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电视新闻的平民化

论电视新闻的平民化

日期: 2008-12-1 13:16:34 浏览: 30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付华峰

【中文摘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新闻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日趋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出现更强化了新闻传播的基本的代表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就新闻与媒介的关系来看,媒介就是新闻的载荷者和展示者,没有不依附于媒介的新闻,也没有不依附新闻的媒介。平民化媒介得以呈现并发扬光大,媒介靠平民化附丽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有了正确的政论,国家稳定;有了正确的经济舆论,企业兴旺。而要实现就必须研究新闻报道和研究的内在规律。本篇论文从新闻平民化在我国出现的背景以及中国平民化新闻报道的进程入手,探讨电视新闻平民化问题,重点挖掘电视新闻平民化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各种社会和人文因素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电视新闻平民化趋势和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新闻平民化、新闻传播与人文关怀、新闻改革与媒介机制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而来的新闻媒介机构的多元化,国内新闻报道也日益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而在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则是新闻报道逐步回归大众,体现出明显的“平民化”倾向。作为我国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让自己的作品受人关注,也就自然而然的要向“平民化”的轨迹迈进,而要做到这些,就不能不对新闻报道平民化做出深入的研究,了解它在我国的历史渊源,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平民化的原则对新闻进行报道。
新闻的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报道正在或者刚刚发生的社会事件。而电视的再现功能使得它的新闻报道可以无所不包,只要是观众想了解的事件,电视都可以用活生生的视觉图像将信息传达给观众,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现阶段城市居民(该项调查样本覆盖和代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居民)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最多,平均每个电视观众每天看电视达2小时13分,远远高于其他媒体”。[1]电视具有报纸、杂志乃至电影无法比拟的再现现实生活的特征,它的镜头可以随时对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将各种生活风格展现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眼前,改变了以前人们只能通过出访、邮件和书籍才能进行沟通和交往的局面,为互不相干的人群提供了交往和认识的机会,把世界的范围越发“缩小”,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了一起。
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将在中国大地上起先不被看好的人民大众推向了时代发展的最前端,人民大众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成为电视新闻节目追逐和报道的目标。受众已从以前简单的新闻信息的接受者逐渐向新闻报道的参与者这一角色过渡,而电视新闻报道更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不管在央视还是省市地方电视台,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视新闻报道更加凸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中国电视新闻在亚洲和世界范围的舆论中已经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电视新闻要向前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科学理论的支撑,更需要在新闻报道中突显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伟大情操。平民化新闻报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催生出来的,而平民化新闻报道更是人间关怀的一种现实表现。人文精神存在于古今中外,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见地,然而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关怀人类,弘扬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就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平民化问题,也是电视传媒所可能达到的境界问题。


2中国电视新闻平民化及其产生背景
2.1新闻平民化的含义
所谓电视新闻平民化,就是将所报道的新闻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经过采访制作后,让普通大众最能参与、理解和接受。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增强了受众对新闻的关注,也使得新闻报道不那么刻板僵硬。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成为“平民化”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前提。而凸显“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也成为“平民化”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电视新闻的平民化既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口味,又起到很好的宣传、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成为时下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实际上是要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以普通人的眼光来报道新闻,在字句斟酌上尽量采用普通大众的口吻对事实进行报道,并深入地介入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中去。
2.2平民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早在1989年6月,邓小平就指出:“实行关闭政策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开放,才能灵通,改革必胜;否则信息闭塞,改革必败”。[2]在这里,邓小平其实是把“开放”看成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发现中国开始从一个政治意识形态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进入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开始向消费者身份转变,它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趋势。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其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发强烈,而作为传播信息最普遍的电视媒体于民生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巨大。电视媒体信息的传播影响到了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理念,人们的思维,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行为。当人们的普通行为都无法避免电视传媒的影响,电视及其新闻的“民生”特点就显而易见地展示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前,而这本身又是最符合现代新闻媒体报道的方式和特点。
2.3平民化产生的政治背景
自从党和政府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国家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了引领国家前进的航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迈开了向“现代化”变迁的脚步,如此的追求改变了文革时期封闭落后的社会状态与社会景观。事实永远胜于雄辩,正如许多人所看到的那样,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与邓小平社会改革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他意识到了“国计民生”才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重要主题,而并非是以前的“阶级斗争”。
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民生意识”已逐渐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潮流。2001年,中央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共产党的性质和目标做了新的历史阐释,把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看成了首要任务,同时也比作了社会改革坚定不渝的目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了很大重视。于是,党和政府这些国家权力机构开始意识到只要涉及民众生命、财产的事情都要加以关注和保护,“国计民生”理应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2.4社会大众主体意识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的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起先的“政府管制”逐渐转变为商业的“自主运作”,新闻报道的职能也从单一的作为政府和党的喉舌,向多元化的社会民众的“扬声器”的职能方向转化。由此形成了多样化的新闻形态,政治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等,而“民生新闻”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新闻形态。在以前,民众很少意识到作为一个主体,应该对自身和国家都有责任,应该主动地走到电视机面前,从而通过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的私人权利。这样的情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所改观,社会大众的主体意识也在这一阶段得到加强。民众开始走进电视,开始运用合法途径来寻求对自己私人权利的保护,从此改革开放和民众自主意识的增强,共同承担起国家和公民一起构建良好的社会体系的责任,代表电视新闻走向“平民化”的“民生新闻”也呼之欲出。

