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21世纪初中国高教改革走势评鉴

21世纪初中国高教改革走势评鉴

日期: 2009-1-4 4:21:30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纪望平

 [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三大因素,并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9个趋势,同时提出了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正在经历着的10个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趋势  转变
21世纪初,迎着全球性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大潮,我国以加入WTO、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契机,政治经济体制进入全面转型的攻坚阶段,高等教育以加快大众化步伐为主要目标,进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时期。这是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进程,既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又充满矛盾风险并蕴含一系列机遇和挑战;既是一场高教内外互动性的关系调整,又是一种全方位大跨度的教育制度创新。对这场改革发展历程的动因、走势及特征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评鉴,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规律,自觉参与改革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三大因素
    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于一身,具有双重性、多属性的复合体。

学海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融入世界文明衍传的大潮,从核心理念、学科布局、主体结构到管理体制等不同层面加速了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我们用反观历史、前瞻未来的目光来加以审视,就不难看出,尽管制约和影响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居主导地位的,有以下三大因素:
    1.突飞猛进的高新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21世纪的国际竞争集中在高新科技的发展和竞争上,科学技术化的制胜点是速度快,因而捷足先登者胜,反应迟钝者败;技术科学化的生命力是科学的思维、体系和手段,因而教育先行者为王。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各国都在努力探寻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融合的途径,以完善其科技创新体系和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从而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科技与教育一体化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2.世界经济格局的全球化。全球化,即地球上彼此隔绝的区域、民族、国家不断跨越时空障碍与制度文化屏障,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客观历史进程。20世纪以来,以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运作国际化、商贸公司跨国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相应体系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中国加入WTO已逾3年,农业、金融、汽车、服务业等都受到严重的冲击,良机与危机并存,服务于人才市场的教育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变挑战为机遇,取决于教育,而高等教育则首当其冲。
3.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创造和平的环境。要想在维护世界和平,护国安邦的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就要力争做政治大国和经济强国,使国际政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要成为强国又取决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世界上重塑中华文明的新形象,其基本点和根本点都在教育。要想实现经济强国之梦,必须走教育强国之路。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呈现的9个趋势
    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系统内外部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已呈现若干带有全局性的发展趋势,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9个方面:
    1.大众化。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MartinTrow) 1973年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分期论(菁英期、大众期、普及期),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提升整体水平的阶段目标参考指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与教育成正比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从1999年至2003年的扩招率分别为40%、36.8%、23.2%、16.9%、19.2%, 2003年我国高教平均毛入学率为17%,2004年广东已接近20%,但这仅是大众化教育的初级目标,距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仍相距甚远。换言之,我国今后高教的规模将从大幅度猛增过渡到适度扩张阶段。扩招幅度趋于平缓还表明,现有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挖潜已接近极限,必须新建或开发新的高教资源:一是对现有高校增加投入;二是鼓励民办高校,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三是发展远程教育;四是引进外国教育机构。