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的模块化教学

谈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的模块化教学

日期: 2010-5-11 21:56:52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晓聪

【摘要】近几年,我校已经开始对部分动手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进行模块化化教学,笔者负责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在实施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方法,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算机专业课模块化教学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 校本教材
  
  一、模块化教学方法的优点
  
  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利用模块间隙,安排老师下企业实习,外出培训,苦练专业教学基本功。模块与工种的高度结合,迫使老师必须全面掌握该工种的实用的专业技能,而提高技能的最佳方法就是下电脑、网络、广告等公司实习。
  2.教学上达到精讲多练
  教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起到贯通、点拨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组装与维护的教学,其硬件的“改朝换代”很快,如一味讲解当时主流的硬件知识是不行,可以带学生到电脑城逛逛,然后为自己按不同的要求配置电脑。

学海网
提醒学生多到电脑城了解硬件的行情和相关知识。这对以后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很有作用的。
  3.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实施模块教学的关键是编写课题化的专业技术教材。对每个模块所需的教材,不采用按章节分类的书本式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模块的不同需求,编写教材。采用模块法教学的教材一般以课题为单位来编写。模块教学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和实用性。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目前,我校已开发成功《计算机组装维修》、《局域网》、等实施性教学大纲,并投入使用。
  4.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原有的教育方法,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致使每科教学各自为政,内容重复,课时膨胀。采用模块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
  5.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从实行模块教学以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两次调查显示,满意率高达96%以上。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也有明显上升,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二、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块设置的基本原则
  为培养“实用型”和“操作型”技术人才的需要,造就大批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设置模块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以计算机专业工种为模块,一个工种作为一个模块,如电脑组装维修工种、网站建设工种、广告设计工种、网络管理工种、文字处理工种、室内装璜设计工种等,凡是与该工种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像这样有的放矢地设置模块,既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又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
学海网
  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模块教学在保证以“实用技能”为主的前提下,还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要,不让继续教育在职业学校这一环节上形成断层和鸿沟,我们在设置模块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在为某专业设置了主模块以后,还要配置基础模块,如《英语》、《数学》等基础模块,还要一些职业道德模块。这些模块是与提高学生的素质密不可分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的知识构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设置模块要遵循弹性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根据人才市场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在设置模块时遵循复合型原则。把每一专业的教学模块划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大类。其中必修模块又分为专业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基础模块。选修模块则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如计算机网络专业选修广告设计模块、室内装璜模块等。选修模块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设置,由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选修模块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4.设置模块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注重知识更新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时代发展,要淘汰一些陈旧的知识和模块,创建新的模块。例如,在考虑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模块时,把计算机语言的BASIC语言换为C#和JAVA等。
  5.模块设置与技能考核挂钩,如有可能,力争使模块内容与考核内容尽量一致。这样在模块教学结束后,通过参加技能考核,学生可以多取得一些证书。
  (二)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遵循原则,合理设置模块
  在吃透技能培养目标前提下,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工种的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一般每一个模块的开始都要讲授该工种的基础知识,模块结束后都有案例分析,即综合训练。如办公软件模块,首先打字基础,此时再讲OFFICE等办公软件,其重点已不再是以往的讲某个工具怎么用,而是怎样用这些软件实现自己的办公用途,做出需要的文件或表格,这是与以往专业课教学明显不同所在。
  2.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提高模块化教学效果
  由于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四周左右结束一个模块,经背对背考核合格后,再转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这样教师就有了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起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比较复杂,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教师讲,学生听,时间长了,优等生越听越没兴趣,差等生越听越没信心。如何使差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呢?在模块教学中,讲授新课一般占1/3课时,2/3课时用于学生实际操作。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于优等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全面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够完成一般性题目要求;对于差等生,指导他们先阅读教材,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操作。这样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训练目标。例如,在汉字录入上机练习课中,指导优等生练习汉字录入的准确性和熟练性,指导中等生练习一般汉字录入的准确性,指导差等生练习成字字根和简单汉字,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全体学生的操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组织考核,检验教学效果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考核方法如下:(1)采用背对背考试方式,由专业部安排其他对口专业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出卷,一般专业理论知识占30%,上机操作占70%,并参与监考。(2)请部分专业按模块内容,根据社会需要出卷,参与监考,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3)由教研室从题库里抽题,组卷,派非专业教师监考,考试结果交教研室安排改卷。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