3我国电视新闻“平民化”的进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网络互联网的诞生在为新闻的传播带来“海量”和快速的前提下,也将很多相似定位的传统媒体的同质化内容堆砌了起来。作为读者,眼下阅读的内容仍然是由网站编辑选定的,不仅无从选择,而且还要面对比阅读传统媒体更多的信息垃圾,这对于需要掌握和了解越来越丰富新闻信息的受众来说简直是灾难!在垃圾信息充斥的版面上如果哪条新闻贴近平民,就一定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样新闻平民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或称平民化报道,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出现的一种新闻报道现象。而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出现早在80年代初,曾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就对此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不应该规格化。我们要鼓励和支持记者捕捉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生动、最活泼的新事物,鼓励和支持记者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新闻形式”。

3.1《东方时空》开启中国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进程
中国电视也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学}开始将话语权从政府下放到人民的,由此平民意识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提法。一些富有强烈责任感的电视工作者以深切的同情心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的心声,捕捉普通人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如果说,8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基本得以确立,那么90年代的中国电视,则体现出更为深刻的人文精神:人类生存的意义从更多的向度上得到表现,普通人的命运备受关注”。[3]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新闻杂志性栏目《东方时空》,栏目一开播就受到了社会、观众的普遍赞赏。《东方时空》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其栏目设置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浓厚的平民意识。无论是《东方之子》、《焦点时刻》还是《生活空间》,每一个板块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对人的生存的关心与关注,将镜头对准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老百姓,如实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思想、感情、心态。就是“浓缩人生精华”的《东方之子》在展示备受人们瞩目的时代风云人物时,也注意挖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普通成员的一面。正是这种平民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导入,将我国的新闻报道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时代。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用语如今已是家喻户晓。平民意识和人间真情构成了本栏目的价值取向,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使观众极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正是这句用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中国电视传播的基本定位,在中国电视现代化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4]
正是从《东方时空》开始,中国电视新闻开始了从事件和生活流程向人的生存状态关注的过渡:关注人的命运、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不同的感受、关注人的深层的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背景的变迁。《东方时空》经历几次大大小小的改版后,如今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拥有极高的收视率,但是作为一个中国最早出现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其所倡导的“人文理念”和“平民意识”已经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深深扎根。自此之后,以平视的视线、平民化的表现方式努力和公众站在一起,做百姓的代言人,成为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3.2民生新闻迅猛发展
后来随着《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社会新闻的涌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新闻的刻板、固定和僵化的新闻模式,而且创造了丰富的经济效应,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也得以大大提高。各个地方电视台同时也纷纷仿效,增加了对那些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深度报道,江苏电视台新闻节目《大写真》在那个时候,甚至提出:“跟踪焦点新闻,关注热门话题,展现时代风采,透视人间万象”的口号,这就为以后在江苏开办《南京零距离》节目打下了积淀。
当然,无论是《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还是像江苏台《大写真》这类新闻,即使都是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中比较重大且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但严格地讲,这些还只能称之为社会新闻,不能等同于民生新闻,不过这类新闻确实都非常关注人民生活,显示了很强的“平民意识”。
民生新闻也正是在这股“平民意识”的潮流推动中产生并发展的。2001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正式开播,这在新闻界已经成为公认的标志。原因在于,这套节目与通常的新闻节目并不相同,虽然它的播放形式和《焦点访谈》极为类似,都大力报道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但又各有不同,《焦点访谈》通常是暴露或者揭露具有巨大震撼力的社会现象,例如私下制造烟花爆竹的工厂爆炸引发死亡事故、地方高官利用职权以权谋私引发群众不满等,这些问题关系到民生,也可能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但更能引起党政机关干部的重视。而《南京零距离》通常播出的不是重大新闻,而是一些发生在市民身边的地方小事,邻里吵架、儿童失踪、路面积水等等。这类新闻在很多学者以及媒体的视野中根本算不上新闻,在西方新闻观念中,也不在“新闻”之列。但是,这类新闻却引起全国各地的媒体的仿效,以致于社会各阶层对于新闻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像《南京零距离》这类新闻节目,所倡导的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当时人们将其称之为“民生新闻”,就我自己看来,所谓的民生新闻其实就是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产物。
《南京零距离》高举“民生新闻”的大旗,获得了电视传媒的普遍尊重和仿效,此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办起了具有独自特色的“民生新闻”栏目,这些成功的例子表明,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不论采取什么渠道,运用什么方式,永远不能放弃的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媒介责任。在现今这个电视新闻报道阶段,以“民生新闻”为切入点,以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关怀为主体内容,这种核心价值的选择,既是时代使然,也是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选择。《南京零距离》因此而获得的社会赞誉和媒体赞誉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新闻有了核心价值的支撑,电视媒体就将站在时代潮头,获得观众的赞同,媒体的尊重。反之,则只能在不断的表面文章的翻云覆雨中失去主流电视传媒的价值”。[5]
这样的新闻充分体现了中国电视媒体适应于当代社会基本情况和发展要求的特点,它是在社会各阶层的“民生意识”增强,以及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背景下产生并受到群众普遍关注的,它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观念,使得新闻更加贴近群众,群众的声音真正通过媒体传达给了社会各个阶层。

