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日期: 2009-1-4 16:23:46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习 谏

 [摘要]分析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  高等职业教育  问题发展  对策
 
    近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我省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遵循“坚持高职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适销对路的原则,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等方面人才。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问题。本文从分析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人手,提出建议和对策。

学海网

    一、问题分析
    1.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本科层次规模较小。虽然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设置专业,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局限,其专业设置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类、金融类、经管类、农林畜牧类等专业相对较少,这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环节。
    在专业设置方面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本科层次规模较小。目前,只有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一所职业院校招收少量本科生。在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不高,经济不够发达,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当时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是合理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设备的更新换代、知识技术层次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才需求层次的高移,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专科层次的人才就业仍不容乐观。2004年河南省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显示: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0.25%,本科生为85.19%,而专科生还不到69.73%。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也普遍存在,这对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河南省的各高等职业院校,虽然都已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是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真正办出特色的还不是很多,不少专业还是本科专业的“压缩型”,还有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极力想甩掉“职业”二字,使其职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仍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环节。
    3.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要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就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而言,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以中州大学为例,每年市财政划拨给学校的经费不足800万元,不到学校正常性开支的30%,这不但与国外无法相比,就是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也相差甚远。预算外收入基本上都用在保持学校正常运转上,没有什么发展余地。由于经费不足,以及缺乏与行业、企业经常性的合作、沟通的机制,使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场所设施短缺,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与高等职业技术特色的发挥。
    4.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宣传不到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在地方上,真正落实的并不多,不少地市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旧停留在口头上,在招生、就业、培养经费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导向,缺乏必要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和误解,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二等教育”,总觉得高等职业院校“不正规”。因此,如何扩大宣传,消除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鄙视心理,使人们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乐于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也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河南省也启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提出努力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地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努力扩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适应当地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培养基地。
    1.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河南省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本着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省政府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加以认真的考虑和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利用各种场合、手段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技艺;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认识误区,营造适宜其发展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地方性配套法规规章,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秩序,推进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各高等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全方位宣传自己,扩大影响。
    2.通过“三改一补”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发展河南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河南省“十五”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划》中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将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有条件的省部级以上重点中专,通过‘三改一补’组建为职业技术学院,在普通本科院校中举办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多形式、全方位、多层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格局。”同时,对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要本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进行整合和提升。努力扩大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科学文化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地方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并逐步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在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上都具有示范作用的高等职业院校,各省辖市在重点建设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条件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
 
学海网
   3.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各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尤其是要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而进行专业和学科的调整,基本形成适应高新技术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把重点放在增加专业种类上,注意避免新增专业不合理重复;对已经不适应需要的传统专业和基础专业进行改造,促使其向应用方向转变;对文理学科和专业要拓宽服务范围,厚基础、宽方向,增加适应性;对过时的、需求相对饱和以及非传统优势专业,要进行压缩调整;重点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及财经类复合型高层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4.积极创造条件,提高高职院校办学层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更高层次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应选择部分建校时间长、办学条件较好的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开设本科专业,使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不但有中等层次、专科层次,又有本科层次,将来根据需要逐步向研究生层次延伸,以满足社会上对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趋完善、合理。
    5.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鉴于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劳动者素质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两个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原则,各高等职业院校需进一步加大面向农村有关专业的招生,加强对在农村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真正解决广大农村急需的基层人才问题,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到2005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到“十五”末,河南省城镇人口将由目前占总人口的25.8%提高到32%,这意味着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近700万人,完成这一转移的关键是对其进行中、高级职业教育和培训以适应新的岗位和职业,否则,“十五”计划的城镇化目标就难以实现。
    6.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2004年,河南省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仅172元,居全国第2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265元低93元。可以说各级各类教育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市 (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在《职业教育法》中也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目前,河南省各高等职业院校尚处在成长阶段,其办学经费大部分是自筹,少部分是由地方财政划拨,经费非常不固定,极大地影响了各高等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各级政府应按照生均经费不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原则,合理安排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并逐年增长。在城市教育附加费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在经济不发达、社会筹资能力不强的河南省来说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在金融、信贷、税收和基建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多渠道筹措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7.进一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各高等职业院校要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努力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注重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放宽升学年龄限制,拓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渠道。完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把就业率作为衡量高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拓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8.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凡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人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行“双证书”制,在学生毕业时,既要获得学历证书,又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校等级证书。加强与劳动保障、人事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在自己的院校设立本地区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
    9.进一步鼓励社会、行业和企业加强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能否真正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与合作,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产学合作的运行机制,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进行实践教学,共建实习基地。聘请其专业技术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另外,企业也可以委托学校帮助培训职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