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敦煌残卷《解嘲》校释

敦煌残卷《解嘲》校释

日期: 2012-6-14 0:07:1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郭殿忱

内容摘要:杨子云《解嘲》,从形式看是一篇辞藻华美的赋,属文学作品;然从内容着眼,实则一篇政论文或哲学作品。《文选》编者将其归入“对问类”。敦煌出土残卷较诸多传世版本更为难得一见。但写本文字,行草间杂;碑体或文,形状不一。今试予以比勘校释,期以有裨益于学林。
   关键词:杨子云,解嘲,敦煌残卷,校释。
  
   敦煌残卷《解嘲》校释
  
   郭殿忱
  
   中华书局于本世纪初年出版了饶宗颐先生所编《敦煌吐鲁番本文选》。其中收有法藏P.2527楊子雲《解嘲》残卷○1,计七十行(连题及序在内),行十四至十五字,正文下有双行小字注文,止于“或釋褐而傅”。今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校释——
  
   一、关于作者
  
   杨雄,字子云。其姓有杨、扬二说,历代争讼不息。至清代钱大昕主“扬”,而王念孙主“杨”。《李善注文选》[1](以下简称《李善注》)作“楊”《全汉文》[2]作“扬”。《昭明文选译注》[3](以下简称《译注》)目录、正文标题作“杨”;而题解、正文又作“扬”。王力主编《古代汉语》[4]目录、正文作“揚”,而在作者简介中又云:“依后人考证揚当作楊”窃以为:千年残卷作“楊”,为主“楊”派提供了有力佐证。 似可依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饶宗颐“三重证据法”定案;然依潘重规所撰《敦煌俗字谱》[5]之发现:敦煌文献中“木”字偏旁常常与手字偏旁(扌)相互混用,所以又难以按断了。至于他的籍里、生卒年、“投阁”事件等,学界亦颇多争议,詳见学者刘韶军之考辩(《太玄大戴礼研究》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
  
   二、关于作品
  
   就文体形式而言,萧统将其归入“对问”类,列“檄”之后,“辞”之前,属“答客指事之制”,而大后于“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的“赋”体。然而时序下移,后世学者对《文选》文体分类之琐碎多所诟病。自清代桐城派学者姚鼐著《古文辞类篹》将文体分为十三大类之后,近现代学者均将《解嘲》归入“赋类”。依据则是它艺术形式方面的铺陈藻饰,纵横排比,音韵和谐,令吟诵者娱耳悦心,尽享语文之美。
   就思内容而言,显系对西汉末叶外戚专权,用人唯亲,竞尚阿谀,政治黑暗的揭露;对自身安于淡泊,坚持操守(可惜,对莽新王朝还是贡了谀文《剧秦美新》)的告白。但更多学者从哲学角度分析了它的主题:人生的贫富贵贱、盛衰祸福都是变动不居的,人们应当从容地加以应对。不应汲汲惶惶于功名富贵。
   这体现了杨雄“顺时全身”和“玄默淡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有学者认为:《解嘲》乃系对其仿《易》而作的《太玄》的一种通俗解释。诚然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多向成族”之特性。《解嘲》就形式而言是篇文学作品;就内容而言,则是一篇时政评论和哲学短文。
  
  
   三、关于残卷
  
   《解嘲》位在《文选》分类“对问”体裁之中,列东方朔《答客难》之后。宋代学者洪迈分析二者之关系云:“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杨雄拟之《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在敦煌残卷中,二文为同一编号P.2527,《答客难》于“(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以上残缺;《解嘲》则首接其尾,于“或释褐而傅”以下残缺。据双行注文可知为李善注本。然于个别处亦有不同。详下文。
  
