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从生态学到风景园林艺术

浅谈从生态学到风景园林艺术

日期: 2010-6-23 19:08:11 浏览: 1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日益成为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科学,其中既有自然科学的影响,又有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的作用。景观设计的首先任务是改善自然的演变进程,展示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形成整体性的领土景观。
   关键词:园林设计 景观
   当今风景园林的设计多以繁琐的构图、杂乱的材质、艳丽的色彩和堆砌的小品等拼凑手法取悦于人,或以空泛的概念、肤浅的主题、拙劣的模仿和机械的构成等形式主义吓唬人,使风景园林设计流于装扮。概括起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存在下面几个主要症结: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借自然之名,行反自然之实;借景观之名,人工景观堆砌;借以人为本,人工匠气十足;借文化之名,符号图解泛滥;借构成之名,形式主义盛行。这些设计拼命的追求景观奇特性,强调视觉冲击力,热衷于抽象的平面构成,将景观设计看作是孤立的实体设计,这样的设计作品只能满足人们一时的好奇心,却总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它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自然演进能力,而且设计有可能因难以抵抗自然的力量而难以实现,或者自然资源大量浪费,或者造成维护管理上的极大困难。
   风景园林与自然景观一样,本身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到场地自身的演变规律,决不能随心所欲地给自然涂脂抹粉。景观设计的首先任务是改善自然的演变进程,展示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形成整体性的领土景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荐阅读:《浅析大观园中的园林艺术》)。
   以自然为主体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以场地和区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空间运动规律为特征的整治行为。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不断扩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变化,导致风景园林设计的文化主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风景园林设计的文化特征,已不再体现在文化的符号性,或赋予景观以象征或文学意义上,而更多地是体现在自然文化上,着重阐释水系、土壤、生物等各种自然元素产生与存在的价值。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
   以自然为主题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以自然为师。那些能够反映人工影响和自然能力相互作用的空间,如荒地、农田、河流、湿地等等,成为风景园林的热点景观类型。过去人们将城市中出现的荒地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为此而消灭荒地。现在人们认识到由于植物的不断迁徙,自然有能力将荒地变成各种迁徙植物的竞争地。为此,荒地等一类展示自然与人工相互作用的场地成为风景园林的主要景色之一。
   以生态为指导
   生态学理论于风景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在于使设计师认识到将各类生物联系起来的各种依存方式的重要性。或许风景园林师并不具备解决整体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能力与手段,但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应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状况、营造整体性的景观类型方面做应有的贡献。
   就风景园林设计而言,所有的自然景观元素都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如同嫁接一样,必须采取适宜的砧木与接穗。如果在设计中随意去掉一些景观元素,或破坏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极有可能影响到原先错综复杂、彼此链接的生态格局。不仅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设计本身也难以成功,即使强行实施后要么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要么代价高昂。
   以领土为特征
   风景园林实际的本质,就是针对领土的景观整治。而场地及其所在地区的领土景观特征,必须体现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之中。只有将各个设计作品都融入原有的景观演变进程之中,才能营造出富有整体性效果的园林景观,并丰富当地的领土景观和地域文化特色。所谓地域性文化,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以及人类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观遗产等。
   领土景观是由彼此联系的各个景观元素相互作用,并与适宜的人工作用相结合而产生的空间整体。景观设计应从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和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景观元素,营造出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景观类型,以及适应当地生活习俗的观察和利用景观的方式。风景园林师应是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不应满足于场地本身的景观塑造,而应追求本地区地域景观的完整性。
   以场地为核心
   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使各种景物协调共存。“地”的概念包括地理地貌景物等可见因素,也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等深层因素,还包括场地中物质与精神的各个方面。这些共同构成场地所具有的显性或潜在的景观资源。
   风景园林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景观机理的洞察能力。
   风景园林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场地、认识场地、理解场地,将场地的重要特征提炼并融入设计之中,并能够预见场地的演进方向,明了场地演变进程。实际上,与发明和发现一样,风景园林师对场地的眼光就是设计,对场地认识过程就是设计过程。优秀的风景园林师往往从场地整体整治要求出发,并从场地周边环境的整治着手,营造整体性的景观空间。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设计方式,只能形成大量光怪陆离的景观实体。
   以空间为骨架
   景观通常由实体和空间这两部分组成的。以自然元素构成的空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景”,应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而实体是指空间中的一些景物;“观”表明人们利用或观察“景”的方式。在自然空间中,各个景物都附属于特定的空间体系,景物与空间彼此紧密相连,并与其它的空间和实体相区分。
