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日期: 2008-11-4 12:03:13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孔颖 王庆如

“十一五”期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实现普及化等重大的社会进程,将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劳动力市场对各个行业熟练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多。而且从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的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来看,仍然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可见,“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2004年全国普通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成人高职(专科)招生221.16万人,普通高职(专科)在校生595.65万人。

学海网
1997—2004年,普通高职招生数与在校生数都增长了5倍多,具体数据见表1:

    注:因数据无法剥离,2004年成人高职高专的在校生人数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即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人数)。

    数据来源:1997—2003年教育统计数据〔EB/0L〕,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公告[EB/0L],https://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info14794.htm.

    2004年全国共有中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高职(专科)院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2003年的2893人增加到2004年的3209人。1998— 2004年,高职高专学校数也有大幅度的增加。具体数据见表2:    

    注:本数据不包括短期职业大学。2001年以后的数据由专科学校(新高职)、职业技术学院和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民办高校三部分组成。

    数据来源:1997—2003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教育都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公告[EB/0L].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s://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l14794.htm.

    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途径    

    生源不足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从近几年招生录取实际看,各院校都存在着生源严重不足、招生困难的现象,学生报到率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转变社会观念,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受传统观念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反而受制于观念滞后的影响。观念滞后与认识错位所导致的舆论困境,使高中阶段毕业生不愿报考职业院校,即使报了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是考不上普通高校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这造成职业院校的招生普遍不足,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部分民办高校的招生状况更是举步维艰。同时,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没有理顺,中专和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几乎没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再加上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更加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一方面,政府要运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观念,使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转变观念,办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技能教育,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满足岗位要求,彰显职业特色,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才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二)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1.国家放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指标

    由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然后上报招生人数。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教育部有关司局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调控,对一些职业学校进行跨省、跨市招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营造公平、合理的招生环境。

    2.扩大高职院校招收中专生的范围

    一是采取单独命题、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办法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二是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收一定比例的得中专技校推荐的免试优秀毕业生,使他们直接进入区内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或相近专业学习。

    3.职业院校可改招中等职业教育完成两年学业后的学生    

    这既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拓展了空间,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培养模式的改革拓展了思路。这一点构想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所学的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还要学习,可以说是一种教育浪费。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对中专或职高毕业生之所以吸引力不大,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二是若允许中等职业教育完成两年学业后的学生报考,必然大大增加报考人数,在保证新生数量的基础上也保证了生源质量。三是既可解决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又可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既要升学又要就业的矛盾。

    4.继续完善“五年制”高职的招生和培养模式

     “五年制”高职教育也可分阶段进行,如某学校某专业招收五年制高职生100名,招生时可招200或300名,学完两年后,根据成绩和学生志愿,挑选100名继续读高职,其余学生继续学习完成中专学历。

    (三)划转部分第三层次的普通高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的分层,国家应根据高校的师资、硬件水平及生源,允许划转部分第三层次的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第三层次院校良莠不齐、数量较多,可首先对该层次的学校分层,使一部分具有研究能力的院校继续实行精英教育,鼓励其向上一层次冲刺。对处于中间水平的院校,允许其和大中型企业联合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先进行小规模试点,经过测评符合条件的专业重点扶植,扩大招生。其余部分第三层次本科院校,对招生不好、条件欠佳的指导其转型;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办高职。该层次高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基础好,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二是社会认同度高;三是由于该层次院校从办学伊始即属地方,故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四是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实践基地的可能性大;五是避免资源浪费。

    三、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规模发展与质量、就业的关系

    目前,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存在疑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其依据是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就业率较低。应该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规模的发展与教育质量是相关的,因为教育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就业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二者是正相关的。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中,要兼顾教育质量和就业导向。

    (二)构建合理的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应定位为:以目前高职高专为专科主体,定位于大规模发展;以应用性本科院校为本科主体,定位于适度发展;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研究生教育主体,定位于试验阶段。上述层次结构是“梯形”的,其底角的角度取决于经济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准确。专科层次包括高等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两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应用性本科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建设对应用性高级人才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教育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定位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究生专业学位是面对实践应用性学位类型,以专业实践为取向,以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行业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三)完善专业布局

    我国高职高专招生分布在各个学科、专业,分析其总体专业结构布局,还存在不合理性。“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是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要”,但高职院校多是新建或新改制的,条件不足,又没有建立相应的投资体制,有些院校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侧重发展投入较低的文科、经济、法律、管理等专业,压缩高投入的技术类专业,在技术类专业中侧重工科,轻视农科专业。有些文科专业的人才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饱和,但是部分高职院校仍不及时转换专业,适应市场;或因于没有资金投入,即使想转换到人才高需求的工科专业也无能为力,客观上造成学生就业难。因此,教育部要“坚决调整过多、过滥甚至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科专业,对连续2年就业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过程中,要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二—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专业设置与否,合理构建专业布局。如2004年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进行调整,根据市场对人才种类的需求,删减掉约1000个专业,加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市场针对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实现高职和中职的有效衔接

    学制问题是制约高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突出反映在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衔接(沟通)及比例关系上。在高考中,尽管设有专门针对中职升高职的单考单招,但是中职升高职的比例不过5%左右,中职学生很难与普通高中学生竞争。那么,在“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要在丰年560万的基础上扩招100万,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将达到800万”的形势下,有95%的中职毕业生无法接受高职教育。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方面是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劳动力去填补市场的需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尴尬的最好方法和的途径,就是使高校和中职互相融通,做到无阻碍衔接,让接受了中职教育的学生能够直接、顺利地接受高职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