   四、关于版本、文字及其它
  
   哀帝时,丁、傅、董賢用事 其下有双行注文:臣善曰 今按:此三字上引诸书皆无。
   《漢書》曰:定陶丁姬,哀帝母也。兄明爲大司马 今按:哀帝之舅丁明,任大司马。又曰:孝哀傅皇后。哀帝即位,封后父晏为孔乡侯。今按:哀帝之岳父傅晏被封孔乡侯,均系外戚。董贤,有学者认为是与哀帝同性恋者。
   诸附離之者,起家至二千石 其下为双行注文:《漢書音義》曰《庄子》曰:附離不以 漆 今按:“離”为“丽”之通假字,附丽,即攀附之义。“ ”为膠之异体字 之讹。
   時雄方草創《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今按:杨雄仿《易》所作《太玄》,《李善注》“太”作“大”,系通假字(一说古今字);“玄”字缺笔,系避讳字。
   人謿雄以玄之尚白 《李善注》《译注》皆作“人有嘲雄”云云,而《全汉文》作“或嘲雄”云云。残卷“謿”为“嘲”之异体字。嘲、謿互见为写本之特点。其下有双行注文:服虔曰:玄当黑而尚白,将無可用也。今按:《译注》引颜师古注:“玄,黑色也,言雄作之不成,其色犹白,故无禄位也”。
   而雄解之, 曰《解謿》。其 曰:今按:《李善注》《译注》皆无“而”字。“ ”为“号”之异体字,“ ”为“辞”之异体字。以上实为《汉书》杨雄传之文,《文选》引为小序。
   客謿楊子曰:吾聞上 之士,人網人紀不生則已 今按:“謿”、“楊”已见上文,以下不再校释。“ ”“網”二字,为“世”“綱”之讹。上引诸书皆已正之。其下双行注文:臣善曰《孔丛子》子魯曰:丈夫不生則已,生則有云爲於 者也 今按:《李善注》已无 “者”字。
   以下,“李善注”三字,上引诸书皆无,不再重述。
   增:《尚书》曰:“先王肇修人纪”。孔安国曰:“修为人纲纪也”。计十九字。
   生必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圭, 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今按:“ ”,上引诸书皆作“儋”。残卷为手书异体字。下有双行注文:臣善曰:《說文》曰:“ ”,荷也。应劭曰:文帝始与諸王竹使符。查今《說文句读》[6]:儋,何也。(双行注文:負任儋何,又作擔,《左传》:弛于负擔)从人,詹声。“圭”为珪之通假字。
   紆青拖紫,朱丹其轂。今吾子幸得 明盛之 , 不讳之朝,與羣贤同行, 金門,上玉堂,有日矣。今按:《全汉文》无“吾”字。“遭、處 、歴”三字,残卷皆为异体字。又,今日之“群”字,古人有云:君岂能与羊并列,故作异体“羣”字。《李善注》于“朱丹其毂”下有双行注文:《东观汉记》曰:印绶,汉制:公侯紫绶,九卿青绶。《汉书》曰:吏二千石,朱两轓。“有日矣”,下有双行注文:应劭曰:待詔金馬門。晉灼曰《黃图》有大玉堂,小玉堂殿 今按:《李善注》无“殿”字。残卷有“殿”更佳。
   曾不 画壹竒 ,出壹筞 ,上說人主,下談公王。目如燿星,舌如電光,壹從壹橫,論者莫當 今按:“ ”为“能”之手书字;四个“壹”字,上引诸书皆作“一”;“筞”为“策”之异体字;“王”上引诸书皆作“卿”;“燿”为“耀”之异体;“從”与“纵”同,有学者认为是通假字。
   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支 扶踈,說數十余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仓天,大者 元氣, 者入無間。今按:上引诸书皆作:“枝叶扶疏”“踈”为异体字。“仓”皆作“苍”;“ ”作“含”;“ ”字《李善注》《译注》皆作“细”;《全汉文》作“纤”。又“无间”作“无伦”。“伦”字大谬。另,《李善注》于“万言”下有双行注文:以树喻文也另《汉书》无“数”字。《说文》曰:扶 ,四布也。又“无间”下有双行注文:《春秋命历序》曰:元氣正,則天地八卦孳。无间,言至微也。《淮南子》曰:出入无间。又,“顾”字已接近今之简化字。
