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高职教育中职业意识的培养

浅谈高职教育中职业意识的培养

日期: 2008-12-29 3:45:50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杜丽范

  【摘要】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从十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关键词】职业意识;高职教育;职业生涯;培养
  
  
        从业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和职业氛围中,在培训和任职实践中形成的与从事职业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观念称为职业意识。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而职业素质是从事职业的基础。健康的职业意识是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所以职业意识在注重素质培养的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的根本素质,是一个社会职业者必备的条件。

学海网
高职学生在市场经济中应实现价值观从重现实向重理想、从重利益向重义务、从重个体向重集体方向的转化,而不应过度关注自我和现实。针对这些特征,职业意识培养应从以下十个方面加强和提高。
  一、学习意识
  (一)学会“四会”,培养职业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份非同寻常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该报告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供,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的重要观点,并指明了终身学习通过四大支柱实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知识支柱。
  (二)终身学习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周期大大缩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日本政府在展望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指出:“为使教育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必须实施终身教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终身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学会自学
        只有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适应时代的要求。学习包括更新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掌握新技能,结合各门学科知识来发展和完善自我;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有用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的提高,真正成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实践意识
  高职学生应积极地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经受锻炼,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志愿者活动,对课内所学知识会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从中会发现更多所在专业领域内和其他领域内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虚心学习、不怕吃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三、企业文化意识
        存在决定意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要培养企业意识,高职学生首先要到公司、到企业、到社会中去经受实践的锻炼,去体验、去感悟企业文化。其次要注重职业岗位的操练,要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强化专业技术的训练,这样既能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动态、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又能在企业文化环境中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综合素质,为成为卓越的员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敬业意识
        爱岗敬业是要求人们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敬业意识属于基本的职业道德,是高职学生不可缺少的素质。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尊重也是对自己社会价值的认可。使敬业意识作为规范存在于意识形态,可加快整个行业乃至职业体系的成熟。培养敬业意识,首先应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应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通过规章制度和学生自我约束形成其自身固定的行为模式。
  五、奉献意识
  奉献,是一种只有付出不求任何回报、不计个人得失的一种精神和理念,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奉献精神是一种能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体,通过工作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支付个人的社会需要,一部分用于国家的整体建设。工作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岗位敬业奉献,就是对于本职岗位,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社会价值,对社会做出贡献。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冲突时,应以法律与道德规范为天平,以社会价值为准绳寻求解决之道。奉献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更应融入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社会实践中,从小规模的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全局观念,塑造他们的集体精神。

学海网
  六、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要求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要从传统的中庸观念中解脱出来,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积极思考上未经检验的假设。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深厚的知识积淀,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更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在校期间,高职教育应特别注意科学思维的训练。主要是发散性思维方法,即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研究新情况,揭示新规律,创立新思想。培养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和侧向思维等方法思考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紧跟国际、国内的专业发展方向,鼓励学生从改善现有的科研方案,以获得新的更有效率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工作,鼓励他们打破常规。同时,加大对创新培养的投入,这对教育的长足发展是有益的。
       七、竞争意识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存在竞争,社会才能不断的自我更新,发挥潜力;只有重视竞争,才能不断前进,走在时代的前列。而整个社会的竞争意识又源于个体的竞争意识。社会竞争在于综合素质的竞争。增强竞争意识,懂得竞争的含义,更应懂得竞争所需具备的素质。竞争意识的培养重在竞争氛围的营造。首先,竞争以优秀的思想道德为基础,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比竞争本身更加重要。其次,竞争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在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举办多种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不失为增强高职学生竞争意识的途径之一。
  八、合作意识
        职业活动中不仅需要竞争,还需要主动合作精神,竞争与协作相伴而生,相离而失。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职业活动,总是与一定的职业群体相联系,离不开同行业的支持与协作,特别是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过程更趋专业化、社会化,需要加强联合。产业间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也要求一个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必须团结协作。   
        九、质量与效率意识
        质量与效率是企业的生命。质量能为企业赢得客户的认可,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扩大生产规模。效率的提高使产品成本降低,可获得比同行业企业更高的利润。在企业内部推行质量与效率意识,可使企业的生产水平取得长足的进步。在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中也应包括质量与效率意识。有计划地在教学和实习活动中全面推行质量标准,培养学生养成严格遵守标准生产的习惯,并鼓励他们创造新的方法提高标准在团队中推行。在完成同一任务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熟练技术、改善生产流程和部门合作来提高效率。
  十、诚信意识
        诚信是从业人员对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是职业活动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它要求从业人员对企业提供的书面材料均以事实为依据,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均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遵守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承载着诚信意识的延伸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标准完成学习和实习任务,培养其用准确的语言撰写报告并进行全面的检验。
        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始终,与专业教育紧密的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毅主编.职业学习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詹万生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王荣发主编.职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刘远我编著.职业心理健康自测与调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