同时必须解决好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需求与可能、投入与产出、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师生比与人事制度改革及家庭对高教期望高而高质量教育资源短缺等深层次的矛盾,突破经费投入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两大屏障,高等教育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2.民主化。民主化,即由贵族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型,其重要特征是教育民主由少数精英的觉悟与意识转变为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自觉行动。主要体现在:政府全力建设学习之邦,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投资人力资本,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民族的竞争力;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关注终身发展,注重情感道德,塑造现代人的精神与品格;政府打造教育品质,致力于建立灵活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建设充满合作和乐学精神的学习型社区,推动各种教育机构研制精致而充满人性化和艺术性的学习材料,组织生动活泼而涌动创造激情的教学活动,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系统;政府倡导教育关怀,积极改善人们的生存状况,努力改变教育的不平等,消除由于外在差异而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关注由于各种差异所带来的歧视,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文化、地理等环境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政府推进高校内部民主管理,实行教授与专家治校,实现校务公开,鼓励教师广泛参与,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和对学习与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管理……这是当今中国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政府所为,也是“三个代表”在高教领域的重要实践。
    3.多样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是单一规格的,因而,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分工不同、培养的人才规格不同而已。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多样化的观念上存在偏差,一些高校一味地追风、攀比,盲目地追求高、新、尖,忽视了基础的建构。职业学校就要办出职业特色,重点大学就要担起国家的科研重担,领衔大学就要追求世界一流,各司其职,互不争风,办出自己的特色和质量,使我国的高教体系多样化、层次化、结构化,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适应社会不同的需要。
    多样化包含学习型组织多元化和生员多样化,我国“人世”以来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构架将更加突出,已形成国际学院、公立大学、民办公助及私立院校并驾齐驱,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各类开放大学各显身手的局面,在互相弥补和打拼中重新分配教育市场份额。而进入以上各类教学机构的学生不完全是7-22岁的青少年,其年龄上限将延长至97岁,不同需求的人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以及不同年龄的学员混合在一起上课将成为常事,高等教育从过去“以供给和院校扩展为导向”调整为“以反映人们多种兴趣的需求为导向”,从严格的学校和课程等级到灵活的、透明的、相互联系的学习选择,形成开放和多样化的教育图景。
    4.弹性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半个世纪以来都存在着学制僵化的问题,批量式的教育有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严重地扼杀了人才的个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精细,推行个性化教育、多样化教育、弹性化教育是教育历史向前演进的必由之路。120年前,哈佛大学开世界之先河,推行学分制,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依附导师制和大量的选修课,让不同的人才选择不同的方向,何时修满学分何时毕业,让人才自己掌握进度和自主权,使人才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时至今日,我国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尚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个性学识千差万别的学生被迫捆在一起“齐步走”,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而与学年制结伴而行的是僵死的一年一度的统考入学制,两方面互相制约,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必须进行高考体制的改革,才能发挥学分制的长处。为此,可以试行一年多次高考、高考科目分次考试或允许部分社会信誉好的高校自主考试,参照资格考试制,大幅度提高高考的弹性,让一次考试决定终身命运的悲剧不再重演。
    5.主体化。以黑板、纸张为媒体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是旧的“三中心”,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简称“教师中心”模式。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和因特网的介入,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学生自由地获取、处理、储存、发布信息,自主地进行学习、控制进度,把握学习机制的“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要将网络教育中教师、学生“双主体”模式引入传统的大学教育之中,使教师从“师傅”的地位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为其创造性潜能的发掘提供空间。
   
