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

日期: 2008-12-29 11:43:04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唐国胜 刘国普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弱势群体,是存在“心理贫困”问题的高危人群,他们当中一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贫困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找到出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使这些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困扰,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校园;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对策
 
  
  所谓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和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1]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青年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与否。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学海网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扩大,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从心理和精神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心理贫困,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和“心理贫困”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某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比例最高为19%。[2]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由于和其他学生相比较遭遇到“特殊”的境遇,他们通常对一些东西特别地敏感,这使他们内心世界常常充满着痛苦和冲突,使高校贫困生存在着一些心理不和谐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
  1.极度地自卑和自信心的缺失。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在众人面前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办事能力总持怀疑态度,人际关系较为敏感紧张,总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或外貌体型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导致沟通障碍。在《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特困大学生各因素差异与校内普通大学生对比,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敌对、偏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3]
  2.情感上缺乏归属感。虽然贫困的环境锻造了他们更多的独立自强和坚忍,但他们的内心实际上比其他感情上得到满足的大学生更渴望亲密。由于一些实际原因,比如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的不适应,他们的旧有生活习惯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伴群体的排斥等,使他们总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真正融入身边的这个群体,这使得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屈辱和无助。
  3.生活困难和学习压力带来的强烈焦虑。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贫困生常常靠举债借款来缴纳学费以维系学业,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以期在挣得工钱之外,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来为自己解困。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寄予了厚望但缺乏正确的教育,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人格的培养;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大部分贫困生本想通过读大学后就业改变命运,然现实和理想有时差距甚远,他们深刻体验到两者巨大的反差,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了解到现在许多高校缺乏人文关爱,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有的至今还没有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4];贫困大学生因其经济贫困,对自己不自信,自卑,未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周边环境不适应,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缺乏塑造健康人格的自觉性。
  三、解决贫困大学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学生工作部门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意识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困而丧失了追求理想和实现抱负的信心和勇气,清贫的生活更能锻炼个人的意志。要教育贫困生学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来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克服消极依赖思想,积极开展自救自助活动,靠自己的双手挣得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要在艰苦的个人奋斗历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掌握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藉此锻炼能力、磨砺意志,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困境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增强自信,消除自卑,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努力塑造健全人格。

学海网
  (二)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强化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的培养
  虽然我国政府为贫困生已初步建立了贷、助、奖、免、补、减的制度,但由于贫困生人数众多,其覆盖面仍然不能满足高校贫困生群体的需要。因此高校一是应创新奖学金评定制度,从支持和保护贫困生的角度,设立贫困生奖学金项目或贫困生资助专项资金,在贫困生范围之内进行考核评定,且适当提高奖学金金额;二是要充分利用政府当前推进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机制,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社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资助、校内资助相配套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使贫困生从根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导致的无助性心理焦虑;三是加大对贫困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联系,拓宽勤工助学渠道,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与自助机会。同时要教育贫困生以适当方式回报社会。社会以及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是对贫困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贫困生的期望,贫困生应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进感恩意识的培养。
  (三)倡导人文关怀,优化育人氛围,建构和谐校园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说明一个好的环境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良好的校园的精神氛围,对贫困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同时,要树立优秀贫困生的典型形象。各高校可以开展一系列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活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切身体会,让其他同学加深对贫困的正面认识,以榜样带动人,以精神鼓舞人,营造“贫困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和共同进步的理念,促使更多的人精神远离贫困。
  (四)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培养贫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对贫困生的心理进行适度的干预。维持心理平衡,是个体自我保护的需要。由于贫困大学生内在心理因素和所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多少有一种挫折感和自卑感,而他们多数心理防御机制和能力较差,容易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因此需要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进行适当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贫困大学生自我发展与人格完善。如在新生入校时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贫困生产生新的心理贫困,遏制原有心理贫困进一步加剧,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和社会要逐渐拓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服务的渠道。比如培训心理咨询老师、开心理咨询讲座,办心理问题专栏、开心理咨询热线、QQ等信息交流平台,帮助大学生及时舒解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贫困生的心理矛盾、危机和负荷,需要有人来温暖、理解和抚慰。心理咨询可以给他们帮助、启发、引导和教育,消除和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3.要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建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教学,使学生认识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够具备一定的咨询知识,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是能够胜任一部分咨询工作的,通过对高校现有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咨询方面的在职培训,并在任用班主任和辅导员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业咨询人员。这些无疑是将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工作方面的一种发展趋势。
        占高校学生总数20%以上的经济困难学生构成一个较特殊的亚群体。研究和分析他们的心理,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健康积极的心理,提高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重视,这也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的要求和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建鹏.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2).
       [2]孙英.青年学生的人格障碍与健全人格的塑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孙艳梅,高辉,赵阳.特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
       [4]李卫衡,张宝,余文武.当代大学生心理掌碍分析及预治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2,(6).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