   然而位不过侍郎,櫂纔給事黃门。今按:“櫂”,上引诸本皆作:“擢”是。前文已言:“木、扌”相混事。“纔”为“才”之异体字。下有双行注文,苏林曰:櫂之,纔爲給事黃门,不长作也。今按:给事黄门侍郎,专侍天子左右之郎官。
   意者玄得无尚白乎?何为官之柘落也?今按:“柘”,上引诸书皆作“拓”是。拓落,犹辽落,不谐偶也。《全汉文》“无”作“毋”二字相通。
   楊子 而應之曰: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跌 赤吾之族也。今按:“欲”字,《李善注》、《译注》皆无。“跌”字上,上引诸本皆有“一”字,疑残卷写本脱漏。又“将”字左旁已简化。下双行注文:臣善曰《廣雅》曰:跌,差也。今按:《李善注》另有注文:“赤,谓诛灭也”。
   往者周 解結,羣鹿爭逸。今按:“者”字,《李善注》、《译注》皆作“昔”;“ ”作“网”,系当时简化字。下有双行注文:服虔曰:鹿,喻在爵位者。今按:后世引伸为政治权柄。清人徐攀凤撰《选注规李》云:“天下共逐,指战国诸侯言为是”
   離爲十二,合爲六七 下有双行注文:臣善曰:十二,已曰東方朔《答客難》。張晏曰:謂齐、燕、楚、趙、韓、魏爲六、就秦而七也。今按:“已曰”应作“已見”。《李善注》:十二国已見上文。上文即指《答客难》。
   四 五剖,並爲战国。下有双行注文:晉灼曰:此 道其 離之意耳。《邹陽传》云:济北,四 五裂之國也,四分則交午,而裂如田字也。今按:“ 、 ”为“直、分”之手书异体字。后十一字,《李善注》无。
   士亡常君,國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貧。今按:“亡”通“无”。《李善注》、《译注》皆作“无”。前者又引《春秋保乾图》曰:“得士则安,失士则危”作注。
   矫翼厉翮,恣意 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今按:“ ”为“所”之手书体字,坏音péi系千年以下“壞”之簡化字。其时释为墙。下有双行注文:服虔曰:范雎入秦,藏於橐中。臣善曰:《史記》曰:王稽辤魏去,过范雎入秦,至湖見車騎曰:爲誰?王稽曰:穰侯。范雎曰:此恐辱我,我宁匿車中。有頃,穰侯过。《淮南子》曰:顔阖,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坏而遁之。普來反。今按:残卷之“辤、过、反”三字,上引诸书作“辭、载、功”。“辤”为异体字,“過”系“載”之误,而一“反”字,足证残卷为唐以前之写本,《李善注》“功”乃“切”字之讹。反切法注音,先世为某某反,后世忌讳“反”字,才改作某某切。
   是故 衍從颉颃而取 資,孟軻虽連蹇, 犹爲万 。今按:“ 、 、 ”,分别为“驺、乘、师”之异体字。又,《李善注》“世资”下有双行注文:应劭曰:齐人著书所言多大事。故齐人号谈天邹衍。仕齐至卿。苏林曰:颉,音提挈之挈。颉颃,奇怪之辞也。邹衍著书虽奇怪,尚取世以为资。而己为之师也,言资以避下文也。颃,苦浪切。今按:“驺”已作“邹”《译注》同此。另,残卷“万乘师”下有双行注文:苏林曰:连蹇,言语不便利也。今按:《李善注》增益注文:“赵岐《孟子章指》曰:滕文公尊敬孟子,若弟子之问师”。又“万”今萬之简化字
   今大汉左东海,右渠 今按:此指南面为君而言。“ ”,上引诸书皆作“搜”是。其下双行注文:服虔曰:连西戎国也。应劭曰《禹贡》 支渠 ,属雍州,在金城、河 之西。今按:“ ”为“析”之别体。又,《李善注》“东海”下有注文:“应劭曰:会稽东海也”八字。又 为关之异体字。
   前番禺下有双行注文:应劭曰:南海县。张晏曰:南越王都也。苏林曰:音番。今按:“县”,《李善注》为“郡”。又“音番”,作“番,音潘”是。
   后 塗 下有双行注文:应劭曰:渔阳之北 也。今按:“ 、 ”分别为“椒、界”之手书体字。
   东南一尉 下有双行注文:如 曰:在会稽回浦也。今按:“回浦也”三字为《李善注》所无。近年浙江电视台所排连续剧《海之魂》,故事发生地点正在回浦,主人公也分别以回、浦为姓。又“ ”为“淳”之手写本别字。
   西北一 下有双行注文:如 曰《地理志》云:龙勒玉门、阳 有 也。今按:“ ”为“侯”之手写别体字
