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初论

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初论

日期: 2009-1-11 5:39:57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南 海

      摘要:价值是标志主体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一种哲学范畴。任何价值都是具体的,亦即随着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价值有大小与性质之分。从性质上说,价值可以划分为正价值、零价值和负价值。通常我们将正价值简称为价值。

学海网
价值不仅可以被发现、被创造,而且还可以相互转化。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与相应“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通常表征的是二者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其对社会成员的集约高效的职业化功能和提升社会成员职业活动主体性或自由度的功能或属性。职业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是有价值的,但是并不排除在一定的特殊具体条件之下的无价值和负价值的情形。
      关键词:价值;职业教育价值;本质

      职业教育价值理论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之核心是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只有搞清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搞清职业教育价值理论中的其他问题。目前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可以说还仅仅是触及其皮毛,远远未深入到该问题的深层内核。
      一、解读价值
      中外学者对“价值”的定义大体可归结为三大类:主观价值论、客观价值论和关系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强调人的情感、兴趣、态度和需要的重要性,认为价值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使人愉悦或感兴趣的东西。客观价值论突出事物、对象的效用和属性的重要性,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是指客体满足主体的一种属性。关系价值论。就是强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价值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表示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肯定与否定关系,即利害关系等。如有的学者认为,“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这就是价值的本质”,“主体按其需要对客体属性、功能进行选择、利用的关系,或客体功能、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实现的关系”,“价值,是反映价值关系实质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因此,‘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
      主观价值论者的看法显然有失偏颇。虽然离开了主体(包括主体的情感、需要、兴趣等)就无法谈论价值,价值的存在也会由此而失去意义,但是,如果仅凭此就把价值说成是以主体为转移,是由主体的情感、需要和兴趣等赋予客体的,那就滑向了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客观价值论者认为价值是事物或对象自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它存在于主体之外,不以主体的需要、爱好和愿望为转移。承认价值的客观存在,这是客观价值论合理的方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精神。但是客观价值论者却因价值是独立存在着的事物的客观属性,而认为价值只能被发现却不能被创造。否认主体的创造性,就等于把合理的思想推向了极端。因为价值虽然是实际存在的,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价值不仅可以被发现,而且可以被创造。
      关系价值论者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出发来定义价值,既克服了主观价值论者的偏颇,又弥补了客观价值论者的不足。换言之,不仅吸收了主观价值论的合理成分,也吸取了客观价值论的合理因素,从而更接近价值的真正本质。这是关系价值论比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都要合理的地方。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价值虽然是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但并非等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如果说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或者价值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害关系等,就等于把价值的起源同价值本身混淆了。其实,价值并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某种关系,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某种结果。从价值的发生来看,价值发生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发生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客体对主体的作用。从价值的存在来看,价值存在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中。客体对主体产生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就有价值,无作用或影响就无价值。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是正价值,消极效应是负价值。广义地说,价值包括正价值和负价值,但通常所说的价值指正价值。所以,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价值关系是由主体人的活动作用于客体而造成的,因而可以说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客观化的存在。而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过程中进行的,所以这种对象化、客观化又是一定的社会存在方式或社会意义。
      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主客体相互作用,是价值的基础,主客体相互作用,就是主体的活动。所以,主体的活动,是价值的基础。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作用于客体,使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或主体客体化,生成新的价值客体,这是价值创造的过程;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同时,客体也反作用于主体,使客体主体化,即客体对主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对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使客体为主体服务,这是价值实现的过程。价值实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价值的产生过程。客体主体化,就形成价值,所以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主体化。而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则是客体主体化的集中体现。在价值关系中,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都是构成价值的条件,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构成价值的关键和本质,这三者是构成价值的基本要素。所以,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在人的社会实践中的统一。
      这里谈谈笔者对价值本质的一些初步的看法。世间任何事物除了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性质之外,也都与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普遍联系之网。当作为认识主体或实践主体的人认识到某一事物或某些性质、关系对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积极效应的时候,亦即客体的属性(性质或关系)与一定主体发生具体的积极关联的时候,这些性质或关系便进入了一定的价值关系之中,而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也就被判定为具有价值。但由于价值关系是复杂的、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将价值关系予以扩展,即将价值关系扩展到一切与一定认识主体或实践主体发生关联的事物,这样就有价值的大小与性质之分了。价值是标志主体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一种哲学范畴。任何价值都是具体的,亦即随着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既然价值属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利害关系,那么它就有大小多少与性质之分。从性质上说,价值可以划分为正价值、零价值和负价值三类,通常我们将正价值简称为价值。价值不仅可以被发现和创造,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辩证地来看,价值还有现实的价值与潜在的价值之分,即,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客体被一定主体判定为价值客体但就当时条件下这种价值并不能实现,此时我们便可以认为这种价值为潜在的价值。
      二、职业教育价值本质的含义
      在阐述职业教育价值本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关于教育价值本质的有关论述。
      (一)关于教育价值本质的论述
      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价值本质的主流理论有三种:需要论、属性论和关系论。中国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类:    (1)需要——属性说。认为教育价值与人的需要和教育的属性相关,二者缺一不可。从这一角度探讨教育价值的人较少;(2)主——客关系说。认为教育价值是主客体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主要观点有:
      (1)王汉澜、马平先生认为:教育价值是指教育这一事物、现象对其他事物、现象所具有的某种意义,这种意义是通过教育对社会、对人所起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它具有客观性、多机能性、动态性特点。也有学者把教育的需要者规定为人,认为教育价值即教育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育的进行,培养一定的人,满足人的需要。教育的价值,就是教育对人的意义(简称为“意义说”,属于“需要论”)。
      (2)扈中平先生认为:教育价值指的是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与教育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表明教育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对教育活动主体需要的适合或满意程度(简称为“属性一需要说”,属于“需要论”,属于教育的内在价值说,即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

