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重论流行音乐进课堂

重论流行音乐进课堂

日期: 2005-12-7 1:47:15 浏览: 15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尽管第四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宣布流行音乐不准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但音乐教育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探讨。探讨双方无非分为反对流行音乐进课堂者与支持流行音乐进课堂者两派。论者今日老调重弹,却不敢苟同两派中任何一派的观点。因为基于中学音乐课堂的实践和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们心中狂热喜欢的流行音乐与两派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可谓南辕北辙。所以尽管两派争论激烈,却似乎总在争着与青少年流行音乐生活无关的事情。流行音乐或称通俗音乐,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迅速传播或风行一时的音乐作品,是不同于严肃音乐之外的另一种音乐类型。例如,翻开一些关于流行音乐进课堂的文章会发现,反对流行音乐进课堂者一般是这样论证的:流行歌曲作品良莠不齐,其中不乏糟粕,对分辨力不强的中小学生会产生不利影响,并举一些《毛毛雨》、《何日君再来》等一些“糟粕”作例证。支持流行音乐进课堂者认为流行音乐中有精品可以选择性进入课堂,同样也选了一些诸如《爱的奉献》、《一个真实的故事》等作为例证。但是,现时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又是什么呢?其实青少年心目中的流行音乐既不是《何日君再来》,也不是《爱的奉献》,即使是去年刚刚流行过的歌曲他们也再无兴趣。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是欧美、港台、大陆流行乐坛最时尚、最酷的单曲或歌舞组合,是他们脱口而出的流行榜主打歌,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欣赏的是世界最新music radio,是灯光刺激、音响震憾、场面火爆、视听极具冲击力的现场音乐会。正是这种音乐,使学生发狂,使家长担忧,也只有这种意义上的流行音乐才有值得教育者探讨的意义,才有现时性和针对性。如果把流行音乐总理解为几首过时了的歌曲是非常没有意义的!试想一下,如果把几首所谓健康有益的通俗歌曲如《爱的奉献》、《常回家看看》编入中学音乐课教材的话,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捧着教材唱了吗?学生的音乐兴趣就会从电视机前回到音乐课堂了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对“流行音乐”这概念重新界定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就流行音乐是否进课堂进行讨论。首先,当代青少年为什么会狂热这种流行音乐;其二,有没有更佳的办法把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进入课堂吗?还有没有别的方式?
当今全世界的青少年都狂爱流行音乐,这是涉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成长过程的普遍社会问题。从音乐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流行音乐强劲有力、非传统强弱规律的节奏、优美抒情的旋律、似乎倾诉了自己心声的歌词和现场音乐会感官的冲击力等,与青少年这一时期心理、生理期待不谋而合。教育家维恩在研究中曾就这一现象提出如下四个原因:(1)因为青少年期是情绪、感情突变的时期,古典音乐对他们来说不“过瘾”,不能满足要求,因而他们更热衷于能够表达原始感情且歌词语言通俗的流行歌曲;(2)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到流行歌曲中以切分节奏为主的旋律变化以及爵士节奏,使人产生快感;(3)少年们对比自己年长的青年人的行为和爱好感到同情,羡慕并模仿他们,从而产生了对流行音乐的兴趣;(4)学习古典音乐在技巧上困难太多,而流行歌曲无论是演唱或者是演奏均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更爱流行歌曲。这种解释无疑是站得稳脚的,如果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样会发现自己也曾崇拜过诸如成方圆、李谷一、苏小明等那个时代的明星。在出版业还不很发达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有多少中学校园里流行用本子抄歌的风气,歌本里有《甜蜜的事业》、《三笑》、《流浪者》、《血疑》等影视剧的主题曲,我们同样在唱着或听着爱情歌曲中长大,我们在成长岁月喜爱流行音乐丝毫没有影响作为大人的我们现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当今,中国教育界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阻止流行音乐进入学生音乐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发现在这方面,即使是传统音乐教育极其发达的德国也有过教训:20世纪初,德国音乐教育界对美国爵士乐涌入表现出惶恐不安,并与“美国文化入侵”展开过无情的斗争。60年代中期,以劳尔和吉斯勒为主的教育家认为教育不能把爵士、摇滚乐以及其他娱乐音乐排斥在外。当今,德国音乐教育界尽管对流行音乐看法仍有分歧,但一贯以保守著称的德国人也最终顺理成章地把流行音乐纳入了学生的音乐教学内容。
那么,在我国中小学生音乐教学中,是不是就可以把流行音乐纳入课堂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即可以又不可以的两种答案。不可以的理由是:(1)重新被界定了概念的流行音乐由于更新很快,永远处于时尚文化的前沿中,这一季流行什么并不代表过了一段时间还具有流行意义,它是无代表作可言的。如果把它纳入教材编写中就会找不到合适的例证。(2)流行音乐的节奏是反常规的,和声配器是反古典的,音乐主题晦涩不定。在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启蒙教育中,选择古典音乐和民族歌曲作为讲授基础知识的事例便于学生听懂。(3)中学生由于普遍都喜欢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和本民族音乐兴趣相对来说少些。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提供了接受传统音乐教育的有限阵地,不管学生本身愿不愿听,有没有兴趣,这为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欣赏积累打下了基础,这块阵地无疑是要保住的。(4)流行音乐欣赏是包括视听在内的全身心投入的综合感受,音乐思想漂浮不定,这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学设备、视听器材、流行音乐资讯收集提出了对于一般中学近乎苛刻的要求。所以,人们认为流行音乐不仅仅存在能不能进课堂的问题,同时也有传统的音乐课堂能不能承担这种教学的问题。可以的理由:这里所指的课堂是衍展到大教育学概念中所指的社会课堂。我们认为流行音乐与学生音乐生活的最佳切入点,一是由大众传媒所形成的社会音乐课堂,二是由在传统课堂模式改革中应运而生的选修课或欣赏课。
