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提高哺乳仔猪培育效果的措施

提高哺乳仔猪培育效果的措施

日期: 2017/6/1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是扩大生产,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提高仔猪的培育效果,我对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认为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关键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仔猪的培育效果。
   一.抓营养、防挤压,保母猪高产
   在充分利用母猪的杂交优势,建立高产母猪群,力争达到全配、满怀、多胎高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妊娠母猪的管理。
   1.精心调配日粮,确保母子生长发育所需全面营养
   为确保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和提高出生重,在妊娠期间应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每千克的日粮应含有11.80~12.30MJ的可消化能,粗蛋白质在13%~14%范围内,赖氨酸4%~5%,钙0.6%,磷0.5%。
   2.严格执行饲养规程,养好妊娠母猪
   近年来,妊娠母猪一般采用“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方式,即对妊娠母猪采取限量饲养,哺乳采取充分饲养的方法。因为妊娠期储备营养物质供给产后泌乳需要,造成营养的二次转化,需要多消耗能量。而妊娠期增重较少的母猪在哺乳期的饲料利用率较高。
   3.精心管理,防止流产死胎
   猪舍内应保持安静、干燥、清洁舒适的卫生环境,对怀孕母猪态度要温和,不要鞭打惊吓。夏季搞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转群时要运用防咬剂防止猪群打仗,咬架及群养时的挤压,严禁使用发霉、变质或冰冻饲料,以免发生流产及死胎。
   二.抓接产、防污染,保仔猪健康出
   1.分娩前准备
   搞好环境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7天,要将所有的圈舍,育仔室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
   (1)工具准备。包括接产箱清理,产床及地面是否损坏,加热灯的安装及其他工具的配置。
   ( 2 )母猪体表消毒。母猪进入产栏前要用温和的消毒药,对母猪体表进行清洗消毒,以清除赃物 及病原体,同时检查母猪是否乳房损坏、乳头内翻,从而确定母猪可以喂多少仔猪,这关系到仔猪健康出生。
   母猪分娩前要用0.1%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擦拭母猪的腹部及乳头。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消过毒的毛巾等物擦干口鼻及全身粘液,断脐并消毒,然后放入保温箱中烤干。在仔猪吃乳前在把母猪乳头中的乳汁挤掉少许,以冲掉藏在乳头中的细菌,然后再用消毒药清洗一次,最后再让仔猪吃初乳。为使仔猪发育整齐,应做好奶头的固定,使弱小仔猪吃中前部的乳头,强壮的仔猪吃后部的乳头。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胎衣及污物,并用3%~5%来苏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止污染。在母猪分娩后24小时,必须对仔猪进行剪牙、称重、断尾、打号等常规工作。2~3天内,要完成仔猪的补铁和硒,即每头仔猪注射1.5~2ml鉄铜合剂及0.1%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合剂0.5ml,同时要抓好仔猪的寄养和并窝。
   三.抓补料、防应激,提高断奶窝重
   仔猪出生后4~7天开始补料,可用压舌板粘上高质量的乳猪颗粒料往仔猪口中抿,每日坚持2~4次,连用3天,同时在仔猪饲槽内要放少量乳猪颗粒料;从第10天起每天把仔猪关在补料栏内45分钟进行强迫补料。在给仔猪补料时每日要做到6~8次添料,每次三遍以上,以吃完不剩余为原则。为减少应激,仔猪去势应在10日龄前完成,仔猪断奶后要原圈饲养4~7天,然后在进行转群,以减轻环境应激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抓舍温、防贼风,防仔猪拉稀
   出生仔猪的体脂较薄,且本身体温调节中心尚未发育完全,抗寒能力弱,极容易发病。防贼风,给仔猪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防止仔猪拉稀和因其它疫病造成死亡的主要措施,因此猪舍一定要保暖、干燥、通风良好。冬季除加强猪舍门窗管理,对风门加设门帘、防止空洞和空隙形成贼风之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取暖设施,如运用热风炉加热,确保舍内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夏季采取纵向通风及必要地降温措施,保持舍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4%.加强对仔猪区小环境的控制,在保温箱内安装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使箱内温度第一周维持在35℃左右,第二周维持在31℃左右,第三周维持在27℃左右,至断奶前降到25~22℃左右,这样既能适合母猪,又能能适合仔猪。
   五.抓消毒、防死角,消灭传染源
   消毒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仔猪发病的重要措施。猪场门口应设有消毒间,除内装有红外线灯管、配有更衣室及消毒盆外,还须设置消毒池及洗手盆。进出入人员也要经过消毒方可出入。坚持每月按时对周围环境进行两次大消毒;外围疫情紧张时,要求每周对外围环境消毒一次,对舍内环境消毒两次;消毒时特别要防死角,舍内污水沟也要彻底消毒。消毒药要定时更换,以免产生耐药性。
   六.抓免疫、防漏洞,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搞好免疫是杜绝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针对目前规模化猪场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我们采用下列免疫程序:母猪在分娩前35天接种伪狂犬疫苗1头份、产前28天接种丹毒肺疫二联苗2头份、分娩前21天接种大肠杆菌四价苗1头份,母猪产后15天注射细小病毒灭火苗1头份。断奶后配种前接种猪瘟弱毒疫苗4头份。每季度对猪瘟抗体进行检测。仔猪出生后25天和65天免疫猪瘟弱毒苗,35日龄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1头份。在疫苗接种时,要做到防疫密度100%.
   仔猪断奶前大量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损失,然而如果管理得力,很大一部分断奶前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降低断奶前的死亡率,不但要求饲养员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还要求饲养员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如果肯投入时间细心照料并管理母猪,其回报率是相当可观的。对于任何一个养猪生产者而言其所追求的目标是断奶前死亡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提供数量多、体重大而健康的断奶仔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