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李頎詩異文考——以《唐詩三百首》爲中心

李頎詩異文考——以《唐詩三百首》爲中心

日期: 2012-6-14 0:03:0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郭殿忱

摘 要:《注釋唐詩三百首》收盛唐詩人李頎七言詩七首,約占《李頎詩集》《全唐詩•李頎卷》各一百二十餘首的十七分之一。數量雖少,然而質量上佳,傳世名篇大多入選。校勘各詩版本間的異文,前賢、時俊多有羅列而極少按斷。我今不揣淺陋,試從詩人之際遇,詩作之意蘊,古體詩之音韻,近體詩之格律等多方面加以權衡,並試給出是非優劣之己斷。
  
   關鍵詞:唐詩三百首;李頎詩;異文考辨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台)人(一說趙郡人)。少時流寓潁陽(今河南許昌附近),開元二十三年(735)中進士,曾任新鄉尉,後辭官歸隱,任俠好道。與高適、王維、王昌齡等人皆有交往。殷璠評價其詩“發調既清,修辭亦繡;雜歌咸善,玄理最長。”尤擅七言古詩,其中邊塞之作,風格雄渾豪邁;狀寫音樂之詩,發白居易《琵琶行》之先聲。明代人輯有《李頎詩集》[1],清康熙朝編纂《全唐詩》[2]存李頎詩三卷一百二十餘首。乾隆年間孫洙編注《唐詩三百首》[3]收李頎詩七首,其中邊塞詩二首、贈別詩三首、音樂詩二首,皆爲上乘之作。惜古今選家、箋注者對版本間的異文,多“述而不作”——只羅列校記而少加按斷。我今試從詩人之際遇,詩作之意境,古體詩之聲韻,近體詩之格律諸多角度加以分析並推出是非優劣之己見。
   一、七言古詩五首
   (一)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殺人莫敢前,鬚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今爲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今按:“少小”,《河嶽英靈集》[4](以下簡稱《河嶽》)《全唐詩》注作“生小”。《全唐詩》“少”下注 “一作‘作’”(即“少作”)。“鬚”,《河嶽》作“鬢”。“隴底白雲” ,《河嶽》作:“白雪隴底”。《全唐詩》《唐詩別裁集》[5](以下簡稱《別裁》),皆作“隴底白雪”。“得”,《全唐詩》《別裁》皆作“能”,《全唐詩》注“一作得”。“今”,《全唐詩》注“一作合”。考辨:“少小”在唐詩中習見,如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句。“生小”疑爲方言;“少作”又太正式。“鬚”含括了“鬢”,故“鬚”字佳。“白雲”應爲白雪,疑爲手民之誤。全句以“黃雲隴底白雪飛”爲佳。“不得歸”是客觀敍述,而“不能歸”有主觀意志在裏邊,故“能”字佳。“合爲”已有現將各種聲音合在一起的“今”意在,故“合”字佳。
   (二)送陳章甫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
   長江浪頭連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今按:“葉”,《河岳》《全唐詩》皆作“陰”。“貯”,《河嶽》作“著”。“如”,《全唐詩》作“皆”,下注 “一作如”。“吏”,《全唐詩》《中國歷代詩歌選》[6](以下簡稱《詩歌選》)作“口”,《全唐詩》注 “一作“吏”。考辨:從對仗角度看,“葉”對“花”較“陰”對“花”爲好。貯藏,是說經綸滿腹,不單指自己所著。“如鴻毛”是明喻,“皆鴻毛”是暗喻,依此詩風格明喻好。又“津口停舟”是客觀敍述,“津吏停舟”帶上了對停舟指使者的感情色彩——或理解,或埋怨……故“吏”字佳。
   (三)琴歌 《別裁》作《琴歌送別》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淒萬木風入衣。……
   清淮奉使千餘里,敢告雲山從此始。
   今按:“萬木”,《全唐詩》作“萬樹”。“奉使”,《全唐詩》作“秦使”。考辨:“木、樹”皆仄聲又同義,故曰兩可。“奉使千里”與送別題旨相合,“秦”字疑爲形近致誤。
   (四)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河嶽》作:《聽董大彈胡笳聲兼語弄寄房給事》。《唐詩紀事》[7](以下簡稱《紀事》)作《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全唐詩》同《紀事》但下注“一本題作《聽董庭蘭彈琴兼寄房給事》。”今按:詩人好友高適亦有《別董大》詩,疑爲同一位技藝高超之音樂家。此題目簡捷明快,大勝以上詩題。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沈飛雪白。
   先拂商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竊聽來妖精。……
