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基于实用、适应基础上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探索

基于实用、适应基础上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探索

日期: 2010-5-6 23:59:51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如何解决学生不易学、老师不易教这一教学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构建以实用、适应为主旨特征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手段、作业考核等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教学、实用、适应、应用、考核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产品的几何参数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后从事机械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的制造、维修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本课程除在理论基础知识上有一定的难度外,还有很强的实践性。为解决学生不易学、老师不易教这一教学难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为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围绕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主线,对构建以适用、适应为主旨特征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手段、作业考核等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构建以实用、适应为主旨特征的教学内容
   1、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门课程名词术语多、符号代号多、标准项目多,既有具体的公式和计算,也有抽象的原则和概念,涉及的相关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必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精选授课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对实际工作中用不到或较少用的内容不讲或少讲,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只讲结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工人除了要看懂图样并熟悉图样上的多种技术要求、符号、代号外,还要懂得常规的检测技术,如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检测、零件的成品检测等。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增强学生查用国家标准的能力,课堂上演示和练习查阅表格,学会零件各个公差值的查阅和标注,突出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基础理论和相关国家标准的使用等内容。
   2、教学内容要适应时代要求
   选择教学内容不仅要注意着重介绍基础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科的发展和行业的新动态,注意推陈出新。目前,机械工业逐步向技术密集、智力密集方向发展,精密制造技术、精密成型技术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材及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增加相关内容的介绍。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现有教材对此讲述不多,学生普遍缺乏这方面知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标准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标准化工作也得以强化,掌握标准化知识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因此国家各项标准监督法规内容以及GB和ISO体系的内容等应在课程中有所反映。可结合工厂质量论证工作,介绍标准化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不但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而且符合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迫切要求。
   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手段和测量技术的现代化,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实验环节注重的是验证成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或放弃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开发。这种实验方式虽可使学生较便捷地学习有关基础知识,并获得对有关内容的感性认识,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无法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因此获得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1、调整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本课程是由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两个独立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测量技术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学大纲要求保留一些常规性实验,从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开始,训练学生正确地选择运用测试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分析和发现规律。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检测能力,并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仪器,学会处理数据,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知识的交融,提高教学效果。
   2、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增设齿轮类零件精度的综合检测实验,让学生运用有关几何量检测的知识,对齿轮零件的尺寸、精度等进行全面检测,通过齿轮零件检测后,要求学生随机拿到一个被测零件和相关零件图,根据零件上标注的公差项目和其他技术要求,由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内容,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及相应的计量器具,对零件几何参数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能对被测零件的合格性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整体过程使学生把公差标准与技术测量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概念体系,既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认识,又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工程素质到了提高。
   三、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采用实习现场启发式教学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一切未知事物感到新奇,实物模型、挂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大,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具实施启发式教学。例如,在讲用万能角度尺来测量工件角度时,教师用实物演示后,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逐渐高涨起来。另外,讲解公差带代号组成及标注形式时,画出轴径公差带代号为Φ60h7的轴,提出问题一:在车床上加工出这批轴时,零件的合格尺寸范围是什么?可让学生练习查基本偏差表和标准公差数值表,得出答案。提出问题二:是否可以不查表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很快学生会立即算出这根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和零件图的实际标注联系起来,更加明确了公差带代号的重要意义和对零件加工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实际及课堂教学情况,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符号等运用表格形式进行纵横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有针对性和互动性,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组织制作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采用大量生动具体的实例、图像资料、立体动画等手段改变课程教学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平时可收集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多媒体光盘,让学生看到更多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检测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学不再是被动地灌输,而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启发创造性思维。
   四、改革作业及考试方法,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作业的目的不仅是巩固课堂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而且还应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布置作业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加大综合型、应用思考型习题。
   学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实际上是贯彻国标的规定。名词术语、公式学习过后,往往易混淆,不能很快地区别开,更难记忆和掌握,将基础理念知识放到联系专业课的综合题中来巩固效果会更好。
   作业形式可多种多样,理论课有练习题,实验课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实验心得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精选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题;针对与实习有关的内容和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精选练习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及训练其思维能力,而对容易混淆或较难理解的概念则以选择、判断或改错的形式,让学生去思考和分辩,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对作业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错误,要及时讲评,而对一些典型错误,可利用课堂提问,要求学生自己纠错,并搞清产生错误的原因。
   适当的测验和考核,是巩固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笔试考核方法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考虑用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实验心得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荆生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 杨好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