3.3电视新闻与受众相互促进
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给人们的感觉是政治家和影视明星们才是新闻的主体,才有可能登上新闻的舞台,然而现在却和以往有了天壤之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闻媒体为了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改变了作风,主动向普通观众靠拢,制作符合社会大众口味的新闻节目。另一方面随着观众新闻意识的增强,他们也很愿意介入到媒体报道中,渴望真正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中,随之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就这样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新闻报道中以“平民化”为主的新闻形式。
“今天的观众普遍有一种主人心理,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观众自我意识觉醒,使他们已经容纳不了那种家长式样的说教和劝导,今天的观众是通过事实本身的传播来自己做出判断”。[6]做电视新闻节目,首先是打动观众的感情,让观众感动,然后才能影响观众的思想。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对于观众来说,不仅是欣赏问题,而且有接受问题。如《生活空间》将节目定位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后,像朋友一样去关注拍摄对象,“不是在报道有趣的事情,而是在拍人,行为只是情感的载体、心理的外化,报道事件本事是浅层的,重要的是表现人”,[7]以平视生活的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突出对人的尊重,以真实情节化的描述来再现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
“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要按照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和选择性实践的过程来处理信息”。[8]许多电视新闻节目纷纷开通了热线电话和发送短信的形式,邀请观众通过热线和短信手段对新闻节目做出自己独立的价值评判。过去,普通观众很难想象自己能够出现在电视的萤幕之上,但现在却不再是天方夜谭,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走上电视,开始和新闻主持人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当普通百姓向台下的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就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其次百姓参与和介入到电视媒体中来,不仅展示了自我风采,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社会一定程度的关注。此外,普通百姓观众对新闻参与如此热衷和踊跃,当然也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合法权益。“《南京零距离》节目组就经常接到市民主动打来的新闻线索电话,节目组接到电话后则迅速赶往事发现场,拍摄和记录现场情形并最终通过《南京零距离》节目向广大观众作及时的播报”。[9]如此一来,电视新闻报道和受众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传受关系了,可以说两者是合作的关系,并达到了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