学海网
      (3)王坤庆先生认为: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简称为“教育现象说”,属于“关系论”)。
      (4)王卫东先生认为:认为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客体,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需要的一定的满足、适合、一致、促进等(简称为“双主体说”,属于“需要论”)。
      (5)桑新民先生认为:强调教育是一种中介,教育价值是主体的教育需求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是主客体之间以教育为纽带的一种利益关系(可以简称为“教育中介说”,属于“需要论”)。
      (6)孙喜亭先生认为:教育价值通俗地讲就是教育的功效。傅维利先生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简称为“功能说”,属于“属性论”)。
马凤岐先生对“功能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教育功能是消极的、自在的,而教育价值体现出明确的目的性,它是积极的、自为的。教育功能是中性的,教育价值是褒义的。教育功能的发挥不等于教育价值的实现,教育价值的实现又依赖于教育功能的发挥。
      (7)郝文武先生认为:教育价值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或对象是否满足其需要的评价和态度。在深层次意义上,教育价值是教育主体改造教育客体,使其转变为合乎其目的、理想和需要的客体或对象的过程、目的和结果(简称为“需要一本质说”,属于“需要论”)。
      教育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教育本身属于人类满足自身繁衍、生存发展的一种价值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最为重要的生存方式。旨在通过知识、技能、方法、世界观等方面的传授与实践来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并使其获得更多更大的生存发展的机会和自由度。因此,就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而言,其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其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集约高效的社会化功能和提升社会成员主体性或自由度的功能或属性。至于教育的社会价值(或称之为社会功能)则是通过其对社会成员的培养来实现的。在现代社会,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是指学校形态的教育或相关机构或组织所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教育从总体而言是正向价值活动,但有时会由于内容、方法、手段或其他偶然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育的零价值或负价值。这也正是教育改革必要性所在。
      (二)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
      基于上述教育专家、学者和其他一些研究者的观点和思路,笔者有两点感悟:第一,我们在教育价值本质问题的研究上应更多地关注能够体察到的教育的各种存在形态,因为每一种教育形态都有其相对独特的功能,都有其价值的特殊性;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我们要尽可能扩大研究视阈,深入教育实践当中去领略教育价值的存在、领悟职业教育价值的真谛。
      毋庸置疑,职业教育的价值属于教育价值,但是职业教育在教育价值这个大领域中又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在教育实践中更有其相对独立存在的依据,因而也就有其独立论述的必要。这样说主要基于如下两点考虑:一是社会成员职业工作的需求;二是社会分工的需要。由于先天和后天(主要的)的原因,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注定要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与相应“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表征的是二者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换言之,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就是职业教育价值客体与职业教育价值主体之间的一种需要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因为职业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所以职业教育的价值在职业教育的目的演化上表现得尤其显著。
      论及职业教育的价值问题时,我们必须把职业教育看作一个运行着的系统,因为只有运行着的系统才具有功能或价值。所谓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即从深层次上看职业教育价值究竟为何物的问题。就职业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它是一种价值活动体系,属于较高层次的自组织系统,一般说来,它能自动地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结构,使其运行的性能保持良好状态。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有着一种天然的直接联系,所以,职业教育系统具有很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因此,它的运行对自身亦有价值。职业教育的这种价值,我们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系统功能整体性的表征)。如果我们将视阈扩大至整个教育系统,那么,职业教育对于整个教育系统来说的价值就是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功能价值。除了内在价值之外,人们所关注的是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功能价值。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其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集约高效的职业化功能和提升社会成员职业活动主体性或自由度的功能或属性上。职业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是有价值的;但是并不排除在一定的特殊的具体的条件之下的无价值和负价值的情形。


      参考文献:
      [1]杜齐才.价值与价值观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10.
      [2]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1.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08.
      [4]王玉?怕奂壑当局视爰壑当曜?[J].学术研究,2002,(10):18—24.
      [5]王玉?怕壑视爰壑当曜?[J]学术研究,2002,(10):18—24.
      [6]王汉澜,马平.浅谈教育的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1).
      [7]扈中平.教育规律与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1996,(2).
      [8]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5.
      [9]王卫东.教育价值概念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10]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84.
      [11]孙喜亭.教育价值观问题再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12]傅维利.教育功能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
      [13]马风岐.教育价值的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14]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7.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