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日期: 2009-11-16 5:12:46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 要: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代写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 切要求高师教育为其培养教学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实践 证明,师生全程参与的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能使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校本培训”的 对象,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校本培训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方针的重点,作为高等 教育的重要任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我国教育活动的一大优势,但实践教育却相对显 得十分薄弱,动手能力差是我国学生的一个明显弱点。

学海网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育实践的时间长,且实践形式多种多样 。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 种形式:非正式教育实习和正式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 三 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相比之下,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就显得十分薄弱。 一是实践时间短,一般6~8周;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只有实习,缺少见习和模拟训练,导致 师范生不能很快适应教学工作、新教师成长进程缓慢等。我们从提高学生适应日益变革的时 代要求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提出了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
  
  一、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的内涵
  
  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毕业前的一次性实习,它是一个教 学过程,是“全程性”的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在不间断地进行 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基本功训练、教育见习、教材和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学实践等内 容[1]。该模式设定:新生入校后即配发一套与本专业对口的小学教材,并分成若 干教学实践小组,每组聘请一名任课教师为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实践小组活动。以教学 技能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每周固定一个下午的“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 课”使师范生在校期间,结合各个学期和假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完成模式所规定的一系列 训练内容。这是一种把小学教学搬进大学课程,把专业知识传授同教学能力培养相结合,进 行综合性的准教师技能行为训练,帮助师范生提前进入教师角色,并成为合格教师打下扎实 基础的教学和训练模式。
  
  二、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观点认为,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结构,人的心理则是隶属其下的一个错综复 杂、纵横交错的动态系统,是一个在与环境进行各种能量交换、特别是在各种信息变换中而 实现的、有序化的、开放的、可控制的、整体的自组织系统。系统方法论体现了唯 物 论关于事物是具有普遍联系的,是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观点。系统论观点为研究全程教学 基本技 能训练模式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首先,师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 知识系统。师生的知识结构不仅与社会环境、教育影响、生活经验等诸多外部因素形成了有 机联系,同时掌握在系统理论知识之中,迅速内化为个体独特的、不断发展的知识结构,再 外化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个性特征,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体现其掌握知识的程 度。师生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从教能力是相对完整的系统,研究必须包括这两方面内容。其 次,在该模式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学生也构成互为依存条 件的系统结构。教师的指导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师职业是相对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的; 而学 生离开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习则变得无序、杂乱。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彼 此制约,在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中获得双边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师教 育模式——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
  
  三、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的具体实施
  
  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以教育行动研究为载体,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师生通过“学习— 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其运 行程序是:第一步,新生入校后即配发一套与本专业对口的小学教材,并分成若干教学实践 小组,每组聘请一名任课教师为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实践小组活动。第二步,开设一门 “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该课程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以教学技能的分解训练和综合 训练为主要内容,以教学系教学实践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每周固定一个下午进行,纳入教 学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结合各个学期和假期的特点,在专业指导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循 序渐进地完成实践课所规定的一系列教学技能训练内容。第三步,利用寒暑假农村小学放假 时间短、高校放假时间长的时间差,在寒暑假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试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
  该模式的具体实施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基本功训练经常化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保证教师创新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名适应创新教育和未来需要的教 师应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因此各系都制订了“小教方向大专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及 考核方案”,学生入学时即发给基本功考核成绩记录卡,由学生自行保管,毕业前交回教务 科检查,基本功考核总评及格才准予毕业。要求每位学生从入学开始便自觉按方案进行基本 功训练,教务科定期进行考核,同时每学期都举行一或二项基本功比赛,每年举行一次基本 功全能比赛。
  
  2.进行校内职业技能训练
  教师的职业技能的形成大体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理论知识的转化。现代认知心理学 将这类知识分为三大类,即陈述性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程序性知 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用于支配和调节人们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 ”。理论知识一旦被学习者理解掌握并能够指导他的教育实践,就证明理论知识已经转化为 实践性知识。二是来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积累,从目前来看,这是实践性知识最主要的 来源。三是来源于教师的训练工作。
学海网
  每周一次的“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主要是在教法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备 课和讲评等模拟教学实践,以强化教学技能训练为核心,使学生初步形成包括备课技能、导 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板书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在内的微观系统技能模式。这些系统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教
  学动作技能分解训练、教学案 例训练法进行的。
  