   因此,某个空间的特性,来自于该空间与其它空间的相互联系,而空间边界的形态则显得格外重要。
   自然景观空间都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并以某种方式与邻里空间共同构成空间联合体。自然景观空间的地平线或天际线作为空间的边界,会随着观察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关注空间本身,更关注该空间与邻里空间之间的联系方式。设计应由此及彼、由近至远,形成各个空间之间彼此关联的景观整体。 
   以简约为目标
   所谓简约,就是要了解并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以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设计手法,突出风景园林设计主要特征。反对矫揉造作、无痛呻吟、拖泥带水、繁琐堆砌的设计方法。密斯•凡•德罗提出的:“ 少就是多”,便是简约风格的最好阐释。
   风景园林设计所说的简约,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即要了解景观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最小的改造争取最大的成效;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即要通过深入的了解和扼要地概括,以最少的景物表现最主要的景观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即要求充分了解景观的变化规律,避免干扰景观的演变进程。所谓,最优秀的设计作品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然而,简约并非反对设计师的个性表达。所谓个性,应在与设计师个人对自然、对社会的个性化理解,以及个性化的解决问题方式。不应将杂乱繁琐、随心所欲看作是风景园林设计个性特征。风景园林师更应该理解,场地原有的景观类型或许就是其最大特色,应强调原有空间本身具备的个性特征,不能轻易的加以改变。
   6.1 生态设计理念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日益成为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科学,其中既有自然科学的影响,又有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的作用。
   应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充分利用科学原理和科技手段,减少风景园林建设的盲目性。风景园林又是统筹和综合的技艺,在这个复杂而充满变动的社会中,应鼓励多元化、多种学科的交叉互融。
   生态学原理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必须与领土整治相结合,从地貌学的角度出发,思考与衡量设计的科学性,避免设计成为流于形式的平面构成。这就要求设计从不同层面、不同元素着手,如地下水位、不同层次的土壤结构、不同层面的构成材料等地下状况,及其在地面上形成的痕迹、动物的活动习性、景观要素的变换规律等外貌特征,达到由表及里的设计深度。
   风景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的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风景园林师应认真研究实践性和实效性因素,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及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的塑造。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风景园林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究竟“以人为本”
   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应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说,在城市环境中,应较多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6.2 生态园林概念就生态园林而言,目前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和概念,对生态园林的认识也是因人而异的。就生态园林的字面意义而言,应该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良好、符合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系统演变要求的园林类型。
   因此,生态园林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求:一是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演进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形成因地制宜、自然和谐、景色美好、节约资源的游憩空间;三是舒适安全、造价合理、管理简便、节约能源的设计手段;四是减少资源消耗、不以牺牲别人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园林建设。
   6.3 生态园林内涵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人们认识到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生存方式的重要性。作为风景园林师,不仅需要更多的了解生物以及生物的生存方式,更要以此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反对片面的理解以人为本而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恶化。
   因此,风景园林师应具备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意识。要从整体出发,反对孤立盲目的整治行为;要以自然为师,研究自然景观的发展和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避免盲目的整治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要了解自然,并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造景观类型。所以,荒地、原野、废墟、弃地、再生、节能、渗水、循环等等,构成生态园林设计理念中的关键词。
   6.4 生态园林类型生态园林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生态环境改善为主要目的的大型绿色空间;据研究,人们有感的生态绿地面积至少在0.5~1公顷,没有一定的规模生态效应无从谈起。二是以宣传教育为主要目地的生态展示性园林,其本身的生态价值十分有限,但具有较高的展示、宣传和教育意义。三是针对各类自然敏感区域的生态复苏、自然复兴以及再自然化等景观整治规划设计等。
   6.5 生态园林要素就生态园林的要素而言,生态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植物群落:“动态花园”、荒原草甸、次生林地、引种花园等。
   (2)水工技艺:沼泽湿地、水系护岸、渗水景观、再生水景等。
   (3)野生生境: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区、鸟类保护区、植物保护区等。
   (4)地形地貌:地质公园、丘陵景观、道路护坡、山地景观等。
   (5)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生态技术、自然化处理技术,如建筑的植被化、高速公路构筑物的自然化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