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基于就业战略建设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

基于就业战略建设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

日期: 2010-10-22 7:13:33 浏览: 5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建荣 王建初

   【论文关键词】就业  职业教育  企业培训
  【论文摘要】我国的失业现象在近年来呈现出新的特点:失业者年龄结构下沉,学历结构上浮,职业更新周期缩短,劳动者转岗频率加快,农村的隐}生失业表现为城市的流动性失业。国外经验表明,失业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通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帮助失业者再次就业。针对我国失业现象的特点和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设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议。
    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不够发达,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n。职业教育被公认为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手段,我国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症结在于实践环节薄弱、培训设施落后、企业参与不足。

学海网
为此,从国家宏观就业战略目标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改革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机制,建设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是适应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重要举措。
  一、目前我国失业现象的主要特征
    1.失业者的年龄结构下沉、学历结构上浮。过去,失业人员主要为:女性、中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人、低学历者和非技能劳动者。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大中城市把那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较差、并有知青返城经历的人作为再就业工程的重点对象。而在近年,青年人特别是缺少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甚至是部分大学生和少量的研究生也逐渐加人到失业队伍中。
    2.职业更新周期缩短、劳动者转岗频率加快。技术具有两面性,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后,造成了就业岗位数量的减少和失业现象的增多。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应用,许多职业岗位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很多职业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内容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是职业更新周期缩短,劳动者转岗频率加快。
    3.农村的隐性失业表现为城市的流动性失业。我国人口中的大部分在农村,过去由于某些户籍管理及住房管理政策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再加上人多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多数处于隐性失业状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谋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外出就业人数平均以每年500万人左右的规模在增长。2003年,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地方流动就业的人数已超过9800万人。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因此许多农民进城后处于流动性失业状态。
      上述新特征的出现,使得我国在解决失业问题方面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因而了解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运用教育与培训手段解决失业问题的举措是非常必要的。
  二、国外失业综合治理中职业教育的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方面主要采用被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即向失业者提供经济支持和帮助,依赖于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但由于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和失业问题的继续恶化,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另外,很多失业者宁愿靠领取失业救济生活也不愿就业,这在一定程度L造成了社会分配的不公,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采取“从福利转向就业”的战略,实施以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其中包括:控制劳动力供给、开展就业服务、补贴再就业培训、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等。其目的是帮助失业者重新走向劳动力市场,鼓励他们再次就业,从而在根本上靠自己的劳动和就业而不是依赖于政府的失业救济来解决生活来源问题。
  1.从国家的就业战略高度来支持教育与培训。国家间的竞争El益激烈,而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如果从就业战略角度来看,失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教育。为此,许多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在解决失业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比如英国,制定了国家学习目标和相关法律,保证青年雇员享有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权利;政府设立生涯发展贷款,帮助个人投资于自己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利息由政府支付。英国政府还制定了参加职业培训可以减税的计划,X-.j-于雇主和自我雇佣者来说,培训费用可以作为经营开支的组成部分。