4“平民化”新闻在中国出现的必然性

“平民化”的新闻由《南京零距离》首倡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有些人认为这类新闻丧失了电视新闻应该报道重大的、新鲜的社会动态的功能,降低了电视新闻的品味,使得电视新闻不免要向平庸低俗化靠拢。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对电视新闻自身功能的一种误解,“平民化”新闻在中国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其中包涵着诸多因素的影响。
4.1社会主体因素
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人民大众不仅是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部分,所以他们理应成为新闻作品中的“主人公”。电视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中国电视新闻想要发挥自身功能,就自然应该以人民群众为对象,而不能像西方国家媒体那样过分偏重“明星”新闻。如果国内新闻脱离了对人民大众的报道,其新闻也就丧失了真实性,这样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新闻受众的人数将越来越少,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将大大被削弱,也就更不利于国家政策方针的普及。
“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10]电视作为一种处于科技前沿的传播工具,无论它具有多少自身的工具特点,电视关注普通人及其命运应该是它本性的一面,因而,我们的电视新闻也就应该更多地塑造平民形象,体现平民思想和民间关怀,并由此去发现和再现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

4.2电视传媒时效性因素
“中国电视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呈现唱起了信息时代的媒体主角大戏”。[11]我们看出电视媒体的时效特性,它不仅可以通过电视传播某个专业,也可以让观众了解到某个专业最及时的信息,报道他们的近况,以及将来的前景等。世界在不停的变化,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地向前迈进,试想具有时效特性的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怎么可能一成不变?由此可以断定,时效传媒不可能只用新闻的老式手法直接或简单地传播报道,新的生活状态给现今人们提供了多彩的沟通方式。我们设想下,与时俱进的传媒需要发展,时效性的电视新闻传播怎么可能趋于单调和简单?与此相反,它只会更加多彩,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平民化”的新闻报道方式,一经《南京零距离》首创,就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可以看到,电视新闻报道把新闻镜头对准普通大众后,虽然没有像娱乐新闻那样关注影视明星,但是它却赢得了广泛观众,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收视率,而且正是“平民化”的新闻报道方式,体现了媒体与时俱进的时效性特点,从而使得媒体自身的价值功能得到了最好的实现。

4.3电视新闻中的社会关怀因素
“民本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动力,更是我们的精神归宿。所以,我们表现的不仅是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更是他们的生活和心灵渴望。正是他们的生活追求和心灵渴望使得我们看到了我们社会未来的希望,使得我们看到了我们每一个公民今天所承担的社会责任”。[12]可以看出社会关怀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品格,是电视发挥自身价值功能的体现,而“平民化”新闻提倡的就是电视新闻对社会关怀的具体表现。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始终是把关注民生作为它旗帜鲜明的核心价值,这类新闻报道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救助,对社会下层民众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深入体察,其态度和立场体现了当代电视工作者高尚的社会和人文关怀,体现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媒介伦理和社会责任。相对的,平民化的电视新闻节目正是在对普通民众的社会关怀中,摒弃了一些娱乐新闻所制作出来的空洞乏味的“名流新闻”,实现了自己的传播功能和关怀品格。平民化的电视新闻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不仅使得电视新闻再现了现实生活,更使得新闻深入到了平常百姓的家庭当中,给予了普通大众真切的社会关怀,电视新闻也相应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所以说“平民化”的新闻实际上更加确立了电视新闻在社会大众中的信任度,既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又突破了传统新闻理念的藩篱。
综上所述,“平民化”的新闻报道,它在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各方面因素所促成的必然产物。



