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

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

日期: 2010-7-6 7:44:31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产前及手术前血栓及出血机制方面的检验已成为必查检验项目之一,自2000年卫生部明确规定淘汰手指法查出凝血时间以来,我院引进普利生C-2000高性能血凝仪对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进行测定,使用本机几年来,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C-2000型血凝仪采用磁珠法原理,通过先进的双磁路系统测定钢珠在检测中振幅的变化,确定凝固终点,经计算处理得出检测结果。虽然它是目前凝固法中,国际公认最先进的直接检测方法,有不受血液中黄疸,溶血,乳糜微粒,浑浊试剂本身浊度等原因造成的干扰和不受原血浆粘度的影响优点外,但其有受人为因素较多:
   1 机器方面
   1.1机器与电源连接时,要注意插座的接地线是否可靠,严禁零地共用。
   1.2进行测试时,机器要先进行预热,显示窗达到37℃后方可正常使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1.3本机器属高精度测量仪器,应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使用(工作台不稳也会影响磁珠的左右运动)。
   1.4仪器和加珠器应远离电磁场干扰源,为保证测量精度应用普利生生产的-次性测试杯和一次性钢珠。
   2 试剂方面
   2.1试剂盒质量 采用国际太平洋凝血制品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严把质量关,每批试剂都要做正常对照。
   2.2试剂配制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用蒸馏水或厂家特定溶液溶解,溶解加量要准确,干粉要完全溶解,轻轻转动容器摇匀。新配制和复溶试剂应放置5-10分钟后方可使用,复溶试剂不可再冰冻,按规定的稳定期及有效期使用,一般时间过长或反复使用污染的试剂会导致结果延长。
   3 样本方面
   3.1样本采集 静脉抽血,穿刺要一针见血,避免瘀血,气泡,溶血或组织液污染,采血量必须准确,不低于计划用血量的90%,采血后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3.2样本处理
   3.2.1抗凝剂的应用 草酸钠,乙二胺四乙酸,肝素不适合作抗凝剂,使用3.8%或3.2%(W/V)枸橼酸钠溶液作抗凝剂。
   3.2.2血样与抗凝剂的比例为9:1,如果血球压积﹤20%或﹥55%,则需调整这个比例,方法是0.00815×血液毫升数×(100-压积)=抗凝剂毫升数。
   3.2.3血浆分离 如不立即进行测试,应尽快分离血浆,采样后60分钟内进行,离心速度为1000g/10分钟,血浆的保存是室温不多于2小时,2-8℃不多于4小时,-20℃不多于2个星期,70℃不多于6个月,低温保存的样本测试时为减低凝血因子的消耗,要37~C迅速解冻。
   3.2.4与样本接触的注射器,样本管,检测杯必须用塑料或硅化玻璃材质。
   4 药物的影响
   4.1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天门冬酰胺酶,纳络酮等会影响测定结果。
   4.2使用纤溶药物,如双香豆索,链激酶等可使凝固时间延长。
   4.3超过治疗剂量的肝素使时间延长。
   4.4纤溶蛋白降解产物(FDP)使凝固时间延长。
   总之,以上各种分析的影响因素,只要认真去对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相信会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