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院学生体质追踪调研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我院学生体质追踪调研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日期: 2010/7/3 浏览: 3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我院学生体质追踪调研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本文通过1年的时间,对我院2008级学生的体质进行追踪调研,分析我院2008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的发展状况,提出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学生 体质 调研 课程教学改革

研究对象、方法、测试项目及测试仪器

1 研究对象:我院2008级学生,1232名学生参加测试,获得有效数据1232组。

2 研究方法:新生入学时,我们对全体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的测定;在结束体育课训练时,我们再次对学生进行测定;然后,经过一个学期没有接受体育课训练,我们又对学生进行测定。测定时,均严格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一书的测试要求进行。此文是根据测定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参考有关的文献资料,经对比、综合,再联系当前我院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3 测试项目:根据《标准》,测试项目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我们结合仪器设备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6个测试项目,其中包括: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台阶实验、立定跳远。

4 测试仪器:本次测试全部使用由教育部权威部门认定的电子测试仪器,并由专职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实施人工监控。

二. 结果与分析

1 入学时状况:新生入学时,体质健康达标的比例为64.2%。

2 一学期时发展状况:一学期体育课结束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的比例比入学时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的比例为86.1%。通过表1可以看出,一学期体育课结束时,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入学时有明显的提高。

3 经过一个学期没有接受体育课锻炼学生身体状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的比例比入学时高,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的比例为74.6%。通过表1比较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学期没有接受体育课锻炼,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的比例比第一学期体育课结束时有大幅度的下降。

表1 2008级

注:我院2008级学生只开设一学期体育课

可见不开设体育课,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均出现明显的、普遍的下降。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较少和我院体育课程设置情况有关。

三. 小结

1 我院2008级学生只开设一学期的体育课程,学生在校期间从制度上接受体育教学的时间明显不够。

2 系统的体育教学能够全面、明显地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开设体育课时,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及素质指标均稳定地、大幅度地提高。一学期不开设体育课,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及素质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我们认为,这与这个时期学生自身因没有接受体育课锻炼,课外又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有关。

3 目前我院的体育制度不健全。虽然要进行《大学生体资健康标准》的测试,但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课,从制度上减少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学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育和运动机能的改善。

四. 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1 学制改革的设想,从现有的一年级开设体育课改为学生在校期间(除外出实习外)都开设体育课,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

2 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课程内容要与职业特点相结合。高职学生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各专业职业技能有所区别。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选择和掌握与自身专业相适合的运动技能及与职业特点相近的体育运动项目,提高未来职业所需的一般身体素质和特殊运动技能。如从事文秘专业的学生,应注重发展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从事野外作业专业的学生应注重野外生存、定向运动、越野跑等项目训练。从事操作、技术性工种的学生可开设球类以及散打、跆拳道等灵敏性练习的项目,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开设一些团队体育游戏项目。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可开设武术套路表演、体育舞蹈的项目。使其成为能够延续到毕业上岗进行的、具有较高锻炼身体价值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其方法,经常运用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 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一年级开设普通体育课,使学生懂得体育知识,掌握一般的运动技术,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抓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课,开设的项目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使学生掌握1-2项体育锻炼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服务。高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使学生多掌握1-2项体育锻炼的方法。向身体机能较差,患有疾病或肢体残缺,不能或不宜从事正常体育锻炼的学生,开设公共体育必修课,经校医务室证明基础教学部领导批准,可上体育保健课。

4 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具有强烈的真实性、针对性、即时性、灵活性和人文性,这是任何电化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自觉,在快乐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

5 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设想,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素质教育是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重新认识考试的功能作用,树立科学的考试关,建立科学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幅度应用技术和技能能力、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面纳入评价内容,建立科学而全面的考核体系。

6 教学观念改革的设想,更新改革旧的教育观念。观念是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出来的。高校体育教师观念的现代化意识水平,既敬业精神、文化素质、创新意识等,这些综合素质的凝聚并在教师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得以进化和展现。这实际上决定着教师自身的智力、知识和想象力的发挥。高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不仅是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应赋予学生接受终身体育的兴趣、动机和能力,懂得体育的价值,形成体育意识,使其朝着“生活化、终身化”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体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的一门学科。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而,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问题和经验,寻求真正发挥体育课自身特点和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知识结构,为我院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好一切努力。

【参考文献】

[1]徐问宇,陈恳等.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6,6

[2]韦君湘,吴国天.广西高校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分析.体育学刊,2004,5.

[3]宋振镇.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提高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6

[4]杨玉伟,丁艺.对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检测分析与体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5(4):107-110.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赖炳森新纲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学刊第12卷第3期,2005年5月

[7]冯萌.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的再审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

【英文摘要】

This text passes for a year, to my hospital 2008 class student's physical endowments carry on tracking an investigation, student in analytical my hospital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physical endow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school, put forward athletics course reform in education in my hospital to conceive.


我院学生体质追踪调研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想.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