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花的繁育及栽培管理
大丽花的繁育及栽培管理
姓名:薛文君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大丽花是国内常见的花卉之一,花色艳丽,花型多变,品种极其丰富,文中详细介绍了它的栽培技术与繁殖,从中还可以了解大丽花的病虫害及其防治,大丽花应用范围广,可作花坛、花境及庭前丛植。矮生品种可作盆栽观赏,高的可作切花,它的普及和特点,将会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关健词:大丽花 繁殖 栽培管理
大丽花型硕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品种类型多,大丽花对环境要求不严格,所以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1.繁殖方法
一般以扦插及分株繁殖为主,亦可进行嫁接和播种繁殖。
1.1分株繁殖
观赏栽培的大丽花均采用营养繁殖,传统的方法是分株繁殖,此法简单易行,但繁殖系数过低,一墩块根只能繁殖5个左右根芽,具体做法是在春季3-4月间,取出贮藏的块根,将每一块根及附着生于根茎上的芽一齐切割下来(切口处涂草木灰防腐),另行栽植。若根茎部发芽少的品种,可每2-3条块根带一个芽而切割。无根劲或根茎上无发芽点的块根均不出芽,不能栽植。若根茎上发芽点不明显或不易辨认时,可于早春提前催芽,待发芽后取出,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切割。此法能使植株健壮,但繁殖系数不如扦插好。
1.2扦插繁殖
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但以早春扦插最好。
2-3月间,将根从在温室内囤苗催芽(即根丛上覆盖沙土或腐叶土,每天浇水并保持室温,白天18-20℃,夜晚15-18℃),待新芽高至6-7cm,基部一对叶片展开时,剥取扦插。亦可留新芽基部一对叶以上处切取,随以后生长留下的一对叶腋内的腋芽伸长6-7cm,又可切取扦插,这样可以继续扦插到5月为止。扦插用土以沙质壤土加少量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宜,保持室温白天20-22℃,夜间15-18℃,2周后生根,便可分栽。春插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经夏秋充分生长,当年即可开花。6-8月初可自成长植株上取芽,进行夏插,成活率不及春插。9-10月以及冬季均可扦插并于温室内培养,但成活率均不如春插而略高于夏插。
1.3播种繁殖
培育新品种以及矮生系统的花坛品种,多用播种繁殖。大丽花夏季因湿热而结实不良,故种子多采自秋凉后而成熟者,并且又以外侧2-3轮筒状花结实最为饱满,愈向中心的筒状花结实愈困难。极少数舌状花能结实,故应以筒状花作母本。通常雄蕊先熟。花粉散出后,雌蕊极速伸长,所以应将母本筒状花的雄蕊在成熟前去除(用剪除筒状花的端部办法去雄),待雌蕊成熟时进行授粉。因舌状花凋萎后常残存在花托上,着雨水后而腐烂影响筒状花结实, 所以授粉前应当全部拔除。供父本用的花,可先切取放室内水养,待花粉成熟时取出保存备用。授粉宜在午前9-10h进行,经30天左右种子成熟,若在成熟之前遇严重霜冻,便丧失发芽力,所以应在霜冻前切取,置于向阳通风处,吊挂起来催熟。种子调制后贮藏至翌春播种,一般7-10d发芽。当年秋天即可开花,其生长势较扦插苗和分株苗均为强健。
因大丽花园艺品种为多源杂种,由不同系统的同源4倍体杂交而成的异源8倍体。遗传基因丰富而复杂,播种后,变异性大而丰富,所以对培育新品种极为有利。
2.栽培管理
大丽花的栽培,因目的不同而异,通常有露地栽培和盆栽两种方法。
2.1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应选择高燥不旱不积水的园地,结合翻耕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800-1000kg,最好高畦栽培。栽植密度根据生产需要而定,一般以50-80cm的株行距栽植,繁殖时也可密植,株行距20-40cm。大丽花种苗不耐寒,春季栽培一定要在晚霜结束后,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分根苗栽后至出苗时忌灌水,以防止烂根,而扦插栽培后要浇透水,以利于缓苗。大丽花喜水又怕涝,天气干时要及时灌水,大雨后注意排涝,要实现花繁叶茂,大丽花生长发育期要进行抹芽,即去除无用的侧芽和根颈部萌发的新芽,抹芽能降低养分消耗,促进主花发育,同时摘除基部枯黄叶、老叶、病叶、去除多余的花蕾和已经凋谢的花朵。