5新闻“平民化”的意义

5.1展现了时代面貌
经济的发展,使得民生意识不断增强,这种意识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也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焦点和热点。以《南京零距离》为先河,许多电视新闻媒体提出的“民生新闻”概念,正体现着新闻报道开始向“平民化”转移和对这一观点的积极回应。果然,民生新闻刚刚提出,就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在侧面表明新闻报道“平民化”成为新闻界的主要话题。
从我国新闻报道的实质功能来看,它是党、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真实正确地反映民生、报道民众生活是新闻媒体的本身功能,与党、政府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新闻报道方式上越贴近普通群众,就越能实现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就更能体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以前,我国的报纸、电视都是实行单向传播,人民群众是被动的灌输国家的大政方针,丝毫没有发表自己观点的途径和手段。显然,这样的新闻报道和传播是机械的和僵化的。当我们将新闻媒体定位在“喉舌”意义上时,也只是非常片面地强调了它的宣传功能,然而实际上,新闻报道的属性中还包括了告知和沟通等多项功能,甚至随着社会发展,还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化性质,而这些方面的特点在以前都被我们所忽视了,以前认为新闻报道只具有“喉舌”一种价值属性的时候,实际上是误解了新闻报道本质的含义,只有将“民声”和“民心”的要求融合在新闻报道当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新闻的价值。
在新闻报道模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年代里,新闻报道依旧是固定的和刻板的,内容也是相当单调,所谓的新闻也仿佛只是国家大事和国际风云,百姓的日常生活根本不登大雅之堂。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变得日益多样化起来,原先单一的新闻形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于是新闻报道的多样化也就势在必行。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在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并不相违背的情况下,更表现出了应有的社会关怀。
“在鼓励创新、强调开拓进取的年代,新闻的政治关怀可以有多种表现形态,并非只有‘唯上’一途,还应该对广大民众负责,以人民为本位,把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纳入到政治关怀当中,特别是在‘三个代表’的指导下,关注老百姓,关注社会,正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正是政治关怀的应有之义”。[13]原先的电视新闻节目只有单一的《新闻联播》,播出的都是重要会议或者国外事件,显然这根本无法满足民众对新闻的渴望,自1994年,中央台增加了《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从而改变了以前只靠《新闻联播》的单一形式,用现场采访和观众登台等方式来表现新闻内容。和以往的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和当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电视新闻报道和讲述的是普通大众最为关心的社会话题,甚至已经不再回避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这样的新闻报道总是和当代人的情感、生活息息相关,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体现了时代的实际面貌。

5.2重新定位新闻事业性质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认为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这一观点和把新闻事业当作宣传的机构相一致。那么既然电视新闻媒介是一种宣传工具,那当然是属于意识形态范围内的”。[14]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国家对新闻媒介采取大包大揽政策,人财物、产供销完全由国家掌握着,新闻媒介不过是一个生产单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宣传的决策者决定。对受众来说,媒介生产什么,受众就得接受什么。当党的十四大确认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后,新闻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事业的归属问题,并逐步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新闻事业就它生产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来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但同时,就它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来说,属于第三产业即是信息产业。这个理论上的突破开拓了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思路,而这个新思路就是事业性质单位,企业性质管理。其完整的含义可以归结为,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一旦新闻媒介在经营上走向市场,竞争立刻在新闻市场中展开,受众就成了新闻媒介的衣食父母,而新闻竞争的最终和最直接目的就是争夺受众,毫无疑问这样的思想恰恰推动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进度。受众需要,你不想考虑也得考虑。从这一点上说,竞争推动了新闻媒介内容的变化,各新闻媒体都花样翻新,不断追逐社会热点和受众关注的焦点,但总的趋势是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市场、贴近受众。
平民化的电视新闻关心的是最普通的社会事件,关心的是社会底层大众的社会处境,通过“民众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报道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平民化新闻的出现,使得政府和社会大众能够更清晰地互相感觉到对方的存在,更使得两者之间进行平等对话成为现实,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给政府和群众之间建立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一方面通过通俗易懂的解说和分析向社会大众宣传政府的主张和政策,使得政府的大政方针尽快传播给公众并得以迅速推行;另一方面,又充分考虑社会大众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把普通百姓放在了新闻报道的主体位置,让他们自己发表言论,抒发心声。政府及其机关是宏观把握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下层人民大众的情况往往可能被忽略,而平民化的新闻却将这些如实的报道出来,既替政府分担了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职责,又为老百姓排解了困难。这样的新闻在一定程度实际上是实现了政府的社会关怀,而普通社会大众则找到了和政府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和渠道,使得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能够得以维护,这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和热情,逐渐地形成了电视新闻媒体和普通大众传受的新理念----受众中心地位的理念。

