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课程改革应以“人”为本

课程改革应以“人”为本

日期: 2005-12-31 16:27:00 浏览: 14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许思文

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离开了课程革命,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改革现行的课程,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课程建设上的滞后性与时代发展对教育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一)课程观念的封闭、落后,导致统的过死,教育少有创新。受“大一统”、“板块式”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课程由国家统一规定,大纲由国家统一规定,教材也由国家规定,甚至于一篇课文划分几课时每课时如何讲也由统一教参说了算。久而久之,教育成了统一机器,教学成了统一流程,学生自然成了“标准件”,“千校一课,万人一书”的结果,是泯灭了创新,忽视了差异,抑制了个性。
(二)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科中心体系,束缚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手脚,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下,教育成了知识的“灌输”,成了升学的代名词,教材越编越难 考试越考越偏,也就见怪不怪了。升学主宰着学校的一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只是为了升学,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原本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愉快学习变成了繁重无味,机械枯燥的重复训练。这种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忽视了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所必须的和谐素质的发展,忘却了社会人个性特长的显现提高、创新资源的开发。
(三)课程结构单一,“瘸腿”观象严重,学生发展顾此失被,极不平衡。现行课程总的来看,重必修少选修,学生学习硬性太多,弹性不够,自主空间小;重知识轻实践;重分科少整合;重显性轻隐性,对事关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需要的生活、道德、心理、劳动等课程重视不够,开发不够。
(四)课程建设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缺少符合学生、学校特长特色教育的课程,学生在课程设置上的自主权太少甚或没有。
二、以“人”为本,构建开放、弹性、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
(一)以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理念更新我们的课程观,让课程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21世纪,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教育的核心的课程,自然不能自我封闭,时代呼唤开放.积极、富涵生机的课程形态,并要求其从幕后走向前沿;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高度统一走向适度自由,从知识本位定向发展为本,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更加顺应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发时代需要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资源。
(二)搭建面向未来的课程“多元立交桥”,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在以人为本的课程观下,课程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不变、从一而终的模式。有的只是在“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课程理念上的不断发展,不断延伸,不断完善,可以这样说,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来配置,也惟其构建课程的“多元立交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
(三)突出个性化、人性化建设,使课程富涵生机活力。课程人性化、个性化的表观,就在于尊重学生差异,承认个体差别,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步入适合他自己的发展之路。正所谓“因人施课”。从一定意义上讲,个性化的课程犹如春风,学生则似百草。个性化课程的实施,正如同春风唤醒百草一般,让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四)中小学课程体系宣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既要注意渗透、又要注重连贯,不可各自为改。目前,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上,由于衔接不够,存有重复教育现象,耗费了时间,也加重了负担。如英语课程,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对字母及一些单词、基本句型等为完整起见,都是从头教起,学生学习存在严重重复;鉴于此,在中小学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意渗透,既包括在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进行渗透,做到潜移默化教学,也包括在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做好相互融通教学。同时要注重整体设计,建立一贯性的课程体系,避免重复,避免雷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