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析

日期: 2007-5-22 9:08:22 浏览: 12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西安实验职业中专 张伟

摘要
为了能够探索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强大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研究性学习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有效实施策略。首先要搞清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特点,本文主要就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及具体方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 网络平台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虚拟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获取渠道,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对所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信息进行消化、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综合了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环境两方面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与学习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生本身就具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研究性学习正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生动、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所涉略的知识体系无固定、统一的范畴,包含了大量的关于社会、自然、生活的多方面内容。学生在不断激活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各种途径,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如 PowerPoint、 Authorware、Flash 等应用软件来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习内容的开放性消除了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的弊端,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与学习环境的虚拟性
过去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构筑了教师物质与精神的全部。”“两袖清风”是任何时候教师所要奉行的,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多元化、立体化大大丰富了“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导致了教育内容、模式、手段、方法甚至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方面发展。电子板书、积件选择、课程整合是目前教师常用的几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其中电子板书可将多媒体作为板书的补充,采用超文体形式对教学内容呈现过程进行管理;积件选择则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情形从积件中抽取某一片断进行演示,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课程整合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结构,实现对学科教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真正价值。课堂教学中常常是几种形式综合运用,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机会和新方法,使教学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有多种器官参加,可大大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多媒体网络平台覆盖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全部教学资源,集光、色、声、形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景交融、虚拟现实的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单单采取“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即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也会起到阻碍的作用。如果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可以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
三、 学习模式的团队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清朝的科举制度到近代的应试教育,教育者只重视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用一纸书卷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致使纸上谈兵者大有人在。即便是现在,在充分认识到实践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付诸于行动,也是教育者头疼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它所倡导的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在不断的自我发现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建构,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在多媒体网络平台所提供的虚拟环境下进行,进一步体现了它强大的实践性。在节省时间与空间冗余量的基础上,学生随时可以在平台的支持下进行实验研究;另一方面,学生在走进自然、探究社会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先进技术得以传播,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探索的队伍中;而且有时因条件所限难以进行的发明设计,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得以完成,弥补了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的缺陷。
有人把 80 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称作“X’的一代”,他们独立、个性张扬、自尊心强,同时也被家长所娇生惯养,不善于别人交流,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研究性学习多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一定数量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通过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小组间的竞争关系,赋予了每一位组员强烈的责任感,组员间互帮互助,为了共同目标团结一致。团队意识的增强,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伙伴身上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对研究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它是以独具匠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已成为 21 世纪人才的特有品质。
创造性思维不是孤立的思维形式,它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等多种思维相互作用形成的。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将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分为:一个指针(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两条策略(辨证思维、横纵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策略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三种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有利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
首先,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所特有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等。它是一种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要求人们不受已有知识经验的束缚,把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从各个不同的甚至是不合常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的范围局限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内,由于有些教师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把学生的质疑看作是对其学术地位的挑衅,更有甚者在自己的课堂只允许学生听,不准提问。学生求异、变异的想法被完全抹杀,发散性思维几乎等于零。而多媒体网络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超文本链接和非线性思维。学生在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只要出现横向、纵向、分合、质疑的思维跳跃,强大的网络平台均能一一满足。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也逐渐由流畅性、变通性过渡到独特性,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养成起到了铺垫作用。
思维不是凭空运行的,必须有一定的载体,形象就是载体之一,它是借助与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思维也不是断断续续的,它需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科学思维时指出:“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可见,任何一种思维都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等思维形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对一些应用软件使用的同时,学生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的了解、问题假设的判断以及对问题结果的推理等一系列的逻辑关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使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在利用大量的、先进的技术手段还原、再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或从理论上不相关的现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空间被扩展,看待问题有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形象思维的具体性、直观性、生动性与逻辑思维的连续性、严谨性结合在一起,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始终,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铺垫作用。
最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所谓辨证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辨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和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总之,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另一方面也掺杂了许多不必要,甚至是虚假的、不健康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假设与问题的结果相互违背的现象,如何在复杂、矛盾的情况下理清思路,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是突破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借鉴了相关领域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但愿能为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有所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