5.3搞活了媒介机制
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是由观念更新作为其直接推动力,这是改革的基本特点。而观念更新则源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是在现行的新闻体制内进行的;电视新闻改革虽然促使新闻体制做出了微调,但其基本框架未动。为适应新闻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各电视新闻媒体都对内部结构做出了相应调整,力图建立起“分工合理、人员精简、反映灵敏”的新机制。其中大致的做法是提升经营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有些电视媒体已经实行了台长负责制试图打破按照政府行政部门对口设置部门的老模式,建立起条块结合、采编合一、对外反映灵敏的新结构,从而达到了精简冗员、奖勤罚懒和奖优罚劣的效果。
“从1992年开始,各地扩充硬件、扩大容量的增版扩台势头不可遏止。到目前为止,每一个电视台都有2个频道以上,在中等以上城市,有线电视台一般都已经拥有10个频道。兴建办公大楼、办公现代化手段、编排电子化都已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5]面对强大的市场化竞争,和来自央视和省台的压力,地方电视台因受地域环境与社会条件的制约,在新闻内容与形式以及制作手法上无法与央视和省级电视台相比。这就使地方广电媒体必须挖掘自己的优势,走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的路子,从而形成地方台自己的新闻特色,才能够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无疑成为一条很好的发展之路。于是,平民化视角成了各种传媒新闻报道创新的突破口。可以说,市场化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新闻视角的平民化。过去电视传播媒介是大众的指导者和教育者,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责和义务,而受众则简单地成为受教育者和被指导者,不承担义务也不享有权利。现代化社会,这一切都已改变,电视新闻媒体既承担如此重任,公民也享有许多权利,实行了义务和权利并重。其具体表现在媒介享有舆论监督权和大众享有的信息知晓权、隐私权、更正权等等。可以说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之路,创新了电视新闻媒体的固有机制,搞活了的电视媒体机制更好地发挥了作用。

6新闻报道平民化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6.1出现的种种弊端
在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看到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低俗化。一些平民新闻打着“反映社会真实状态”的旗号,推销着低俗的、令人不堪的东西。杀人放火、车祸火灾、民工跳楼、少年溺水,凡此种种,几乎成了平民新闻的代名词。二,煽情主义。一些电视新闻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收视率,极尽煽情之能事。邻里纠纷、夫妻矛盾,本来司空见惯,稍作调解便能息事宁人,而电视媒体的煽情介入往往会产生“火上浇油”的效果。三,新闻伤害。新闻伤害与其他伤害比较起来会产生“持久强烈的痛”。一些媒体在采访新闻当事人时,为了追求某种效果,一味对当事人的隐私“穷追猛打”,将对方置于难堪境地。新闻媒介生产的是精神产品。一般商品在竞争中自然向物美价廉方向发展,而精神产品则在竞争中会向通俗化、甚至庸俗化方向发展,降低新闻媒体的品味。同时,广告客户对媒介已造成很大压力。收视率成为媒介调整版面的指挥棒,而背后则是广告的作用。广告不但间接地决定着节目的调整,而且广告客户直接干预节目,甚至直接控制节目,吹捧自己,压制对手,从而误导消费者。
之所以产生种种弊端,是由于在提倡“平民视角”的同时,一些媒体并没有真正理解其真谛,在新闻平民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寻求娱乐价值和经济利益的倾向。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向受众传达某些有效信息,同时也担负着主导大众意识形态、担当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媒介走向市场,不能等于媒介完全市场化,媒介决策者也不能变成单纯的商人,即使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私营媒介如果过于重视经济利益都会受到普遍批评,何况中国的媒介是公用事业性质”。[16]
6.2解决措施
6.2.1新闻工作者自身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当前中国提倡电视新闻职业道德是很有必要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新闻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艰巨的挑战和诱惑。“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曾说:‘一名记者,在他的身边有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的虚荣,金钱与物质的享受,这些力量强迫他放弃真理,颠倒是非’。”[17]这些年,在不少新闻媒介为了扩大影响,提高收视率争取多拉广告,新闻内容越发低俗化。例如自称是象征民主自由的美国,新闻传媒强调客观性作为其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然而美伊战争中,在并未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有力证据下,却赫然发动了对伊拉克的袭击。其中许多电视媒体和记者的反战言论常被扼杀,取而代之的是支持布什政府发动战争的歪曲事实的报道,很显然这是美国电视新闻媒介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中国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加以警示,必须在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和歪曲事实,时刻提醒自己以新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来约束自我行为。
6.2.2建立新闻相应法规进行约束
在新闻传播报道领域,就是从国家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以及公民享受权利等层面对新闻传播进行管理,将新闻报道纳入法制秩序,在义务和权利两方面进行平衡。“新闻立法将成为21世纪新闻传播的重要课题,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到2010年,要建立以《出版法》、《新闻法》、《著作权法》为主体及其配套的新闻出版法规体系”。[18]20世纪末,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化尚处于一个不够完善的过程,仅仅建立了一些有关新闻传播的规则条款。比如,1995年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国务院发布《出版管理条例》,规范了我国出版活动和新闻传播活动的行政管理等等。这些条例和规则虽然具有一定的效力,但这种不完善的条规并不能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有关新闻传播的秩序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而且并不能完全涵盖法律对于新闻传播的制约。
新闻法制化过程是一个难以脱离实际环境的过程,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的社会,要发展完整的新闻法制化过程,建立成完整意义上的现代社会,还需要一段距离和艰苦的努力。而相应的新闻立法,不仅是建立一种秩序和规则,同时它也表明成熟社会的人权。受众的知晓权、新闻工作者的舆论监督权、新闻自由等都是新闻法赋予社会的理想权利,而在发展新闻事业的同时发展和捍卫这些权利,才能真正体现新闻传播与报道的规范化。

