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中职生法律意识培育之重构

试论中职生法律意识培育之重构

日期: 2010-9-15 20:38:47 浏览: 2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田勇

   [摘要]职校生违法犯罪问题给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管理和教育好这些学生,既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当前职校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前提下,从教育论的角度来探讨新形势下职校生法律意识的培育。
  [关键词]职业高中 法律意识 培育
  
  一、前言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建设者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法律意识的培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对职校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育,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海网

  二、培育职校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1.培养职校生综合素质构建的需要。教育部、司法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这就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职校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生活的很多看法还不成熟。职校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2.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做人+技能”教育,我们只有把教学和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保证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构造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校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法律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失衡,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更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提高其法律素质, 促进其全面成才。
  三、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1.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虽然职业学校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作为公共课的《法律基础知识》往往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尤其在一些职业学校中把《法律基础知识》作为考查课,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或者写篇短文就可以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甚至有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
   2.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16岁-18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该年龄段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强、易表现自己和冲动的特点,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易误入歧途。
  四、对策
  1.正确认识职教领域法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管理者认为法律教育相对于专业课程教育来说只是一门辅助课,因此在整个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法律的教学课时仅有20多个课时,课时的不足,法律教学只能蜻蜓点水,根本不能保证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从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上要考虑专业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协调相辅关系,要设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法律教育的课时,确保法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海网
  2.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意识。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任何不尊重和损害别人权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在学校法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采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来规范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使学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与爱心、精神愉快又放松的环境里。同时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计划、教材选购、师资配备、教师考核、学生考试、授课时数等方面要严格按规定管理和执行,减少随意性,而且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学法用法的实践活动,把法制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3.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在教学模式上,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应注意应用性和实践性,把案例教学贯穿始终,案例分析一定要透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力求用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要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于法律基础教学, 将教学内容和典型案例制成多媒体课件,增强其直观性,主动接受教育,增强教学的效果;在管理上,实行依法治校,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通过法律、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纪律约束规范师生的行为,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纠”,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使法律的权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并产生强烈的法律效应,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职校生法制律教育的需要;在宣传上,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寓法律教育于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加大法律教育宣传力度,达到对学生违法乱纪预防和教育的作用,从而营造一个培养法律意识的良好环境。
  4.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人生初期可起到“开天辟地”的导向作用。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场所,对学生的最终成才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现在,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少数家长从溺爱发展到纵容,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同时又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相抵触。因此,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极强的法律观念迎接人生的挑战。
  五、结束语
  总之,提高职校生的法律意识非常重要,非常紧迫。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法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法律教育大环境,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能造就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孙晓楼. 法律教育[M].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7.
  [2]闫弘宇,杨海燕.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培养[J].教育纵横,2006(12):55-56.
  [3]傅伟韬.高校法制教育浅探[J].文化建设,2008,(8):110-111.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