流行音乐的普及得益于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电视电台,报纸杂志无形中为学生感受流行音乐提供了社会性的第二课堂。《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曾做过一项调查:在问到学生是怎样学会唱歌时,37%的学生是由老师教的,51%的学生是听录音机、看电视学的,59%的学生会唱的歌来自课本之外,41%的学生来自课本本身,42%的学生主要是唱通俗歌曲,45%的学生唱青少年歌曲。这组数据的基本结论是:大众传媒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超过学校教育,社会音乐环境给青少年影响力超过学校教育,它客观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特别是歌唱水平的提高,也给青少年音乐生活增添了色彩。学生们正是在随身听耳机里传出的摇滚鼓点,在电视MTV的画面中饶有兴趣、主动积极地接受音乐带来的感受。在我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远远超过了家长对他们的评估。他们能凭着自己的兴趣和鉴别能力从电台、电视台、录像、唱片等媒体中挑选音乐。这不仅仅是一些港台欧美的最新流行金曲,还有诸如恩雅、雅尼、陈美的通俗器乐曲,穆特等古典器乐演奏家的作品,还有何训田、谭盾的现代音乐。他们可以和我一起交流摇滚发展史,讲世界几大唱片公司以及各自的优点,甚至对实验音乐、电子音乐表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后来,我在《德国音乐教育概论》中才得知,德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从电台、电视、录像、激光唱片等媒体中挑选音乐的能力,以便音乐融进个人的生活世界中……我才感慨学生这种可贵的能力不但从未得到过承认甚至从没有人去留意。而我们忽视的恰恰就是为学生将来一辈子学会与音乐打交道的本领,忽视了提高国民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以兴趣作为基点的原动力。大众媒体不仅仅为我国中小学生每周45分钟的有限音乐课堂提供了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更为学生将来离开校园后,承担起他们终生享用音乐的最主要途径。1995年,德国不来梅大学音乐教育家克莱南教授在华讲学时讲到:德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已从面向艺术作品过渡到引进音乐文化之中,当今这种音乐教育产生的结果是:向所有人传授能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和其他各种必须的能力和技巧。这里的文化生活包括音乐生活和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一切音乐。
我们强调大众媒体对学生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并不是说学生接受基础音乐知识的学校课堂就不重要了。在上面论述中,笔者极力认为流行音乐不宜进入学校传统的音乐课堂,其实就证明了要给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欣赏留出一片天地。但我们同时强调学校音乐教育不能一味排斥大众传播,而应当尽量弥补学校音乐教育与大众传媒为主要手段的社会音乐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建立一套合理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课堂模式。
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必须主动与社会音乐环境联手,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其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必须对自身加以认真反思与检讨,特别是对传统音乐课程的改革,这正是我们要谈的第二点,即通过学校的选修课和活动课给学生在学校提供一个轻松享受流行音乐的机会。现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很多中、小学校都改变过去单一课堂模式,形成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的课堂体制。例如:上海新中注意创新的课程教学体系,精减必修课,把每堂课45分钟压缩到40分钟,每天上午5节课,下午2节课,这样自下午3时起,就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自由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上海新中的这项改革为我们“流行音乐进课堂”开辟了新的思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选修课给学生讲授流行音乐方面的文化知识,通过欣赏课提供视听享受,通过活动课给学生提供流行音乐创作、演奏(唱)的机会,这不但给学生的音乐生活增扩了空间,也起着间接的监督指导作用。
正是由于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社会传播媒介和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吸收流行音乐的特点的原因,引起了中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广泛兴趣,增强了他们希望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决心。流行音乐正是以这种乐于被学生们广泛接受的特点,推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成为了学生们课娱活动的重要材料。
综上所述,重新界定流行音乐的现实涵义,把学校音乐教育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社会音乐教育通过选修课或活动课的新型课堂形式相结合,弥补过去的缺口,丰富和发展学生的音乐生活,那么,流行音乐进课堂这个较为敏感的问题最终很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