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当前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日期: 2008-12-29 2:41:28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家枢

    摘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规模大、年龄接近、教龄短、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少、非师范比例高、学历高、独生子女比例高等是其突出特点。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存在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不强、追求物质享受与高收入、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缺乏实践经验与社会经验、缺乏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等问题,应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有创新精神的师德建设工作。
    关键字:高职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对策;思考

    Abstract: The primary task of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strengthen teachers' building. The young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The young teaching staff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som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arge in scale, closed in age, short of school age, lack of the soci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high proportion of non-teacher-training, high academic credentials, high proportion of only-child and so on. There also exists some problems which are worth attention, such as not to be strong in the sense of honor of jobs and sense of calling, to pursue material enjoying and high income, not to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quality, lack of the soci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lack of the consciousness and initiative about strengthening moral culture. Therefore, we should launch pertinent and initiative spirit to develop the work of young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in allusion to their characteristic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oung teaching staff; Ethics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thinking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经过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海网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振兴民族、发展教育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很大发展,从1999年的18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63万人,其中青年教师增长速度快, 且学历层次较高,许多高职院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使青年教师达到教师总量的50%甚至还要多一些。德者,才之先。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很重要方面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一、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特点
     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呈现出新世纪、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化高等教育领域高等职业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师资的独特之处。
    1、规模较大,大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比例都超过总规模的50%。如国家首批示范高职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70余名,其中仅2005年初就在武汉集中招聘了100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同为国家示范高职学院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近70%。
    2、年龄接近,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生人。这批青年教师大多在25—30岁之间,年龄差距小,学习、工作、恋爱、结婚、评定职称几乎都非常集中在同一时段。
    3、教龄短,80%以上青年教师是集中在2002—2006年期间进入高职院校的。2002—2006年是高职扩招速度最快的几年,平均年增幅在30%左右。自2003年教育部开始组织对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2004年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行监察并实施红黄牌办法,各高职院校受到来自校内办学和校外评估、监察的压力,加大投入,大规模招聘新教师,改善生师比成为首选之举,这些青年教师平均教龄不足四年。
    4、接触社会与参与生产实践不多,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很少,甚至没有。90%以上青年教师是由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自本世纪初,高校扩招后进入高校的毕业生基本上是从高校扩招——研究生扩招后从高校到高校,毕业后再进入高职院校,没有经历社会工作或进入企业实践的经历。
    5、非师范类比例高。80%以上青年教师是专业课教师,这些专业课教师几乎100%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即使20%的公共课青年教师中也有50%以上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一方面师范类多是培养公共课教师,而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缺口不大;另一方面技术师范本科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毕业生不多,研究生层次几乎没有。
    6、独生子女比例高。除少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青年教师外,90%的城市家庭青年教师都是独生子女。这些青年教师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成长顺利,少挫折。
    7、平均学历高。几乎100%本科层次以上院校毕业,其中一半以上是毕业研究生或具有硕士学位。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发[2002]5号)提出“提高专任教师业务水平,改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所有专任教师都应达到《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因此,高职院校03年后招聘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研究生。
    8、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由于就业的原因进入高职教育行业,而不是由于有强烈的职业教育理想选择追求高职教师岗位。高职院校工作压力较小,挑战性不强,行业稳定,收入相对较高,工作条件与环境较优越,因此具有比较职业优势的高职教师岗位成为许多毕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首选。
    9、10%左右的青年教师具有接受国外高等教育的经历,是新时期的“海归”,观念新,开放意识强,带回许多新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二、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这批青年教师生长于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在中国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特殊时代走入高职教育行业,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一些问题:
    1、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不强。由于青年教师大都是被动选择高职教育教师工作,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对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培养,很少有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没有培养、造就祖国、民族未来的神圣使命感,多数人仅作为就业岗位去看待,把教师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缺乏强烈的职业情感。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仅把这样的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更向往公务员这样的岗位。因此,导致青年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爱岗敬业不足、钻研业务不够、无私奉献不能。
    2、追求物质享受与高收入,不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负面作用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影响较大,入职几年便买房、买车,手机最新潮的、穿着讲究名牌时尚。由于高职院校师资紧张,青年教师为追求高收入,超量上课,个别院校竟出现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周三十课时的极端情况,严重违背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质量被严重忽视。
    3、实践能力较差。青年教师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幸福时代,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接触社会很少,社会生活的经验严重不足。因为从校门进入又一个校门,没有经过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练,成长一帆风顺。因此在极需要社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职教育岗位上不很适应,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少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强烈感情,缺乏对艰辛劳动的切身体验,因此,很难在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中体现出应有的“率先垂范”,甚至一些青年教师的表现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4、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批青年教师成长在顺境之中,很少遭遇挫折。在求学、就业过程中也几乎是一帆风顺,因而自信是很强烈的心理特征,极少有反躬自省的态度与习惯。由于缺乏对教师职业特性的深刻理解,没有系统的师范教育职业行为训练,很少能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的缺陷与不足。又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松散管理,因此,青年教师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5、缺乏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接受的专业教育目标与现从事的岗位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迫切需要青年教师从心理上、理念上、思维上认同高职教育这一新角色,并在这一基点上结合院校、部门、自身实际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去科学规划职业发展。现在高职院校中没有这样的机构帮助、咨询、辅导青年教师去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仅仅安排不同的教育教学岗位去工作,青年教师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强大的职业发展动力。

