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高校教师的再教育

谈高校教师的再教育

日期: 2009-1-10 0:06:09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本文从“实践能力、师资力量、学术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加强高校教师再教育的必要性,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进修意识和加快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同时,本文提出高校教师再教育的战略层次构想,阐述了教师再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加强高校教师再教育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再教育 高校教师 总量短缺 结构短缺 
 
一、高校教师再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要办出高质量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成败兴衰的大问题,而高校教师的再教育问题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进修意识和加快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可以概括为“三不足”,即“实践能力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术水平不足”。

学海网
这表明,在我国开展高校教师再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1.“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教育多体现在“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等方面,西方国家教育更强调对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了我国各高校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在高校教育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所以,高校教师除了应具有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素质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2.“师资力量不足”。 
其主要体现在总量短缺和结构短缺两个方面。随着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供给越来越紧缺。全国高校生师比达到18.2∶1,有的高校甚至超过35∶1。 由于高校生师比例过高,导致部分课程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一些高校的课堂人数甚至超过200人。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同时,教师配置也存在严重的专业结构性短缺问题。一些基础课及与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基础课甚至由缺乏教学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担任主讲教师。 按照国家教育发展“十五”计划,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应该达到15∶1。这样算来,高校教师队伍缺口将达11万。 
 
3.“学术水平不足”。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不少高校教师存在知识结构老化,个别教师缺乏有条理的专业讲授方法等问题,反映出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术水平不足,教学能力不强的现实情况。再加上现在普遍存在的学术腐败现象,真正认真搞研究并有所成就的学者少之又少。因此,如果要建立高水平的学府,就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教师再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1.建立高校教师再教育的战略蓝图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探索了多种培训形式,大概至少有十种,包括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社会实践、短期研讨班、出国进修等。为满足不同类型教师的进修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围绕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问题,我国教育部特别研究制订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高校教师培养培训问题作为其中的一项重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设计高校教师再教育的三层战略框架。通过这个三层次的战略框架,构建起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引导高等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1)选派重点学科带头人到国外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高级研修。高校选派重点学科带头人到国外研修,主要目的是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促进学术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为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术大师创造条件。 

学海网
(2)建立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这是立足国内培养高校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重要途径。主要方式是依托国内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重点培训基地,将其他高校同学科的骨干教师选送到这些基地做访问学者,在导师指导下,以参加科研为主,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高校教师学位提升。各高校要根据教育部1999年制订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对高校教师的学位要求提出的“863”目标,努力提高本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争取到2005年,教学科研型大学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80%以上(其中博士要达到30%),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达到60%,专科层次的学校达到30%。但据2002年统计,全国高校教师还有三分之二只有本科学历(部属71所高校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只有58%,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的高校只有12所),高校教师的学位水平很不乐观。 
 
2.加强交流,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 
高等院校中教师队伍管理往往采取的是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教师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教学环境中,缺少社会间的交流和校际间的人员交流,因此必须加强交流,积极探索各种有益的培训方式,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高校教师流向社会,同样应吸引社会中有专长、有才干的专业技术干部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培训和组成可以打破以往惯例,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 
(1)打开大门,从校外聘请有突出成就、学有专长的教授、专家、学者来校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带动校内年轻教师的研究水平; 
(2)与校外具有很强科研、学术实力的研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和科学研究; 
(3)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携手合作,互相交流,从实践方面不断加强教师的再教育; 
(4)从研究生中聘请优秀苗子兼职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评比培训,吸收聘用其中优秀的人员为正式教职工; 
(5)与海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及科研指导。 
通过学术交流,取长补短,为高校教师及时提供国内外最新动态,增加信息渠道,对高校教师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加强教师再教育。 
 
3.加强培训制度建设,规范高校教师培训工作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教育部、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尚未建立相关的制度,为高校教师再教育工作提供保障。因此,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再教育的培训质量,同时把人才的聘用、人事管理与继续教育融合起来,使高校教师再教育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确保培训质量,保持继续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主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喻科.高校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培育中的几个误区[J].辽宁教育研究.2002.10. 
[3]陈永明.主要国家教师进修的比较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6期. 
[4]迈科尔夏托克(英).《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管理》[M].王义端 译.华师大出版社,1987.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