   徽以糺墨,製以鑕鈇 下有双行注文:服虔曰:刑,缚束之也。应劭曰:音以绳,徽弩之徽。臣善曰:《说文》曰:糺,三合绳。又曰:墨,索也。《公羊传》曰:不忍加之鈇质。何休曰:斩腰之刑也。今按:“糺”为“纠”之手写别体。“製”、“刑”,《李善注》同作“制”、“質”作“鑕”是。
   散以礼乐,风以诗书,旷以 月,结以倚 。今按:“ 、 ”分别为“岁、庐”之异体字。其下双行注文:应劭曰:《汉书》以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臣善曰《左氏传》曰:齐晏桓子卒,晏婴麤斩居倚 。今按:《李善注》“斩”下有“衰”字,是。“斩衰”五服之首也。又,“麤”为“粗”之异体字。
   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于八区。家家自以为稷、 ,人人自以为臯繇。今按:“ ”为“契”之异体字。又,《李善注》、《译注》“臯繇”作“皋陶”“皋、臯”异形字。下有双行注文:臣善曰:《尚书》帝曰:俞咨禹:汝平水 ,惟时 哉。禹让于稷 泉咎繇。今按:《李善注》“ ”则作“懋”是;“泉”作“暨”是。《全汉文》“皋繇”,作“咎繇”,非。“ ”乃“土”之常见碑别字。
   戴纵 缨而谈者,皆拟於阿衡 今按:“纵”,上引诸书皆作“縰”是。“ ”系“垂”之别体。下有双行注文:臣善曰:郑玄《仪礼注》曰“纚”与“縰”同,所低反。阿衡已见上文 系商代职官名,今按:李善注《文选》时引郑玄注《仪礼》之“礼”,已是今之繁体字“禮”的简化字。在此残卷中“礼、礼”二字已互见。其实早在李善之先的《魏高贞碑》“礼”已简作“ ”,《隋宫人司计刘氏墓志》已简作“ ”[7]。字形已近今之“礼”字。又“所氏反”,《李善注》已作“所氏切”。另注“阿衡云”:《诗》曰“实惟阿衡,左右商王”。毛苌曰:“阿衡,伊尹”。实则“阿衡”为商朝官名。伊尹曾任此职,故后世以“阿衡”为伊尹之代称。
   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 下有双行注文:臣善曰:五子童子,已见李令伯《表》。今按:前言“阿衡已见上”,此又言“见李令伯(密)(陈情)表”足见此残卷,不限于伯希和所见之P.2527。《李善注》另有注文:《孙卿子》曰:仲尼之门,五尺豎子,羞言五伯。正是李密《陈情表》中关于“五尺僮子”之注文。
   故当涂者 青云,失路者委 渠,旦握权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今按:上引诸书皆无“故”字。残卷有之则优。又“ 、 ”皆为“升、沟”之手书别体,
   若江湖之崖,勃澥之 ,乘 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今按:“ 、 、 、凫”分别为“譬、岛、乘、雁、凫”之别体字。“勃”,《李善注》、《译注》作“渤”,是。其下双行注文:臣善曰:《方言》曰:飞鸟曰双, 曰 ,今按:《李善注》注文为飞鸟曰双,四雁曰乘。亦引自《方言》。又按:依王念孙《读书杂志》乘雁为一 雁;双凫为隻凫。繁体双隻二字形近。
   昔三仁去而殷 ,二 归而周炽。今按:“ ”为“虚、老”之手书异体字。下有双行注文:臣善曰:“三仁”已见上。《孟子》曰: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祚兴,曰:盍归来乎?吾闻西伯养善 者。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祚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 者。“二” 者,天下之大 。今按:残卷此注较《李善注》多出“太公避纣” 至“善养 者”二十七字。残卷之“祚”也较《李善注》之“作”为佳。
   子 死而吴亡,种、 存而越霸。今按:“ 、 ”上引诸书皆作“胥、蠡”。残卷为异体字。其下注文:臣善曰《史记》曰;吴既诛子 ,遂伐齐。越王勾践袭杀吴太子,王闻乃归,与越平,越王勾践遂灭吴。又曰:越王勾践反国,奉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 行成为质於吴。后越大破吴也。今按:“反”通“返”。
