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嵌入模式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关于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嵌入模式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日期: 2010-3-17 22:39:45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建构主义 嵌入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客观知识结构如何通过学习主体及其主体间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其同化一顺应一平衡的三阶段知识构建模式为人才培养规划了蓝图,目前逐渐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间存在传授知识与同化知识互相嵌入的关系、提高素质与顺应素质互相嵌入的关系、培养能力与平衡能力互相嵌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嵌入的原则,以期对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被将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所取代。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高等学校开始关注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并逐渐将其应用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立了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传授知识主导的教学思想。该理论是在皮亚杰(PiagetJ.)“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经科恩伯格(Kernberg0.)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进一步的研究及斯滕伯格(SternbergR.J.)和卡茨(KatzD.)对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关键作用的认真探索,最后成就了维果斯基(Vogotsgy)以研究高级心理机能对学习主体重要作用而闻名的“最新发展区”理论。这一系列对人认知行为的探索性研究构筑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石,其理论核心是: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的建构主要表现在对世界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上,其知识建构过程经历同化(Assim—ilation)一顺应(Accommodation)一平衡(Equilibra—tion)三个阶段。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其知识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动态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PiagetJ.,1952)。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与高等学校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
   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嵌入关系
   在知识建构方面,教育主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尽可能地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第二个目标是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把大脑中积累和沉淀的知识清零,使其回到原始状态和空灵状态,让大脑有足够的空间发展新智慧。理论教学重在向学生“输入”知识,使学生处于吸收社会所需知识的持续积累过程,实现了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学生大脑接受新知识的容量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但终究是有限度的。
   因此,积累的知识如果没有得到“释放”,新的知识就难以进入大脑,这就是为什么“填鸭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实验教学重在将知识转变或内化为能力,就是将积累和沉淀的综合知识经过体验、感知和实践得以“释放”,这种“释放”并不是知识的减少,而是转化为学习主体的某种素质或某种能力,从而实现了教育的第二个目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其对立性表现在理论教学向大脑“输入”知识,使知识不断增加,而实验教学将知识不断“释放”出大脑,使大脑原有储存和积累的知识不断减少;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学习主体知识传授、素质提高、能力培养这个循环体中,学生进入使用知识的状态时,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相关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转化的能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两个分系统,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又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若两种教学形式各行其道,互不联系,就违背了教学规律。所以,必须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其有机的融合起来,使教学活动成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整体。
   (一)传授知识与同化知识相互嵌入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理论教学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同一知识有同样的理解。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郅庭瑾,2007)。个体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就是实验教学对知识接受者的同化过程。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陈述性知识,侧重于基础理论、基本规律等知识的传授,从理性角度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科学性;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性知识,侧重于拓展和验证理论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把抽象的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从感性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者)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这种知识的获得仅通过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验教学,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的协作才能实现。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相嵌入、相得益彰,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领悟知识。
   (二)提高素质与顺应素质相互嵌入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在现实人身上的具体实现以及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准,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条件。素质是主体内在的,具有不可测量性,人的素质决定了知识加工和创造的结果。
   从教育的功能看,素质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贯穿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目前,高等院校理论课程体系中渗透了很多素质型知识。由于高等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所限,教师只能进行“批量化的套餐式”教育,素质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仅靠理论教学难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实验教学通过模拟和仿真现实经济环境,学生根据自身的感知和理解,会发现理论教学框架下建构的知识与现实经济环境不一致的地方,不得不按照新的图式重新建构,这种重新建构的图式将因个人素质不同而相异,是一种“个性化自助式”的顺应素质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提高素质一顺应素质一再提高素质一再顺应素质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起点和终点间存在着难以辨识的因果关系。从教学体系看,只有理论教学提供了顺应素质的素材,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顺应素质的功能。提高素质和顺应素质必须相互嵌入,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将提高素质和顺应素质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效用。
   (三)培养能力与平衡能力相互嵌入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通过能力来加以衡量。建构主义认为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已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已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成就测验来测量;二是指潜在能力,即尚未表现出来的理能量,通过学习与训练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与可能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性向测验来测量。心理潜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是各种能力展现的可能性,只有在遗传与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才可能转化为能力。能力很难衡量,但却有高低之分。
   其中,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低级能力向高级能力逐级实现的,当一种低级别的能力实现后,学生将向高一级别的能力进行探索和追求,学生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能力状态向另一个能力状态过渡,这正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平衡状态。理论教学为培养学生能力嵌入能力型知识,获取知识后,形成能力;实验教学通过“干中学”引导学生由一种能力状态向高级别能力状态探索,在探索过程中,需要理论教学的支持。创新能力就是在这种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过程中催生出来的。
   三、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嵌入原则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嵌入模式的设计应注重社会需求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坚持这一原则基础上,根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嵌入关系,还要坚持实验教学体系嵌入理论教学体系这一原则。此外,能力培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还要坚持知识传授、素质提高嵌入能力培养这一原则。
   (一)社会需求嵌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学理论研究专家潘懋元指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潘懋元,1990)不仅如此,潘懋元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潘懋元,1990)。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另一种是学校内部评价尺度。高等学校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教育的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潘懋元,1988)。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考证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必须遵循教育外部关系的规律与教育内部关系的规律。他们就如同马车的两个轮子,任何一个轮子不动,不但势必影响行驶的速度,而且还会致使马车脱离正确的轨道。ColemanJ.S.在研究新经济社会学问题时指出:经济行为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密度越大,复杂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行动者间信任机制的形成和协作关系的维系(ColemanJ.S.,1988)。高等教育同样如此,内部与外部相互嵌人越深,表现为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案嵌入越深,越有助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合作与协调发展。杰洛姆·
   布鲁纳(BrunerJ.S.)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BrunerJ.S.,1970)。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优质量——高等教育实现内部评价尺度与外部评价尺度的耦合,以外部评价尺度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内部教学活动围绕培养目标而设定,找到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的最佳切合点。
   (二)实验教学体系嵌入理论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只有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课程类型和内容等在内的各个要素统筹兼顾,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把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分为彼此依托、互相支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让课堂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吸收和升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教学目标的形成机制和规律,在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时,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与配套,同时兼顾实验教学本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衍生理论课程教学目标和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社会需
   求嵌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产生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联合产生专业教学计划,以满足学习主体岗位选择需要、行业选择需要和个性化选择需要。
   (三)知识传授、素质提高嵌入能力培养
   知识、素质、能力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自柏拉图以来,许多教育家一直都倡导这样一种观点:教育不仅是授予知识,而且还在于训练,并形成能力。瑞士著名教育家戈德·斯密德也指出,大学教育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素质作为知识内化的产物,提高素质并外显为能力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最终实现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外显为能力,主体在知识同化、素质顺应过程中达到能力平衡。个体素质和能力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会产生很大偏差。实践中,很多学生在利用科学知识过程中产生出谬论和错误的结果,其原因不在于知识的正确性,而在于其本身素质和能力尚未达到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高度上。因此,在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要注重知识传授、素质提高、能力培养的相互嵌入,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