  2.改革教育4~-制,加强从学习领域到工作领域的过渡。近年来,青年人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都要高于劳动力平均失业率。研究认为,青年失业率高低与其教育体制中学生从学习领域到工作领域过渡的过程密切相关。青年失业率低的国家是因为建立了包括雇主积极参与在内的通畅的从学校课堂到实训工场再到工作岗位的过渡途径;青年失业率高的国家则缺乏这一机制,使得青年在由学习过渡到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障碍l2】。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和加强从学习领域到T作领域的过渡,采取相应的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策和项目措施。
  3.加强政府、教育、行会、企业等各部门的JeO.i,~和配合。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失业者本人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失业者本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社会各部门的密切合作与协调,而政府的宏观政策和协调是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德国是“双元制”企业培训的典范,但近年来这种培训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效益下降,很多企业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不愿提供培训位置,直接影响了“双元制”培训的开展。特别在德国东部地区,两德统一后大规模地进行企业改制、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企业大量倒闭或被兼并,32人失业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的引导,以及同类或同行业企业建立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在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组建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战略意义
  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技32学校3167所(其中包括高级技工学校274所),就业培圳中心3465所,社会培训机构17350所II,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技术培训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基于我失业现状和就业发展战略,借鉴国际L在解决失业问题方面的教育、培训举措和经验,我们认为,在我国非常有必要组建并建设好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区别于传统的各类培圳中心的特征在于:以企业为依托而不隶属于某一个企业;与职业学校有联系但不从属于某一职业学校;受地方财政支持,为整个行业服务。开展这项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学海网
  1.组建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是提高职工队伍整4~-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设有教育培训部门,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I,但在实际操作中尚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教育培训’r作被削弱、被忽视。有的企业因考虑降低成本、缩减开支的需要把教育培训机构当作一种包袱或负担,想办法将其剥离或裁撤;有的企业担心员工接受了培训后跳槽走人,因而对投资教育没有积极性;还有的企业认为教育培训是职工个人的事情,x,-j-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额外开支,不乐意为职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这些都造成了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严重被削弱和忽视;(2)中小企业无力开展应有的教育~JJl-r_fF。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有对职工进行培训的愿望,但苦于经济实力和教育培训资源的限制,很难在企业里设立教育培训机构,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为职工开展必要的教育培训工作。而且,南于行业组织的不健全,中小企业难以与大企业进行沟通和协调,因而也很难借助大企业的教育培训资源来解决实际的教育培训问题;(3)企业教育培训资源相对分散,难以面向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服务。虽然有的企业(多数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设有教育培训机构,但主要是面向本企业的员工.并不是面对整个行业,故很少且很难为本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服务。对整个行业来说,这种企业内的教育培训资源是相对分散和有限的,对同行业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封闭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企业教育培训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可以更有效地为拿行业的企业开展职工教育与培训,这对于行业内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职工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水涨船高”的作用。
  2.组建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对改革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由企业参与已成为共识,但实际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是以学校模式来实施的,与企业间的合作和联系较少。同时企业也缺乏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的兴趣,不愿意为职校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这必然影响职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高。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不仅可以利用和实施本行业内最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并开展相关的培训,而且还可以成为职业学校与企业问的中介,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职校教师也可以在跨企业教育中心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这样可以真正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由于技能培训不足而导致质量不高的“瓶颈”问题。
  3.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可以大大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开展。现有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行业其他企业以及社会就业领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特别是对本行业中的就业信息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缺乏必要和及时的了解,同时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因而难以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和教育培训资源为社会开展就业服务,尤其是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既能了解企业实际所需,又能直接获得本行业内的发展动态,可利用现有的设施有效地开展再就业培训,这将大大缩短下岗失业人员与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距离,因而也会有力地推动再就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来开展就业服务方面的其他业务,如:利用行业优势实施相关的职业指导与心理咨询;提供本行业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开展包括职业资格在内的各类相关培训,开展职业资格的考核、验证等。通过为社会提供再就业培训、职业指导与咨询及其他服务,使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就业、教育与企业三者之间的联系桥梁,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构建跨企业教育培训体系还具有其他一些优点,比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再是单个企业自身的行为,而是行业行为,使教育培训更具行业特色和水准,也有利于行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iJ.ll经费是由行业统筹的,可以消除企业为顾虑员工跳槽而限制其参加培训的弊端;职工通过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培训设施可以了解到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等等。
  四、建设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若干建议
  建立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目的是要扭转行业内各企业的教育资源相对分散的局面,使企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行业优势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作为职业学校学生从课堂学习向顶岗实习过渡的实训场所;承担政府的再就业培训项目;向社会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服务。其目标是在各大行业均建有相应的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在整个工业界构建一个具有行业特色、布点合理、服务专业的跨企业教育培训网络。组建和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还要开展好以下几个:D-面工作:
  1.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分布:政府牵头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依托行业组织和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企业教育与培训网络。按行业分类,基本上一个行业设立一个教育培训中心,如有特别需要,可以设多个中心或是分中心。主要以同行业企业集中程度作为布点依据。
  2.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组建:以大企业现有的教育培训中心改建为行业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可以利用目前职业学校正在兼并和整合的时机来组建相关的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同一行业企业的现有教育培训资源重新组合,建立该行业的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新建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
  3.跨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主要业务:政府负责协调,宏观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组织参与制定统一的教育培训标准;开展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培训服务,包括再就业培训等;可以与同行业职业学校进行合作,为职业学校提供实践研究和技能培训机会;开展职业指导与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提供本行业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
  4.资金来源: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企业职工工资的1.5%教育培训费转拨至教育培训中心统一使用;利用各种市场化服务而收的费用;政府的再就业培训项目经费;与外国政府或企业进行合作而获得资助。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