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构建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

构建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

日期: 2009-1-7 3:24:29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黄政月,魏洁

【摘要】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笔者根据医学教育教学规律,从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教学质量;教育,医学;教育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保证”即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院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建立符合院情、具有特色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特别是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重点,建立了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经过近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进取精神和危机感,也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和支持评价体系的良好氛围。

学海网

  1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医学模式的演变和医疗服务方式、范围的急剧变革,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为契机,彻底摒弃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探讨与医学模式及卫生服务方式演变相适应,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适应的课堂模式[1]。在教学理念方面,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与学科发展最新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保持紧密联系;在教学方式方面,授课、学习和训练方法表现为较强的科学研究特色,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1.1  以人为本,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归结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上,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对象,因此,从学生的直接感受来宏观评价课程及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参照与我院整体特点相似的兄弟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我们在评价表中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直观看法,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是否合适;课程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等。

  1.2  转变教学理念,推行“启发式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知识传授与启发、诱导学生思维相结合,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我们对评价指标体系反复修订的重点。

  1.3  重为学更重为人,寓育人于教学  把“师生关系融洽,课下指导、交流好”和“对学生要求严格”作为衡量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指标,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与自己的特长、个性紧密结合起来,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授课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2  遵循医学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思路及课程教学规律,我们设计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构成,5项一级指标包括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内容,14项二级指标分别对5项一级指标的内涵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并根据各项指标在课堂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及需导向力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整个体系力求反映出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各种体会,从而形成对该教师的较为全面的综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2.1  教学素养 

  2.1.1  熟悉教学组织的步骤和措施,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热情耐心,严格教学纪律,教书育人。

  2.1.2  备课充分,教学文件齐备,精通内容,熟悉大纲、标本及仪器设备。

  2.1.3  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扎实,技能熟练,授课认真,表述流畅自然,得心应手。

  2.1.4  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语言清晰、生动,准确精练,语速适中;文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布局合理规范。

  2.2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并贯通课堂教学全过程。

  2.3  教学内容

  2.3.1  概念准确,原理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透彻,详略得当。

  2.3.2  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及时补充更新学科知识,反映前沿,观点鲜明,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熟练运用专业外语词汇。

  2.3.3  注意内容的思想性,思想教育、品格培养与知识传授水乳交融。

学海网

  2.4  教学方法

  2.4.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方法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问,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2.4.2  精讲巧练,讲练结合,学生有思考、操作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外作业适当。

  2.4.3  结合教学内容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具和电教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课件质量好。

  2.4.4  计划详尽,进度一致,教学过程结构紧凑,时间分配恰当。

  2.4.5  注重师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创新,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2.5  教学效果       课堂上学生精力集中,情绪饱满,秩序井然,课堂口头答问、书面作业正确率高,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从上述所列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既包括了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主观抽象的总体评价,又包括了从粗到细的客观的直接印象和具体评价,整个指标体系中既有精又有细,既有主观评价又有客观评价,既有抽象指标又有具体指标,三方面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

  3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分析

  在完成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后,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评价,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感觉到,目前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施行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得出的结果能反映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传递给教师的个人评价结论直观形象,指标体系的设计比较客观、合理、科学的。

  3.1  从专家、学生两种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指标的设计具有客观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和细致的观察,学生参与评教有利于师生沟通,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教学评价的多种资料(专家评教、学生评教、领导评教)的收集途径中,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最好的材料。因此,学生问卷及其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否客观、合理与科学显得尤为重要。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否客观,可以从评估结果是否能如实反映出课程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况来判断。近几年来,每学期我们均将学生对教师课堂授课情况的各项评价与专家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逐一比较,我们发现,学生和专家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基本一致,目前从各方面多种渠道得来的反馈信息是比较吻合的。学生问卷的评估指标一针见血地依次指出了目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评估指标的设计比较客观,反映的问题比较真实、可信。

  3.2  从14个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看出,评价指标的设计具有合理性  通过对14个二级指标之间比较,专家、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在课程讲授方面做得较好,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讲授清楚准确;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能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讲授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授课语言清晰、易懂,板书规范;授课时情绪饱满,表情自然。但在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需要努力,这些结果与教师的自评完全一致。将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融于评价指标中,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对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指标设计合理,反映的问题比较准确、可靠。

  3.3  将评估结论简单直观地传递给教师,促使教师扬长避短、不断提高  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如何将评估结果形象直观地传达给教师,从而让教师找到差距,对症下药,及时改进,是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我们通过对专家、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参照评价表的格式,制成信息反馈卡,将专家、学生对任课教师14项二级指标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意见反馈给教师本人与教研室负责人。教师们普遍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中既有总分也有单项得分,定性与定量结合,优势弱项一目了然,针对性强,对教师改进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4  关于构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4.1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  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方法能够引导课程建设的方向、教师教学改进的方向、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向。构建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评价项目的导向性(突出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全面性(将现代教育方法手段体现在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及其权重的合理构成,要体现出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和教与导并重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培养目标。

  4.2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能“诊断”出教师教学过程的薄弱环节  课堂教学评价是实行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找出教学工作中的优缺点,使他们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地改进教学,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2]。教师对照具有导向作用的教学评估指标,通过对自我评价与同行专家、学生对其的评价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主观的努力与客观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从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自我诊断到自我调整,达到自我提高。

  4.3  合理利用评估结果,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评估的结果一方面能为学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另一方面,能为教师具体改进教学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潜力。评估指标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课程教学的真实情况,既不言过其实,也不讳疾忌医,让每一个教师发现自己的短处,对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出具体的努力方向。通过一定范围内公布评估的结果,教师们还可以相互借鉴、相互督促和相互鞭策,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4.4  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进行适时修订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化,学校也在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因此,要很好地研究不同时期的教学质量评判标准。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能适应时代发展,体现当前时期的教学质量标准,与时俱进,适时修订及完善,更好地发挥其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引导、监控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素瑛,刘毅,赵琼.对新形势下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5):28-29.

  [2] 邓文艳.医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的研究[J].医学信息,2005,18(2):102-1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