6.2.3实行有效舆论监督体制
“舆论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文件确认的概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有这个概念。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成形的一种客观效果。从党的工作角度,舆论监督被视为一种对党政权力组织的公开的监督形式。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常被视为“舆论界”。传媒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党政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意见表达的方式是媒介对党政工作中存在的缺点给以批评性的报道。“舆论监督”成了“传媒监督”,在此有必要强调的是,二者实质上是存在差别的:舆论监督是自然存在的公众意见造成的某种效果,而传媒监督就不能不带有媒体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体背后政治、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
我国传媒所有权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舆论监督的特殊性。大众传媒在我国属于国有资产,党和政府直接领导主要媒体并给予经济扶持。媒体的重大批评报道,通常得到主管机构的指示,一些由记者首先发起的例如对我国社会黑暗面揭示的重大批评报道,则要在事后得到主管机构的认可才可能继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上级不敢”的广泛存在的现象。
“舆论监督”要正常运行,其前提是公众知情,即公众对公共事务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全面、及时、客观的掌握。只有公众知情,舆论才能产生监督的效应。同时,传媒作为重要的监督渠道,其报道活动也应受到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自律条文的监督和制约。此外,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化还很不完备的情况下,为了杜绝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国家利益驱动以及政府压力等等因素同样产生着制约作用。

7电视新闻平民化发展趋势
7.1电视新闻平民化信息的参与性
电视的视听优势将不同层面的受众拉在了一起,它所传递的信息使得各个层面的观众相互沟通。全社会、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类都享受电视的传播实惠,大家面对电视发出不同的人生感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最高级的感知形态是“亲历其境”,直接参与到时间的进程中去,这是人对事物感知的普遍心理追求。而实际上,事事都去亲身经历显然是不现实的,人们只能借助于传播媒介去感知所能了解的事情真相。因此,参与性在电视报道上的含义是指对于传播内容的心理介入和传播过程的亲身介入。
较之报纸和广播,电视具有得天独厚的再现客观现实的能力。它能将事件的现场氛围真实地再现观众眼前,使得观众产生身历其境之感,并情不自禁地卷入到整个事件当中去,让观众和媒介具有一种亲近感和参与感。这就是观众在通过报纸广播了解某一新闻信息后,仍希望去观看电视的原因,也正是电视新闻平民化的独特魅力。
另外,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最佳表现形式是观众的参与与补充,“最成功的电视节目,是那些在情景中留有余地,让观众去补充和完成的节目”。[19]电视媒体这种人格化的传播,更易于观众产生交流的亲切感。新闻播报者、采访记者和各式各样的采访对象直接面对观众讲述,而这些讲述一旦唤起观众的关注和信赖,就很容易产生人及传播那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新闻平民化后观众的参与心理,传播学认为,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就是这种“面对面”,可以产生全身心的呼应和交流,这种呼应和交流正是参与感的高级表现形式。

