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职业中专学校的师生情感交流

论职业中专学校的师生情感交流

日期: 2010-7-24 8:16:40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亲其师,信其道”,情感像一座桥梁,能能够沟通师生心灵,心的距离接近后,教师的教育才能被学生接受。教师必须要了解中专生的心理、生理状况,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近学生,在教学中耐心引导学生,一视同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用知识武装自己,学识的渊博才获得学生的崇拜,从而自觉的接受老师的教育。
   【关键词】情感交流;“心理断乳期”;沟通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思想”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情感教育,就会产生“情感饥渴”,所谓的思想教育也就有可能显得空洞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要注意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因为情感像一座桥梁,能够沟通师生的心灵。只有当师生通过情感的交流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时,教师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被学生所接受,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应该以自身的良好情绪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对积极向上的情感的体验。
   一、中专生的生量、心理现状
   伴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与社会对个人教育需求层次的提高,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几乎都选择上高中,中专学校录取的大多是学生成绩较差或者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如何加强中专学校的师生情感交流,预期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而能引起学校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专阶段的学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人们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心理断乳期”。他们自我意识社会认同感及社会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心理产生各种需求。如有独立生活锻炼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有学习知识、广泛爱好、发展兴趣的需要,有获得人们尊重和理解的需要;有获得友情和异性好感的需要等,但这些需要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得不到满足,从而引起学生情绪动荡不定。从观察中发现,中专生既表现出成人气质,又脱不了幼稚,就说话行事让人捉摸不透。如他们既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却带有片面性和绝对性,让人感觉肤浅;他们热情、活跃,有责任感、荣誉感和参与感,却又容易走向偏激、任性,甚至消沉的境地;他们容易激动,也容易失望。中专生的这种心理矛盾,是由于自身对社会的复杂性和事物的规律性缺乏认识和分析,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殊性造成的。由此可知,中专生自尊性强,性格没有定型,思想没有成熟,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易受到外界观念影响。因而他们有较大的可塑性。摆在教师面前的是应如何针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通过各种努力,把他们塑造成对社会有用的新一代接班人。
   二、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师生情感交流
   作为教师,要和学生取得情感的交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时时处处地关心他们,深入到宿舍、食堂、教室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要求,再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在他们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教师急时对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抵制不正之风;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了矛盾,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像父母一样地关心他们,化解他们的矛盾,解决他们的困难;生病时,去送水送药,问寒问暧;生活困难时,慷慨解囊,以示关心,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教师的可亲。当学生失控后违反校纪校规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他们,让其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劳动怕苦怕累时,教师和他们一起干,并进行劳动观念教育。教师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增强了师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发挥了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诚实、理解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这说明了师生的情感交流知识教学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也应是情感交流的主动方,那么,在课堂上怎样与学生沟通情感呢?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对学生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待双差生,教师要尊重和关爱他们,万万不能产生歧视心理,对待这些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因势利导,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引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他们从心里尊重和爱戴老师后,才会刻苦努力地去学好知识,才会堂堂正正地去做人。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因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这门课程,如果师生关系不佳,学生甚至可能完全放弃这门课。善教育者,往往用热忱、温暖和工作进取的精神去影响学生,树立威信,只有和学生取得情感交流,才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的知识素养影响着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除了爱心之外,还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和学生有更好的情感交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的职责之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是他们的榜样。每当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们会用一种企盼的目光注视你,希望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一个教师具备了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就具备了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条件,这就是说,教师用自已渊博的知识,获得学生的崇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就要努力吸收知识,更新知识。只有学识广且在行动上能做学生表率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崇拜,才能更吸引学生,才能使教书育人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才到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爱心“是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只有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才能圆满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