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审视高职教育服务性与“定单培养”模式

审视高职教育服务性与“定单培养”模式

日期: 2009-1-4 23:14:45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邱立中 裘广宇

    摘  要:把“定单培养”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追求的理想模式并不十分理想。作者担心:一味追求“定单培养”会扭曲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体系,降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将丧失选择职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被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所淘汰。同时,“定单培养”模式所体现的社会本位主义与我们目前所提倡的服务于人的人本观念有显著的冲突,不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三
    关键词:定单培养;高职教育;人本主义:培养模式
  
 
    一、“定单培养”的模式及其内涵
    方兴未艾的“定单培养”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一种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定单培养”实际上就是企业向学校的大规模定制培养,“定单培养”的特点是必须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要求。人们认为:定单式培养是条捷径,学校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分享。

学海网
对于学校而言,“定单”教育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定单培养”的高就业率也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在就读前就明确了就业单位和具体岗位,就读时也可到相应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加上不必为就业烦恼.直接得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言而喻。但是,作者担心的是:一味追求定单,把学校教育完全置于企业的现实指导下,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个人素质、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将被抛弃,教育将有可能偏离高等教育的轨道。
    “定单培养”把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以“服务为宗旨”,片面理解为以“完全服务于企业”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人发展、为学习者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了毕业生当前就业的数量,忽视毕业生个性化需求,使企业与员工的双向选择变为单向选择;“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变成了一句空话,或者走向形式主义的老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校抛弃科学化教学思维,一味迎合目前的劳动力密集企业、科技含量低下的企业甚至一些投机企业的需求,以企业定单为准培养一些只适应目前,不适应未来,只适应低档,不适应高科,只适应区域,不适应全球的临时性企业劳动力。被严重简单化的“定单培养”把学生个人发展置于次要位置,放弃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岗前培训。同时,这种短视行为反过来制约企业的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该以为谁服务为宗旨?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诞生的,社会生产性是职业教育社会属性的集中表现,高等职业教育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主动与其相适应是天经地义的。黄炎培在1917年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在此三大目的中,个人需求为首要,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应该为受教育者服务。它是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把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性格养成、情操陶冶有机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业型”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永恒的核心。其次是为企业服务,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前需要,同时为经济发展准备好后继力量。没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后备生产力大军,就无法保证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客观上为企业发展服务。再次是为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即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最重要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为本,围绕专业的设置和学生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不同的学科群,并按教育科学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学制和进程实施教育。其教育的功能不仅着眼于外显的直接工作能力培养,也重视内隐的、潜在的间接能力的培养。可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关键的是为学生打下就业的基础,搭建职业发展的平台,它在教给学生就业本领和就业能力及技术的同时,也教给学生根据发展需要和将来创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教育的服务功能体现在以上三个方面,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并接受学生的有偿服务,对企业经济的服务也是通过培养成才的学生来完成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在社会生产方式不断变化的现实下,能否适应未来的要求?
    美国于1968年颁布了《职业教育修订法》,系统地提出新的职业教育观和原则,立足于为受教育者服务,通过学校卓有成效的培养,学习者毕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判断来选择企业和岗位。教育不再分为普通的、学术的和职业的教育,应该将学术教育、技能训练和工作实习很好的结合起来,强调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扩大受教育者的选择范围和自由。职业教育不应该是仅仅满足市场需要的教育,而应该是以促进个人发展为目标,就业准备应该适应个人的需要。这种首先服务于人的职业教育理论的突破有力推动了后来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开发学生的特质和潜力.满足其兴趣追求。而“定单培养”将选择权直接给了企业,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企业并没有为人才培养买单,但却买断了学生选择职业甚至选择企业的权利;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必须从下定单的企业需求为宗旨,垄断了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干扰了学科设置的科学性,使高等职业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沦落为特定企业的岗前培训将在所难免。
学海网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几个问题
    1.过度细化的岗位能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职业千差万别.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步子进一步加大,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出现分工极限化的特征。这种被细化了的分工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会更加具体化、专门化。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紧跟企业的这种细化要求也会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埋下祸根。因为未来制造业将要求反应快捷,拥有快速改变生产的能力,包含满足市场不断更新的能力、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多重弹性生产能力取代固有生产能力,同时新的流程式将取代固定生产模式,工厂将脱离固定配制的观念。任何单独设备甚至整座工厂都可能迅速重新配制,以适应特定的生产需求。所以,岗位能力的要求更新是企业对劳动力永恒的主题。另外,未来的制造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创造,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知识流,包括知识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应用。创新需要新的知识,技术创新能否取得成功还取决于知识的转移过程。即便是新技术新概念的发现和创造不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劳动者来完成,但是这些新技术新概念必须通过转移到这些使用者身上才能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从事某一种或者与其相关的职业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指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技能,发展潜力,使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适应大的环境等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实际上是为他们奠定一个继续学习的基础,终身发展的平台。
    2.跟着市场走不一定正确。“定单培养”教学针对性具体而实用,行业培训的特点十分鲜明。有是学校让企业“冠名组班、组系”,学校教育为这些企业提供岗前培训,这些企业往往以制造业居多。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制造业科技含量低,劳动力密集价格低廉,企业对于一线的工人的技术要求并不高,特别是这种成建制的技术要求相同的大批的劳动力。沿海城市数以百万计的打工者分散在千千万万个企业里,成就着中国制造业暂时的辉煌。但是,这些企业对于这样一些散兵游勇式的打工者并不很放心,一是他们来路不明,结构复杂,难以管理;二是企业招收的时候也很盲目,用工短缺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企业在招收员工的时候更倾向于到学校订制。有人认为,企业介入高校培训,除了能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提前锁定人才,不至于发生关键岗位的人才断档,还减少了试用期环节,为企业节省了培养成本。今日的企业从这种短平快的培养方式中得到了实惠,可市场一旦转化,这些劳动知识和能力单一的员工将被无情淘汰。
    3.就业能力是一个复合的动态概念。在西方,就业能力是指劳动者为保障自身就业安全所应具备的包括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专业知识等一系列因素在内的能力的总称。美国的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对就业能力所设定的标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生产力越发展,对就业能力所设定的标准就会越高,反之,就业能力的提高也会推动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如果就业能力标准的提高使得技术发展的要求与劳动者实际的就业能力之间出现了差距,就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由此,他们认为,职业培训并不只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保持美国社会活力的百年大计,关系到美国在本世纪创造的辉煌能否在下个世纪继续延续下去。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杨金土在第一期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长培训班的讲话中指出:以能力为本的能力是个广义的概念。所谓的能力为本的教育不仅是讲技能,而是包括胜任岗位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素质、专业知识、身心健康等素质要求的综合,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相联系的广义概念。把以能力为本与素质教育原则对立起来是一个误解。这种误解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对能力的理解过于狭窄,把能力仅仅看作是某项、某几项具体的岗位技能。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我国生产的成本低廉的产品其主要竞争力在于劳动力成本低下,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所以起价格也往往较低,这是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专家们呼吁:善待自己的工人,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崛起是以高科技为动力的制造业,而不是靠廉价劳动力来支撑。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要分析我国企业主题发展的格局,我国未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定单培养”是解决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状况下就业员工缺乏的应急之策,笔者认为它不能成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核心职业能力、基础科学知识为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不但不能丢弃,还要不断丰富加强。那种企图以企业暂时需求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应该得到纠正,要提高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济身世界经济强国,一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在相关领域有核心职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的应用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胡宇彬.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3/5
[2]邱立中.警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庸俗实用主义倾向[J],职教论坛,2005/1l(下)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