  3.利用寒暑假“三下乡”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试实习
  假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黄金时间,也是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教育见习和教育试实习,深入 了解农村教育教学教改现状,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的黄金时间。“三下乡”活动 在每学期的中后期由各系组织联系落实,假期由指导教师带领本组学生到各个预先联系好的 实践基地进行活动,主要开设教学辅导班,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和听课等活动。我们开展的 “三下乡”活动,不仅有效地延长了师范生在校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给师范生的假期社会 实践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突出了可操作性的师范特点。
 4.开展组织化教学观摩活动
  观察学习是最直观、最真切的直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增加理性思考的成 分,可以使知识更易于迁移和灵活变通。我们开展的组织化教学观摩就是一种观察学习,它 既可以使准教师有所借鉴和启发,学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化知识,又可以促使教师反身 自省或吸取某些教训。
  一般说,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与分析有两种方式:组织化的观摩和非组织化的观摩。组织化 的观摩一般在观摩之前制订较详细的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的主要行为对象、角度以及观察的 大致程序,并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分析。非组织化的观摩则没有以上特征。一般说来,组织化 的观摩要比非组织化的观摩效果好。这种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也可以是观看优秀教师的教 学录像。关于组织化观摩,弗兰德斯(N.A.Flanders,1970)主张用“相互作用分析法”分 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把教学行为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他把这种组织化观摩方法 用于实习生和在职教师的训练,结果发现,经过这种训练的实习生和教师更能理解学生的想 法[2]。
  我们开展组织化教学观摩主要是组织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优秀教师 的课堂教 学是准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起着示范性作用,这种示范是对新课程改革要求 的示范,是对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实践的示范。学生在具有示范意义的课 堂观摩中,一 方面产生正向认同和积极的心向;另一方面也对好的课堂教学和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 教学产生操作性的认识;加上授课教师的课后说课、专家点评,这种操作性认识使上课上升 一个高度,从而实现了授课教师和参与观摩的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对接,是引领准教师了解课 改的有效途径。
  
  5.开展模拟教学活动
  模拟教学是专指经过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三下乡”教育试实习实践之后进 行的综合性教学训练。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安排两名同学分别上一节 完整课。上课时本小组的其他同学既当学生又当教师,课后师生进行点评。由于同学们已经 进行过教学技能训练,到过小学任教,亲自体验过真实的教学,因此,在模拟教学中比较容 易进入角色,课后的评价也更能切中要害。不过,开展模拟教学活动时,指导教师要把好备 课和试讲关,不过关不让上讲台;按教材顺序分课,尽量杜绝重复课,让学生有机会提前熟 悉小学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的实际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我们的体会
  
  经过四年不懈的研究、探讨和实践,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20 05年10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组织师生参加“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小教培养工作委员 会 ”举办的“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教学录像课评比”和“全国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录像 评比”,共选送教师作品两件、学生作品七件,结果全部获奖。由于新生入校即分成若干教 学实践小组,由 任课教师任指导教师,以教学实践小组为基本练习单位,以教学技能训练和模拟教学为基本 练习内容,使学生一入校就进入准教师角色,并持续不断地接受准教师行为的训练和熏 陶;任课教师通过担任指导教师,既可以密切和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又规范和提升了作为 师范教师所特有的育人能力和教学能力。这些年,经过这种模式训练的师范生,受到了用人 单位的普遍欢迎。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出现了校 本培训、职前职后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以中国师范院校目前条件,很多 模式是很难普及和实现大众化的。而师生全程参与的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使教师和 学生同时成为校本培训的对象,可以说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校本培训[3]。
  
  参考文献:
  [1]董文生,孟宪乐.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 98.
  [2]周小山,严先元.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变革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J].中 小学教师培训,2002(8).
  [3]孟宪乐.师生双向专业化发展: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 教法,2003(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