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红色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式

红色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式

日期: 2007-1-18 7:27:40 浏览: 15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方珊珊

摘 要: 大学生“两课”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红色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创新形式。本文在红色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实践”的概念,阐述了大学生开展红色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红色实践的开展形式,最后以浙江师范大学的井冈山社会实践为例,介绍红色实践的具体开展情况。
关键词:红色实践、井冈山社会实践
Red Social Practice——A New Kind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College of Tourism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s not only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Red social practice is a creativ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red social practice” based on red traveling,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ed practice, and then discuss the form of red social practice. Finally, take the Jinggangshan red social practice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introduce the detail of how to carrying our red social practice.
Key words: red social practice; Jinggangshan social practice
大学生“两课”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既是大学生增长知识,锻炼才干,接受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理想渠道。一直以来,它是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并将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革命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又一新课题。
一、“红色实践”提出的背景
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以胡{学}锦{海}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反复强调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2004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在讲话和批示中提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2004年上半年,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就发展红色旅游问题进行调研,并写出专题报告。当年7月上旬,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有关部门着手编制《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11月下旬完成《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送审稿,报中央审定。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红色旅游推向了一个高潮。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和革命老区等教育基地都迎来了许多学生和家长。每逢重大节庆日、旅游黄金周和学生寒暑假,到教育基地参观的人数明显增长。
在“红色旅游”兴起的同时,一些高校也把握这一时机,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两课”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红色社会实践”,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两课”社会实践的功能创新和途径创新。
二、“红色实践”的涵义
到底什么是“红色实践”?“红色实践”又与过去的“两课”社会实践有何不同?目前,社会各界对此尚无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红色社会实践”就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实践对象,利用寒暑假和其他时间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从而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的一种新的社会实践形式,是新时期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新举措。
“红色实践”与传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红色实践”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实践对象。目前,众多高校的“两课”社会实践的对象比较多样,多数将其定位在对学习“三个代表”和了解“三农”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层次上,所以大多学校选择了贫困地区、其他一些中学作为实践对象。而“红色社会实践”的实践对象则不同,它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来开展实践活动的。红色实践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把深刻的教育溶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红色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目的更为明确。许多高校的“两课”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还是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一些中小学任教或是参加其它社会劳动,然后提交实践论文的形式,许多同学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取得社会实践的学分,常常应付了事,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两课”社会实践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的教育功能和实际意义。
而“红色实践”则采用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等为载体,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财力、物力和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农村青年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其目的鲜明,就是为了化空洞的说教为生动的教育,实现同学们对革命历史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成效必定也更为显著。
总之,大学生的“红色实践”是对当前大学生“两课”社会实践的创新和提高。它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与党中央大力倡导和发展的红色旅游结合在了一起。它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把深刻的教育溶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地成为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
三、“红色实践”的功能创新
“红色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形式,其在功能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 红色实践是新时期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新举措。
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胡{学}锦{海}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关心和培养未成年人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庄严的历史责任,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以“红色实践”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正是新形势新时期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实践”,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实践之中,通过组织青年学生“重走革命路”,深入纪念场馆和革命圣地,请有关专家作弘扬民族精神的报告等等,把参观活动与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使红色实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实现大学生“以德修身”的文化建设。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大学生“红色实践”就是以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大学生以此为实践对象,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进行缅怀学习的主题性实践。通过“红色实践”这一形式,把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作为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珍贵教材,可以使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化。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取得实效。社会实践就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社会实践通过实践的形式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丰富生动的体验过程。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革命故事,昭示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
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有着忧国忧民的传统,这种情怀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同样十分明显。“红色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其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把当前亟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实践中,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入脑、入心,迅速扩大教育的范围,增强教育的效果,让青年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激发大学生为社会、为老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奉献意识,把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看作自己的历史使命,看作自己的人生追求。
四、“红色实践”的开展形式
红色实践的形式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参观访问(考察)
参观访问(考察)主要是组织大学生有计划地对革命老区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了解(包括实地考察、专题考察和参观访问等形式),从而让大学生对老区的情况形成感性认识,从思想上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 参观革命老区,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的事迹,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表达对革命英雄的敬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
2、 寻访革命前辈和英模人物,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引导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
3、 举办大型革命先烈学习研讨、交流会等,深入学习革命的精神,引导学生提高素质,锐意进取,知识报国。
(二)科技文化卫生服务
主要是让学生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为老区提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无偿服务,如知识咨询,心理咨询、技术开发、智力开发、知识宣传、劳动服务等。
综观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情况,如何实现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仍然是大学生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动效应,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能力锻炼。我们可以开展如下活动:
1、文化下乡,开展各类宣传和文娱体育活动,活跃革命老区的文化生活。
2、支教扫盲,利用师范院校的优势,为老区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可以举办文化补习班和为农民服务的相关讲座,积极捐赠、募集图书、报刊,帮助农村建立图书站,关注老区贫困失学儿童,建立助学联系。
3、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优势,开展专业调研和服务,如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调查,红色旅游规划、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以及导游培训,农村青年就业咨询,维权法律宣传等等。
(三)挂职锻炼
组织学生深入革命老区的基层,担任某项职务,直接深入实际,进行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缩短同社会的距离的主要途径。目前,招募大学生支援西部建设和相对落后地区的建设活动正在风风火火地开展中,通过挂职锻炼,让学生担任老区的村干部助理、景区管理员、经理助理等等,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社交能力、承受能力和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为他们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前作好准备。更重要的是让这群“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青年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干中学,边学边实践,实现各方面的能力的切实提高,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干预承当各种任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红色实践”的实例——浙师大井冈山社会实践
2004年寒假起浙江师范大学就率先把“红色实践”的理念引入“两课”社会实践中,先后二次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井冈山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04年1月14日到1月23日,短短10天时间里,23名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追寻着红军的足迹,走进老区,走进农村。他们队怀着对革命志士的敬仰之情参观了井冈山的各个革命历史遗迹,重温了井冈山精神。通过每一件实物,每一幅图片,每一个细节,让队员们感受到来自心灵的强烈震撼。在参观与学习中,队员们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深刻的体会。
实践队还举办了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为主题的图片展览,向每一个前来观看的群众赠送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册。实践队用精彩的演出、丰富的图片、翔实的学习册为老区人民送上了一顿新年的精神大餐,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暑假期间,作为全国百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团之一的浙江师范大学赴井冈山社会实践队再次走进了井冈山,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为拿山乡建立农村青年中心。
大学生们冒着酷暑,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建立团员数据库、青年资源数据库、党员数据库;带科技、文化下乡,为当地农村干部、青年农民进行计算机、英语、市场营销技能、法律知识等的培训;走访拿山乡的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党团员,制作拿山乡优秀青年风采展;同时,还将与当地乡政府、乡团委合作,开展农村青年凝聚力工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莘莘学子们还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前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将井冈山作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随着井冈山社会实践基地的成立,“红色实践”也在广大师大学子中广泛地开展起来,从此,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入到了学生关注民族历史文化、参与社会的探究学习中,激发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命感,使他们在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陈国柱.新世纪高校社会实践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2]刘国章.关于社会实践的形式与性质的探讨[J].唯实,2004(4)
[3]阮秀梅,陈立明.社会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1(2)
[4]王忠武,梅毅,戴木才.开发“红色旅游”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4)
[5]魏国英.开展红色旅游,拓宽教育功能[J] .文物世界,2002 (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