生长期间应注意整枝修剪及摘蕾等工作。整枝方式依栽培目的及品种特性而定,基本上有两种:一是不摘心单干培养法,即独本大丽花培育法,保留主枝的顶芽继续生长,除靠近顶芽的二个侧芽作为以防顶芽损伤替补芽外,其余各侧芽均自小就除去,促使花蕾健壮生育,花朵硕大,此法适用于特大和大花品种。另一种方法是摘心多枝培养法,即多本大丽花培育法。
大丽花性喜肥,但忌过量,生长期间每7-10d追肥一次,但夏季气候炎热,超过30℃时不宜施用。立秋后气温下降,生育旺盛,可每周增施肥料1-2次,常用肥料有腐熟人粪尿、麻酱渣,棉籽饼,麻籽饼以及硫酸铵、尿素、硫酸亚铁等,应掌握先淡后浓的原则。
2.2盆栽
大丽花盆栽应选择株型低矮,花大色艳的品种,利用保护地设施实现盆栽大丽花的促进或延后栽培,提早或延长观赏时间,由于盆栽土壤营养面积小,应选用较大的花盆,盆径30cm以上为好,盆土应专门配制成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营养土,上盆时盆底排水孔畅通。
盆栽大丽花浇水很关键,必须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追肥要掌握少量多施的原则,防止烧根,盆栽大丽花植株营养要求比较严格,如为促进早期成花,应留单枝,并及时疏去顶蕾以下的侧蕾及叶片腋间的侧枝,如为培养多头花型,应在长出4-6片叶时摘心,以后保留2-4朵花蕾,并疏去其下部的花蕾和侧枝。
不论是露栽培还是盆栽,肥水条件是关键,除栽植前施足基肥外,生长前期追施氮肥。共期追施钾肥,后期追施磷肥。结合叶面喷肥有利于大丽花的生长孕蕾开花和块根的养分积累。大丽花茎秆中空而脆,叶大,花多,遇风雨植株易断,花蕾出现后需设立支柱,花后立即修剪花枝,以促进侧枝开花。
盆栽大丽花的整形修剪亦视观赏要求而定,有独本和多本两种方式,具体方法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但是株形高低,枝条粗细以及花朵大小的调整均更为严格,如当各侧枝粗细不一,长短不齐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抑制生长迅速的枝条,使其缓慢生长,达到各侧枝高度均衡。
3.病虫害及其防治
3.1病害
3.1.1 根腐病 常因土壤过湿,排水不良或空气湿度过大而引起。染病后茎叶很快枯萎,进而块根腐烂,植株迅速死亡,防治办法即避免连作,栽前土壤消毒,合理浇水和排水,保持通风透气良好。
3.1.2褐斑病 晚夏至初秋季节,由于多雨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此病,患病植株同时遭受红蜘蛛危害,使叶片产生褐色斑点,继而扩大变为暗褐色,最后干枯脱落,导致植株死亡。防治办法一是及时摘除并烧掉病叶,另外可喷洒波美0.5°的石灰硫磺合剂于叶面,或在土壤中施以石灰。
3.1.3白粉病 植株的各部分都会感染白粉病,但以叶部最多,发病初期,叶背和叶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随后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早期发现病叶后,应立即摘除、烧毁。常用的药剂防治是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每7d喷洒1次,连续换药喷洒3-4次
3.2虫害
3.2.1红蜘蛛 高湿干燥时易遭次虫危害,虫体常群居叶背的叶脉两侧张结细网,被害叶片出现黄白色圆斑,进而焦枯脱落,影响生长和开花。防治办法可喷射40%乐果1000-1500倍液或波美0.5°石硫合剂等。干燥时期可进行叶面喷水以防止红蜘蛛繁殖。
3.2.2 蚜虫 气温高、通风不良易遭致蚜虫危害。虫体群集叶片、顶芽、花蕾上吸吮组织内汁液,使受害部分卷缩变黄,排出粘液,致使植株死亡。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喷施并保持通风良好便可防治侵害。
3.2.3金龟子类 危害嫩芽、嫩叶及花果严重时可将上述植物组织全部咬掉。用药剂防除法效果不大,最好清晨捕杀。
参考文献
[1] 师向东 《中国花卉园艺》● 半月刊 2005/11/15第22期
[2] 罗毅波 《中国花卉园艺》● 半月刊 2005/03/01第5期
[3] 王宝杰 《Garden 园林》 2006/6
[4] 罗芒生 《花卉园艺》 2005/2总第210期
大丽花的繁育及栽培管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