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的思考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的思考

日期: 2009-1-12 4:17:13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邓国萍

       【摘要】迄今为止,困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师的一大难题仍是如何建立彰显高职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文章以艺术设计课程中的色彩构成为例,就如何推进高职院校色彩构成教学改革,着力把高职学生打造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色彩构成;师资队伍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技能职业型应用人才需求倍增,中国高职教育异军突起,其中,设计教育发展令人瞩目。然而,中国高职设计教育发展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办学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并未伴随从“高速”走向“高质”的质量显著提升。虽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学海网
笔者现就设计专业教育中的色彩构成课程改革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各大院校的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即三大构成)成为专业基础课。然而人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将责无旁贷地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对我们以往的教育体系与方法进行一次反思、梳理、调整,寻求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色彩构成教学方法,完善这个体系中的具体课程。目前色彩构成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定位不清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设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在增加,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也逐渐被重视。由于机遇稍纵即逝,办学刻不容缓。很多院校未及时进行全面调研和策略定位,办学盲目性和投机性不可避免。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纷纷效仿本科院校,无形中使高职设计教育演变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并未建立高职教育职业教育观念,缺乏教育服从市场和服务社会的理念。
  二、体现高职特色的色彩构成教学体系及教材建设薄弱
  由于沿袭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及课程的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及各部分的设置都和本科院校相似。甚至在教材选用上也是和本科院校雷同,注重学术和理论的研究,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地方、行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及特色教材。使得高职院校的教材理论性较强,学生不能很好地展开联想和理解。
  三、学生素质不全面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入学方式的变革,招生来源的多渠道,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扩大。大部分高职学生没有美术功底,在学习中,基础相对薄弱,导致造型能力差,审美水平有限,形象思维未得到开发,在课堂中对理论的形象理解能力比较差。
  四、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知识面窄。信息量不足,深度和广度不够,不少专业教师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经验。上课缺乏激情,与学生在专业方面交流较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科研水平还有待创新提高。
  综上所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色彩构成课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注重课程结构的延续性及支撑关系
  色彩构成是通过对具有一定形状、面积、位置关系的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探索色彩美的构成规律,提高色彩敏感度。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因此除了对本身固有色彩知识的学习外,还应注重对后续学科的延展性。如很多学生学习了色彩构成,了解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及色彩与心理等方面知识后,能做出符合色彩构成课相关的作业。但与后面的设计课程联系不起来,不能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设计中或是运用到其他设计领域,不会主动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的连贯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授课时应列举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以及网页设计或其他设计领域对色彩的有效利用,大量的图片及案例展示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路,更加丰富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同时,后续设计课程的老师也应强化对前期知识的贯穿,帮助学生链接,更加有效的探索出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的课程结构。
  (二)改革并完善教学内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按照现代化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信息社会瞬息万变,在进行色彩教学时,结合教学自身的规律,调整课程内容,将反映学科知识和发展动向、与实际结合紧密的内容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之中,合理取舍,增加新内容,去除过时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以及前瞻性。比如“色立体”理论,真正的色立体现实中很少有人能见到和使用到,所以只需简明扼要地介绍色立体的概念、基本结构、表色方法和用途,让学生有个大致的概念就可以了。又如对色彩混合中的空间混合的理解,借助素材及电脑Photoshop软件的处理就可以达到空间混合良好的效果,而不必学生动手绘制。把重点放在“色彩的配色方法”、“色彩与心理”、“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等章节,真正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配色能力及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心业界动态,专业领域的新动向、新思想,并针对新思想进行探讨学习,拓展思维。正如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戚序在其撰写的论文《构建环保专门课程,填补色彩教学空白》谈到的:“在色彩设计教学和教材中,一直缺乏对色彩的使用应对环境色彩进行保护以防止色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一直都是当下色彩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空白。”由此可见,我们担任此课程的老师有责任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在授课中有目的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更新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们认识到一个设计人员应有的职业素质,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学海网
  (三)注重创新教育,改进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在“学堂教科论”一文中写道:“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把水注入瓶子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甚至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们……”。强调教学改革要使学生学习有兴趣,不主张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而我们的艺术专业教学模式没有多少更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死板,基本重复着相同的模式与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反思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发展;没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进行色彩与心理这个章节的讲解时,针对色彩引起的象征意义、联想以及色彩感觉时,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展开丰富的联想。如看到红色,具象联想可能是血液、火焰、太阳,而抽象联想可能是热情、献身、温暖等抽象名词,理解红色的双重象征性等。并把对色彩的象征性理解运用到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及网页设计中,介绍各国各行业对色彩的运用。如在美国的大学用颜色对主要学科进行标志性识别。黑色代表文学、美学,青色代表哲学,橘色代表神学,紫色代表法学,金黄色代表理学,橙色代表工学,粉红色代表音乐,白色代表广义的文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色彩,并把它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还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服饰文化,引导学生注意对服饰色彩的选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着衣风格,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又如对色彩的采集重构的讲解,一般会要求学生找一些相应的素材,然后对素材中的色彩进行借用和采纳,以色彩构成的设计要求和形式法则,对所采得的人工和自然色彩视觉平面信息进行理性和逻辑性的简化、平面归纳,以求得理想化的、有形式美感和设计意图的重构色彩图形。学生找图片的途径大多从网上下载,缺乏原创性,在创作练习时也较为被动。因此鼓动学生自己创作素材,如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既让学生自己掌控了色彩又可以对学生的照片构图进行指导,因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高,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具有强大阵容且势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但目前全国扩招形势下,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老师数量并未明显增多,师资力量缺乏。对此,我们采取扩大师资队伍的同时,还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流的设计师组成一支精干的校外教师队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了解设计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高学生危机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认真做好专业教师的定位,制订激励、约束政策,鼓励教师到公司、企业参与设计实践,积极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使他们既是合格的教师,又是相关行业的专家。对于新教师应进行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思维、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的培训,开展“以老带新”活动,促进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时代在发展,教师应更加注重职业道德的培训,要求教师们认真做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将自己的事业与学院发展紧密联系,形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以及凝聚、和谐、协作、互助的良好团队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艺术创作和课件教学,将多媒体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以课件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及时更新专业软件版本,在教学中综合开设相关设计软件,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有机地融入创造性启发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做到触类旁通,真正学以致用。
  最后,在自信心方面要多给学生鼓励,消除少数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细胞”,“学习太晚了”等的抵触情绪和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白“过去不等于未来”。现在的学习状况是由过去的思想和行为决定,过去怎么样不决定未来一定会怎么样,因为未来是由现在的思想和行为决定,所以,要使未来的学习状况更好,现在必须改变思想和行为。同时给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允许学生表达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学习效果,给学生较多的自由表达和锻炼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质;使学生能逐步认识并喜欢该门课程。对学生所萌发和闪现的设计灵感,应给予引导、指导、鼓励、赞扬和帮助,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总之,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改革是高职教学由“高速”发展向“高质”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担任色彩构成课程的老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努力构建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
  
【参考文献】
       [1]过山.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4).
       [2]戚序.构建环保专门课程,填补色彩教学空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5).
       [3]白玉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色彩构成”课程授课方法[J].成人教育,2006,(3).
       [4]苏子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1(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