   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下有注文:臣善曰:“五羖”已见李斯《上书》。《史记》曰:乐毅伐齐破之,燕昭王死,子立,为燕 王。乃使劫骑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畏诛遂西降赵。惠王恐赵用乐毅以伐燕。今按:《李善注》、《史记》下先引:“百里奚亡秦走宛,秦穆公闻百里奚,欲重赎之,恐楚不与,请以五羖皮赎之,楚人许与之。缪公与语国事,缪公大悦”。一小段文字中“穆、缪”混用。又,查中华出局点校本《史记》“劫骑”应为“骑劫”。另,“ ”为“惠”之手书异体字。
   范雎以折 而危穰侯 今按:“ ”通“摺”。下有注文:臣善曰“危穰侯”,已见李斯《上书》;“折摺”,已见 阳《上书》。晋灼曰:摺,古“拉”字也,力答反。今按: 为“邹”之手书异体字。“ ”注文已作“摺”。
   泽以噤吟而 唐举 今按:“ 、 ”分别为“蔡、笑”之手书别体字,下有注文:臣善曰:《史记》曰:唐举见 泽,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 颜、蹙、 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韦昭曰:“噤,欺廪反;吟,疑甚反。”今按:“ ”为“ ”之别体字。“ ”为“鬼”之常见碑别字。又,“孰、熟”为古今字。
   故当其有事也,非萧、 、子房、平、勃、樊、霍、则不 安。今按:“ 、 ”二字说已见前文。
   当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亡 患。今按:二“亡”字均与“无”字相通。“ ”见前说,即为“所”字。
   故 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 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今按:“ ”字已见前说。又其下注文:臣善曰:《说菀》曰:管仲,庸夫也,桓公得之以为仲父。“高枕”已见上。今按:“菀”为“苑”之别体。管仲云云下,《李善注》有注文:“《汉书》贾谊曰:陛下高枕,终无山东之忧。”《楚辞》曰:“尧舜皆有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夫上 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 而傅。今按:“ ”上引诸书皆作“褐”衣字偏旁与示偏字旁(礻)不分,亦为敦煌写本之另一特点。
  
   参考文献:
   [1]《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整理本,1977年版,页630
   [2]《全汉文》严可均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页733
   [3]《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页873
   [4]《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三版,页1252
   [5]《敦煌俗字谱》潘重规,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978年版
   [6]《说文句读》王筠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296
   [7]《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页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