7.2电视新闻平民化风格的多元化
作为衔接传播者与受众的电视媒介,随着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转化,其风格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视媒介风格的转化,体现了对信息的不同选择。传统的电视新闻以宣传和教导的面孔出现,因此政治味道很浓烈;而当电视媒介把视角转向普通大众时,电视新闻报道的风格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电视新闻报道品种的多元化,出现了适应受众有关新闻信息、娱乐和消遣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反过来刺激了媒介多元化风格的形成。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独特的经济力量迅速崛起,使新闻学面临这样崭新的变化问题:“由政治注意转向经济注意;由表象的注意转向深层的注意;由单向的认同转向自在的接收;由对传播的单一化的满足走向新闻传播多元化的追求”。[20]可见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与大众生活的贴近要求越来越紧迫和明显。这样的转化、整合,是新闻报道实践中的呼唤,是一个总体的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处于大幅度的转型期,“为了生存,每份报道都必须反映一个特别的读者群,通常情况下就如同手握一面镜子照着某一特别的地方”。[21]这时媒介发展对电视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平民化更加趋近于大众需求。传播者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年代向市场经济年代的转换,其强制化、权威化的特点逐渐减弱,服务特点逐渐加强,电视新闻报道也是同样,从开始“发号施令”向服务者方向转化。作为新闻报道的对应者,受众是新闻报道中的“信宿”,即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新闻信息被看成是商品这一概念的确立,受众被认为是新闻信息理所当然的“消费者”,享有了知晓新闻信息以及参与到其中的权利。
然而由于受众兴趣的不同产生了受众分化,进而又影响到了电视媒体的分化。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媒介越来越走向市场,尤其是重视受众市场,受众中或者因为职业缘故而青睐一种电视媒介,或者因为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的不同而被某一电视媒介所包容,再或者因为观点偏向而靠近一种电视媒介。于是以受众的通俗需求为卖点,报道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服务需求、休闲生活等通俗内容,以服务性、趣味性、娱乐性和人情味的报道成为了各种电视媒介赢得市场的制胜法宝,在另一方面也让电视媒体新闻平民化从单一性报道向多元化报道风格转化。

8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了当今社会新闻平民化已成为我国各个媒体发展的潮流。而媒体之间的竞争又是格外激烈和残酷,在这样的前提下,新闻报道的平民化的作用就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媒体竞争的实质其实就是新闻媒体对受众的争夺。不论国外还是国内,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当下时兴的网络传媒,虽然各自的条件不同,然而却都不约而同地步入新闻报道平民化的道路中来,这就证明了“平民化”道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另外本文对新闻事业性质的阐述做出了重新的认定,这样的认识强烈地刺激我们要重新审视新闻事业的归属问题。然而对于新闻传播法制化的论述还尚显不足,这主要由于我国现阶段新闻立法的真空局面。因此建立一部明确的新闻立法,建立大众传播的合法和有机秩序,以完善现代法典有关这一领域的空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多重变奏,就显得尤为重要,意义也更为深远。
总之,以大众为主要报道对象的电视平民化新闻,更加符合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是在具体地为百姓生活的关怀服务中完成根本意义上的政治宣传任务。普通大众参与和介入到电视新闻节目中,各抒己见,形成“百家争鸣”的讨论格局,更容易使得正确的观点凸显出来,这样的舆论宣传才能更容易起到效果。平民化新闻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改变了新闻学以往灌输式的传播观念,其致力于在政府和社会大众之间搭建相对平等的交往对话的平台,体现了构建良好的当代电视新闻媒体的思维方向。展望未来,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作为电视节目中的龙头节目---电视新闻,任重而道远。

9.注释:
[1]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21.
[2]邢志强,韩淑芳.信息竞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5.
[3]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39.
[4]时统宇.当代中国最大国情对电视传播的基本定位[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34.
[5]胡智峰.会诊中国电视[M].辽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06.
[6]曾海燕.电视传媒系列话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39.
[7]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编.电视受众探析[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7.
[8]胡钰.新闻与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31.
[9]许沁.无限接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78.
[10][美]威廉.大卫.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C].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2007:序言部分
[11]曾海燕.时尚的电视传媒体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58.[12]董献.当代电视[M].北京: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辑出版,2007:32.
[13]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2.
[1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7.
[1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9.
[16]曹鹏.中国媒介前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01.
[17]陈桂兰.新闻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45.
[18]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90.
[19][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380.
[20]程世寿,胡继明.新闻社会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28.
[21][美]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信息时代的新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0.

参考资料:
[1]杨杰.中国广播电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2]杨雯俪.电视研究[M].北京:中央电视台电视研究编辑部编辑出版,2006年版
[3]朱菁.电视新闻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