学海网
 6.终身化。如今,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要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就必然要“活到老,学到老”,同时,由于就业岗位生灭、变更的频率加快,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和工作环境的改变,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因而,终身教育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高等教育尤其是作为主战场的高校,将彻底告别象牙塔式的博雅型教育,而成为“知识工业”的生产基地和功能门类齐全的社会“服务中心”,为各类人员随时进出充电提供服务。为此,高校及各类高教办学机构应广开办学门路,将全日制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建构一个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教育体系,为在职人员创造有利的继续学习条件,以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化教育。
    7.信息化。随着教学媒体科技智能含量的提升。网络教育的优势在终身教育的支撑体系中赢得愈来愈广阔的天地,现代远程教育的巨浪短短几年就席卷了全球,网络教育的竞争已步入优胜劣汰的新阶段。学校教育将告别粉笔加黑板、加挥汗如雨的那种劳务密集型的、低水平重复的方式,代之以教师为主导、以网络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没有围墙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大学与实体大学比翼双飞。教学的信息化对教育的覆盖面、吞吐量和教学效率及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8.开放化。由于知识经济与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高校全方位为社会服务的属性得到空前加强,大学教育不再是为人们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知识和技术需要时时追加和更新,因此必须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必须采用开放的教育模式。国家要向社会开放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和教学设备设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国民发挥最大的效用。要开放教育和学习时空,面向所有教育培训对象改革办学体制,使招生途径多样化、质量标准多元化、学习时间自由化、教学地点社区化、进出管理灵活化。各类大学都要坚持特色,广开学路,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学位,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甚至不同国籍的求学需要,对学习者实现合理分流、因材施教,使大学融人社会,学员求学有路,为每个人的成才和发展创造条件。
    9.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教育国际化。我国加入WTO后,已是经济全球化、教育服务全球化中的一员,一方面要冲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大批国际型人才,依据国际准则参与世界教育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在与世界的文明、文化交会中繁衍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抵制英语文化霸权主义,牢牢掌握民族话语权。我们的教育制度要生存就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同国际教育制度接轨。如: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跟进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步伐;推进与世界各有关合作国的学历学位互认;尽可能与其学历、学位教育水平比齐、衔接;逐步让研究生教育采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要求教师全英授课,对本科生实行双语教学等,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教学模式的10个转变
    1.从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就业,转向关注学生未来的人生。现代社会,人一生的就业次数越来越多,一次就业包管一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而,要从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向注意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毕业时,我们发给毕业生的不仅仅是一张学术性毕业证、一张职业性资格证,还应该有一张善于应对变化的人生通行证,使其在以后的整个人生中,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2.从过分关注学业转向关注学生的做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难以经受人生的挫折。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做有学问的“知识人”,也要做遵纪守法、充满爱心、学会共同生活的“道德人”。
    3.从过分关注分数转向关注身心健康。高智商的人,未必有高的“情商”,当代大学一定要坚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育人方向,以“道德”是方向,“做人”是根本,“创业”是核心,“共处”是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在教育管理与教学改革中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人文与科技的关系,把“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层面。
    4.从单一专业转向多专业扩展。传统的学习是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发生关系,而实际上,多科之间的联系是密切和深厚的,如果将他们联系起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用数学模型分析投资与产出的问题,将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大学应该教会学生拓展跨学科的思维,培养跨专业复合应用的能力,避免单向思维,增强未来岗位的适应性。
    5.从关注学习的结果转向关注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结果即为学到的知识,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会过时的;而学习的能力是指学习的主动性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是21世纪人安身立命的四大支柱之—。
    6.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被动学习方式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要我学”,求学变成了老师求学生学;而主动学习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方法自愿,途径不限。这种学习方法能变苦役为乐趣,变学生厌学为“乐学”,求着老师学。因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学到多少现成的知识都重要。
    7.从接受转向创造。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要从教学方法上入手,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以交互式代替讲授式,以案例式、发现式、探究
 式代替接收式,教会学生创造性学习、自发性学习、个别化学习,给学生的个性以发展的空间。
    8.从一次性教育转向终生教育。社会的变更、知识的更新和工作的变更,要求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学习。因此,4年一次性的大学教育已远远不够,大学必须教会学生不断学习、恒久学习、为未来而学习,以适应以自学为主的终生教育,为职业生涯的有效管理注入活力。同时也要注意完善学生在大学构建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人生的开拓与发展。
    9.从社会化转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是指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批量化,即班级式教育。学生从入校门到出校门,统一一个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一个规格。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市场的需求则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人才的培养不能再走批量化的老路,而必须走向个性化,使人才有个性发展的空间,从以社会需求的“接班人”价值取向向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学生个体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人本主义转移,以适应产业变化、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因此,要打破学科中心主义,拓宽专业口径,调整课程结构,鼓励跨系、跨专业选修,重视综合训练,在学分制的构架下推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0.从理想化的人生转向脚踏实地的事业者。大多数学生对未来期望值过高,太理想化,与现实的反差太大。我们应当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一颗平常心,善待人生,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见得远,工作是能手,处事是高手,创业是老手,拥有如此才略,就必然无坚不摧。
面对改革的浪潮和人世后开放高教市场的双重冲击,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市场启动、法律规范、政策调控、投资多元、计划导向、社会监督、自主办学、民主决策、有序竞争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的开放功能将更加突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杜,2004,(7).
[2]粱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2).
[3]金耀基.现代性、全球化与华人教育[J].鲁洁.华人教育:民族文化传统的全球展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4.
[4]袁锐锷.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N].2001.12.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