学海网
    6、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具化倾向也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发展过快,师资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虽然一部分外聘教师减轻了师资不足的压力,但专业教师不足是十分突出的矛盾。而一支成熟的师资队伍需要较长时间培养培育。许多高职院校急于解决无教师上课的问题,有了教师,不论其是否胜任、是否成熟、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范,成为教学“工具”,一周二十节、二门课压下来,青年教师既无暇提高业务能力,也妨碍自身的师德建设。片面强调“双师”建设,单纯强调教师专业能力,忽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由于压力大、任务重,使许多的青年教师逐渐丧失了职业热情,也影响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三、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主要任务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按照这一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的实际情况,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应遵循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引导培养原则,必须强化师德实践,树立正确师德导向,不能依赖“自然成长”;全面建设原则,既要强化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师德发展,在青年教师工作成长的全过程持续强化师德建设;遵循青年教师身心发展规律原则,以符合青年教师心理需要的方式去有效实施;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原则,实施高职院校特定环境下特色师德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从战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院校成立师德建设工作专门化组织,开展经常性工作,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
    2、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先进性导向,按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求,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教育,按照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人民性、社会性特征,倡导青年教师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发展先进文化、钻研业务、拼搏奉献、忠于职守,形成热爱高职教育的师德师风。
    (1)教育形式创新:报告、讲座、理论研讨、论文征集、演讲会、参观、考察、示范等,既要有传统的手段,也要有创新的形式。
    (2)教育内容创新:既有理想、信念、道德、法律教育,也有进行新教育思想、新人才观念、新的职业理念教育。
    (3)教育途径创新:既有领导对青年教师的,还要有社会、企业对青年教师的教育,还应挖掘在校生、毕业生及家长和院校模范教师的教育资源,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通过教师工学交替、到企业实践进行教育。
    3、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贯穿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始终,处处、时时、人人体现师德建设的宗旨和作用,建立师德建设的经常化机制。
    (1)结合青年教师引进、把好师德建设的入门关,制定新聘教师的品德考核标准,把良好的职业修养、公民素质和敬业精神放在首位加以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2)结合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进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把专业能力提升与师德水平提高放在同一位置,在考核培养与培训效果时一并考核。
    (3)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方法,帮助青年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增加职业发展动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用科学手段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
    (4)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青年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实践或调研二个月,体验劳动艰辛,感受生产力进步,培养与企业感情,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进而增加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每学年组织系院多个层次优质课观摩,组织精品与示范项目建设,把师德作为这些工作的先决条件,与评优、晋级相衔接,营造上进、创新、奉献、有追求的进步文化和良好教风、校风。
    4、建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示范引导机制,学院在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培养树立一批精神状态好、奉献精神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广泛宣传这些集体和个人,培养向先进学习、为发展高职教育和建设学院做贡献的良好风气。
    5、建立师德的制度建设机制。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对学院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全面体现高职教育师德建设的职业性、人文性、社会性特色和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先进性特征。制度建设要遵循科学、务实、可操作性原则,既有共性要求,不同层次有不同岗位个性化特色。
    6、建立师德建设科学考评机制。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师德方面的督导工作,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
    7、树立师德全面质量建设的新理念。从根本上转变师德建设仅是教师思想品德的个人问题观念,必须牢固树立师德是学院内涵建设核心的理念,师德建设是全面质量建设的全新管理理念,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引进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方法,实施全员、全过程、全面的师德建设工程。
    8、建立高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专题研讨会议、理论成果的交流会议,汇集研究论文,将高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创新实践与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理论研究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9、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青年教师作教书育人的模范、作岗位奉献的模范、作提高质量的模范、作师德建设的模范,以党建工作全面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似朝阳初升,蒸蒸日上。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队伍在茁壮成长,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岗位上积极贡献着聪明才智。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将有力保障和支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Z).(教师[2005]1号)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Z).(教高厅[2002]5号)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