生长比较矮小,严重时叶片出现棕色斑点,下部

老叶呈污黄色或棕色,中部叶片叶脉间呈黄色,而幼叶往往仍是绿色,和正常叶片相似。谷

粒发育不良。

小麦:叶片细弱卷曲,以后老叶顶端及边绿发黄,变为棕色,坏死,并由边缘逐渐向中

间发展,叶片中间可出现棕一紫色斑点。氮磷较多者可出现蓝绿色幼叶,并使分蘖增多,秸

秆柔软,易倒伏。一般大麦较小麦症状严重、明显。

植物缺钾的诊断及其防治 www.cnak.net 农业知识网

1

CNAK-土壤肥料知识库

植物缺钾的诊断及其防治 www.cnak.net 农业知识网

2

玉米:幼叶生长速度减慢,下部叶尖转黄色,沿着叶脉产生棕色条纹,并逐渐坏死。茎

秆柔软,节间较短,果穗尖端的种子不饱满。

马铃薯:生长缓慢,节间较短,叶较小,叶面粗糙并向下卷垂,老叶叶尖及边缘枯焦。

甘薯:老叶缺绿,边缘部分枯焦,蔓茎很少,生长减弱。

大显:叶片中间首先出现黄色斑块,并逐渐向边缘发展,严重者叶片边缘枯焦,然后逐

渐向中心发展。生长也较缓慢。

蚕豆:生长矮小,节间短,叶片呈蓝绿色,叶缘棕黑色而焦枯。

棉花:蕾期或花铃期遇连续阴雨或干旱,则在幼嫩叶片的缺刻部分叶肉中首先出现黄色

斑块,并逐渐和叶片边缘连接,严重者叶片边缘枯焦,叶片向下卷曲。但如天气变化,则

新生叶片仍为绿色,老叶症状难以恢复,因此常表现为中下部叶片边缘枯焦。后期叶片提耳

枯焦脱落,茎秆紫红色,整个植株表现早衰,棉铃瘦小,难以成熟。

烟草:叶子的尖端及边缘出现缺绿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并变成棕色而枯焦,叶片向下

卷缩,烟叶质量不佳。

柑桔:叶片很小,并有扭曲、皱缩,在开花期叶片脱落。生长减弱,枝条衰弱,易脱落。

果实体积减小,果皮薄而光滑。果实较早脱落,总酸量减小。

蕃茄:幼叶卷缩,老叶最初变为灰绿色,然后边缘呈现黄绿色,最后叶缘枯焦。茎秆变

硬,且呈细而长。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缺钾的蕃茄果实形状崎形,成熟得不均匀,并且缺

乏硬度,质量不佳。

植株组织中钾的含量是营养诊断的重要指标。分析植株含钾量的采样部位可选择茎秆或

叶片。如水稻在收获时,稻秆含钾量
含钾量如小于 2000ppm,则常有缺钾症状。又如棉花成熟叶片含钾量如小于 1.0~1.5%,对

钾肥就有较好反应。严重缺钾的棉株,主茎成熟叶的叶柄含钾量往往小于 0.6%。又如玉米

叶片含钾量如小于 0.91%,就可能降低光合作佣,而正常叶片的含钾量则是 1.70~1.90%。

其他作物叶片含钾量的临界浓度为:苜蓿和其他豆科植物 1.0%,甜菜 l.0%,大麦 0.92,蕃

茄 1.5%,烟草 2.5%,玉米 1.0%,棉花 1.3,甘薯 1.5%,马铃薯 3.5%,苹果 1.0%,桃 1.5

%,茶叶 0.99%等。当然,植物组织中的含钾量视作物种类、生育阶段和植株部位而定。一

般有随着生育阶段的进展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如棉花叶片中含钾量在苗期和蕾期较高,开

花后显著降低。各部位的叶片以顶叶最高,往下逐渐减失,而以第 3~4 张叶片最为敏感。

2.缺钾易发生的条件

(1)钾肥不足。

(2)粗质地或淋洗严重的酸性土壤。

(3)钾固定力强的粘质土壤。

(4)土壤因浸水缺氧,使钾的吸收受阻。

3.防治方法

CNAK-土壤肥料知识库

植物缺钾的诊断及其防治 www.cnak.net 农业知识网

3

(1)每作土壤施用氧化钾 100~200 公斤/公顷,分成基肥及追肥施用。

(2)配合管路,土壤施用液态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500~750ppm,多次喷灌于土表。

(3)叶面施肥:硫酸钾溶液 0.3~0.8%,每周 1~2 次。



相关文献

王荫槐 土壤肥料学[M] 农业出版社

高翔照 肥料实用手册[M] 中国农业出版社

尚仪, 范亚秀. 作物缺素症的形态诊断[J]. 现代农业, 1997,(07)

杜慧明 , 孙孝合 , 索宇光. 如何识别和防治作物缺素症(下)[J]. 新农业, 2003,(09)

杜慧明, 孙孝合, 索宇光. 如何识别和防治作物缺素症(上)[J]. 新农业, 2003,(08)

张晓平, 马君. 作物缺素症的简易诊断[J]. 河南农业, 1999,(10)

林伦敦. 作物缺素症状诊断方法[J]. 福建农业, 1998,(01)

李佩胜. 作物缺素症的识别与防治[J]. 新农业, 2001,(11)

杨永华. 作物缺素症的识别与防治[J]. 杂粮作物, 2002,(01)

索红霞. 作物缺素症的识别与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 2000,(08)

李广富. 作物缺素症检索表[J]. 新农业, 1984,(12)

索红霞. 作物缺素症的危害、识别与防治[J]. 河北农业科技, 2001,(09)

尚仪, 范亚秀. 作物缺素症的形态诊断[J]. 现代农业, 1997,(07)




植株缺钾的诊断及其防治.pd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