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与课程改革

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与课程改革

日期: 2012-4-30 22:55:5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探析与课程改革实践——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摘    要】面对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市场经济对高素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课程内容的开发则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围绕“职业化、区域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建设,就职业教育模式的选择、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开发、教学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 键 词】高职教育|瓶颈|课程改革模式|课程体系|模具

 

The Analysis of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Course Reform Practice

 

【Abstract】The training mode of ou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urgent to be reformed in order to meet the large demand of ap-plied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skills,especially in current market economics with refining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As the core oftraining,the design of cours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 contents are very important.The paper focuses on thetraining of professionalized,skilled and applied talents for region.And the choi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the design ofcours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 contents are pondered and discussed for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mold design andmanufactur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ottleneck|course reform method|work process|mould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对于改善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海网(www.xuehai.net)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而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表明:我国当前高职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与中职教育、普高教育的沟通和衔接不够;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和就业联系不够紧密;高职教育的师资和数量有待提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等多个层次开展教学改革工作。

 

一、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指办学的实施者,而主办者是办学的投入者。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存在形式有:普通高等学校、企业行业、私营业主、股份制学校,有些学校的主办者同时就是学校的办学主体。
    这种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优势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突出问题:体制不顺,投入不足[2]。其实,无论办学主体是谁,关键是要坚持高等职业院校拥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所以,对于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坚持以《民办教育促进法》来规范行为。

 

(二)办学定位不清晰
    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目前高职教育在定位上的几个误区表现在:
    1.“生存型”高职院校。面对我国目前高考生源日趋萎缩的形势,一些生源紧张的高职院校为稳定办学规模,以专升本、专转本等升学率为办学目标,吸引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这种类型的高职院校已基本丧失了高职教育的功能。
    2.“技校型”高职院校。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纷纷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企业实现了双赢。但某些院校用“企业岗位需求”代替“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极端方式,降低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使得高职院校成了企业的岗前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能力较差。
    3.“普高型”高职院校。出现该误区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不够,实训条件不完善。其结果是学科本位教育思想占主导,以传统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得不到和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相当的实训锻炼,导致教学与高职的生源特点相脱节,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职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才是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

 

(三)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
    当前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往往局限于专业目录的既有规定,比较僵化,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近年出台的院校自行申报的专业设置方式,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专业,实现了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但该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四)学科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在近年引入到国内,但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具体表现在:课程类型、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数教学环节仍采用“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单一
  &nbs p;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教师个体“教师+技师”的师资培养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转变观念,多渠道构建合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完善和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加教师培训经费的同时,吸引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专兼职任教。

 

(六)“工学结合”缺乏制度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学生的企业实践已经很难再通过政府干预来完成。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措施,使得当前的校企合作停留在“人情、互赢”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责、权、利不清。对此,可借鉴德国在学生企业实践中的政府作为和制度措施。

 

(七)教学质量评价观念有待更新
    教学质量的评定关键是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所以构建科学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
    目前的课程考核普遍是以教师为评判主体,采用试卷考核的形式而进行的终结性评价,无法反映“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二、科学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教育与中职、普高教育的差异
    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中职教育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的特点,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中职教育一样,高职教育也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但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较中职教育更高。高职的学生既是一线的劳动者,又是一线基层的管理者。
    普高教育具有学术、研究性,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科学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和普高教育相比,在人才的培养类型上有着本质的差别。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主要工作有两方面,即德育工作和专业技能培养工作。其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协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贯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办学宗旨,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职业化的发展策略、市场驱动的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是相当宽的,但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是不利的,因为在专业分工如此细的社会,培养全能型的人才是不现实的,对高职学生来说应该根据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岗位技能进行优化[4]。所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然体现为职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其制定必须与地区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时,面向模具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环节工作,通过对本地区有关企业的调研、院校间的交流以及毕业生回访等多种形式来确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典型职业岗位群:模具设计员、模具工艺员、模具制造操作工、模具装调工、成形设备操作工、生产现场管理调度员、模具修理工、模具市场推广员。

 

三、高职课程改革的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过程,而培养过程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所以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课程改革模式的选择
    当前,国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主流课程开发模式有:基于工作过程的德国模式;基于行业化项目模块的澳大利亚模式;工厂化、车间化的新加坡模式。
    高职课程改革的的关键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道路,但各所院校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条件不一,所以在课程改革模式上不能盲目地一刀切。总的来讲,行业背景、专业背景成熟,工业化程度高的专业可以考虑采用德国模式或澳大利亚模式开展课程改革。澳大利亚的项目包教学模式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了职业培训,但无法满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另外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采用项目课程模式开展教学[6];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基于工作过程的德国模式更适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对于专业背景、行业背景不显著的专业可以考虑采用新加坡模式。

 

(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主要挑战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十步法”,课程开发应包括如下10个环节:课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课程→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模式→教学环境→评价方法→课堂层面的课程改造。所以课程改革的效果主要由课改教材(1~6环节)和课程实施(7~10环节)两部分体现。目前,这两个部分都存在一些不足:
    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和系列。在国家层面组织调动全国院校、企事业的专业优秀人才进行教材的开发,使之形成规模、形成体系,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
    2.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的推广力度不够。如果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理解不够、无法做到灵活应用,即使有了优秀的课改教材,整个课改也将无法实施,必然导致课程改革成为空谈。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的师资素质普遍与新的教学模式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是由于有效的课改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3.校内实训条件与校外实训基地无法和新的教学模式完全配套,在对外培训、对外技能鉴定、对外应用等服务社会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以,教材建设规模化、系列化,师资水平零距离,实训基地零投入、零缝隙是我们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重点突破的目标。

 

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流程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开发目的在于寻求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 之间系统化的联接纽带[9],是教改教材开发的基础。其主要开发过程是通过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形成行为领域,根据职业成长和知识认知规律构建学习领域(课程数量及排序),根据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载体设计学习情境(课程内容及排序)。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职业岗位群分析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所经历的工作环节,如图1所示,通过职业能力解构的方式,确立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
    2.行动领域归纳
    根据构成各典型工作任务的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归纳形成行为能力领域。
    3.学习领域转换
    按照知识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将表1的行动领域进行组合排序,进行工作任务重构,就得到了专业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即学习课程。
    4.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内的学习单元,各学习情境间遵循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其表现形式可以是项目、任务、案例等。学习情境设计的原则:要具有典型的工作过程特征(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要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载体是设计学习情境的关键,载体选择应满足下列原则:可迁移性、可替代性、可操作性。载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工作过程的任务,如零件,也可以是工作过程的对象,研究内容等。下面以“模具制作与装调”学习领域为例,设计学习情境。

 

五、结语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课程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积极改革评价标准和方式,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同时注重专业建设的市场驱动性,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但其实施过程需要我们在教材建设、师资水平、实训条件、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给予配套。


【参考文献】

[1]周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R].北京:全国人大信息中心,2009.
    [2]肖新发.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矛盾及化解途径[N].湖北日报,2010-9-2(11).
    [3]陈义.制约高职课程改革的原因分析与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234.
    [4]陈广山.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08(10): 39-40.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6]马必学,刘晓欢,向丽.工学结合的三种课程形式在高职教育中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9): 88.
    [7]石伟平.当前我国职教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思考[R].浙江:富阳,2008.
    [8]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50-53.
    [9]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