   空山百鳥散還合 萬里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烏珠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今按:“沾”,《河嶽》《紀事》《全唐詩》注皆作“向”。“陰沈”,《全唐詩》作 “沈沈”。“摵摵”,《河嶽》作“槭槭”。“松”,《河嶽》《紀事》《全唐詩》皆作“山”。《全唐詩》注“一作松”。“浮”,《全唐詩》注:“一作孤”。“晴”,《紀事》作“明”。“雁”,《紀事》作“鷹”。“烏珠”,《紀事》《全唐詩》作“烏孫”。《紀事》注:四部叢刊影印本作“珠”。“娑”,《河嶽》《紀事》皆作“逤”。“幽”,四部叢刊影印本作“出”。“音”,《河嶽》作“陰”。“高才”,《河嶽》作“才高”。考辨:“向”是落淚時將目光移向邊草,正可與“對歸客”之“對”相呼應。故“向”字佳。又“沈沈”正對上句之“蒼蒼”,較“陰沈”好。“摵”音shè,葉落貌,如潘岳《秋興賦》“庭樹摵以灑落兮。”而“槭”音qí系指一種樹。但又音sè,《文選》李善注“庭樹槭以灑落兮”作“槭”,二字形近而義同,故兩可。但“槭”有別義,故“摵”字佳。又,“深松”歧義較多,不若“深山”。“孤雲”對上句之“百鳥”,較“浮雲”佳。“陰且晴”,正對“散還合”,“晴”字佳。“雛雁失群”孤苦伶仃,正對胡兒失慈母。而“鷹”非群居之鳥,故“雁”字佳。“烏孫”爲漢武帝時和親之部族。“邏娑” 系唐時吐蕃(今西藏)贊普所居之地。此極言其遠。“娑”字佳。“幽音”與“長風”相對,而“幽陰”與“變調”不相接。故“幽音”佳。“高才”與“才高”同義,慮及下句的“日夕”,“才高”可與之對舉,較“高才”佳。詩後附注“胡笳”,引《後漢書•蔡琰傳》。“董夫子”,引《唐詩品彙》[8]注。“邏娑”,引《新唐書•吐蕃傳》
   (五)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今按:“颼飀”,《全唐詩》作:“ 颼颼”。考辨:“颼飀”風聲也。見左思《吳都賦》。“颼颼”亦狀風聲,見《玉篇•風部》。慮及對句“啾啾”是疊音詞,“颼颼”就正可呼應,強於“颼飀”。
   二、樂府一首
   (六)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今按:“日”,《別裁》(重訂本)作“首”。“砂”,《別裁》《全唐詩》《詩歌選》皆作 “沙”。“營”,上引三書皆作“雲”。“萄”,上引三書皆作“桃”。考辨:“白日”對“黃昏”正合適,“首”字是說官兵已老,有反戰情緒與整首詩格調相合,但總不若“日”字好。“砂沙”同音,在現代漢語中“風沙、風砂”亦同義。但此詩強調的是西域一帶多石的風砂,故“砂”字佳。“野營”在萬里無城郭的大漠,艱苦可想而知,然從意境著眼,“野雲”正對“雨雪”較“野營”更有韻味。“蒲萄”與“蒲桃”實爲張騫通西域後的習見之物。“蒲萄”一詞已見《玉篇》,更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唐人王翰亦有“蒲萄美酒夜光杯”的名句。故“兩可”。詩後附注“從軍行”,引《樂府詩集》;“交河”,引《漢書》;蒲萄,引《博物志》。
   三、七言律詩一首
   (七)送魏萬之京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關城曙色催寒近,禦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今按:“度”,《全唐詩》《詩歌選》作“渡”。“曙”,《全唐詩》作“樹”,下注:“一作曙”。“是”,《全唐詩》《別裁》《詩歌選》皆作“見”。《別裁》注:乾隆重訂本作“是”。考辨:“度、渡”同音,又系古今字,但唐代作“渡”較佳。“曙、樹”皆仄聲,於格律無礙。從意蘊著眼:“樹色”對“砧聲”,強于“曙色”。然“曙色”對“向晚”則強於“樹色”。律詩頸聯要求對仗,故“樹”字佳。“是、見”亦皆仄聲,互換於格律無礙。細吟此聯,應是勸戒魏萬不要迷戀京城的安樂冶遊,空擲大好時光。故“見”字佳。亦可理解成:不要以長安行樂處爲是(是非之是)。但顯得牽強,不若“見”字。
  
   注釋
   [1]唐李頎撰 李頎詩集(M),見《唐五十家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1年。
   [2]清彭定求等編纂 全唐詩(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3]清孫洙編注 注釋唐詩三百首(M),中華局印行本,1959年。
   [4]唐殷璠選編 河嶽英靈集(M),見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選唐詩(十種)》,1978年。
   [5]清沈德潛編 唐詩別裁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林庚等主編 中國歷代詩歌選(M),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
   [7]宋計有功編撰 唐詩紀事(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明高棅編選 唐詩品彙(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代汪宗尼校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