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日期: 2010/3/10 浏览: 1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对国际化经营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消除文化屏障、推进中药现代化、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强化国际化营销策略等方面来提高我国中药的产业地位,来促进我国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作者:吴婷婷 学号:081503102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药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而我国医药产业被认为有望望进入国际市场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中药又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拥有许多珍贵的古代验方,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用药经验将是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支柱。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战略对策,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领域的独特优势,实现我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1.1中药产业增长态势迅速

据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统计,2008 年1 - 8 月,我国中药制造业企业单位数达到2 000 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42. 88 万人,资产总额为2 219. 54亿元,累计销售收入1 212. 6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为8. 34 %、2. 29 %、7. 48 %、25. 27 %。从2008 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知,中药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

从整体上看,我国中药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以每年平均16.6%的速度增长,各项经济衡量指标均有所提高。

1.2我国中药企业大而不强

我国国内的中药拥有巨大生产能力,但进入国际化市场的企业并不多,国际化经营市场的份额不够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的前20 强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就占到了整个世界药品市场的60% 。与发达国家中实力雄厚的医药巨头相比,我国医药产业所占份额微小,医药企业存在企业数量多、整体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结构调整压力严峻等致命弱点,其无疑也是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阻力。

2我国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机遇分析

2.1全球医药研发转设中国,加快我国医药发展步伐

中药产业成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高于世界主要制药国家的发展速度。全球医药研发也趋于转设中国,加快了我国医药发展步伐,目前世界销售前20位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合资或独资建厂随着世界制药巨头大规模进入中国行动的完成,跨国公司逐渐从原来的注重产业投资向注重研发投入转变。像葛兰素史克、罗氏、诺和诺德等跨国制药企业已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2.2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国中药产业相对于国外同行除了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和价格优势外,还具备独有的竞争优势, 这是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坚实基础。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拥有许多珍贵的古代验方,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用药经验将是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支柱。

2.3我国政府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持

我国政府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持是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强有力的后盾。国家和地方政府已专门成立各种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项目管理机构,并大力支持各种研究课题。同时,还大力推行《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从而推动了产品质量规范化和生产规范化, 为我国中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3我国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3.1理念差异形成的发展障碍

中外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是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障碍之一。中药药效主要靠临床实践来证明,靠口碑传承,不注重药品具体成分分析和化学结构式的探究。而西医理论注重科学和精确,重视定量分析,西药必须要按科学标准测试和鉴定,要求每一种药品都有准确的分子式,确定疗效。因此,即使像复方丹参滴丸、康莱特注射液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中药新品种也不能以药品形式进入欧美市场。

3.2我国中药企业整体素质差,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弱

大多数品种尚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并无自身优势产品,仅靠生产工艺相对成熟简单的仿制药品存活。中药企业结构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和专业化协作优势,因而致使我国中药产业附加值低,品种重复多,科技水平含量不高,不具备竞争优势。我国中药企业之间的这种低水平竞争模式已延伸到国际市场中,导致我国中药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度增加,效益却大幅度下滑。我国中药企业的竞争规则和竞争手段长期陷于低层次、低水平的价格战等手段,这种竞争无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企业不能磨练出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3.3外企参与程度日益加深,形势更为严峻 德国默克已启动中国市场的OTC项目;罗氏将中国纳入OTC全球十大核心国家,计划5年内销售达到10亿元规模;香港最大OTC生产商乐信药业与美国雅来制药以及诺华公司的“扶他林”系列品牌、德国马博士等纷纷进驻中国;中药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国内的药品市场中,多家具有雄厚的资本与技术实力的跨国制药公司在只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仍不断提升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占有率和控制能力。外资药及进口药已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且,中国科学院在2001 年的《高科技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医药工业企业在运行状态、技术投入、创新活力等方面与国际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和国际知名制药企业相比,在研发上的投资相差甚远,投资实力直接影响竞争力,我国的“复方丹参滴丸”在多年努力下被美国FDA 获准进入临床研究。但在这大好形势下,承担该产品的中药企业却没有资金力量在美国进一步进行昂贵的临床试验,只能暂时停止推进工作。

3.4中药企业对中药产品的营销观念不强

中药市场的营销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只停留在国内,营销观念还没从根本上转向国际这一大的市场,而且还停留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或推销观念阶段,国际化营销是国际化经营的核心,而我国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与国际上的市场调研和明确市场目标的程度不高,虽然我国比较关心中药如何进入国际市场,但在这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要占据一份自己的市场份额还是有很大的挑战性。

4我国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探析

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处在竞争相当激烈的大环境中,通过以上分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4.1挖掘中药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药的信赖性

随着对健康意识的认识日益深入,人们对医疗保健观念也越来越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人们更注重保健,随着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的增强,西方对我国中医的了解也更深入了,对待中医的态度和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有了改变,在不断发掘中医理念文化,不断加强对中医的科学宣传,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中药的可信赖性。解除原有的对中医排斥的错误的理念打破固有的医学理论的局限性,使中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化经营,成为国际化医药。可采取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现代翻译和整理出版,对外发行外文版中医药专著、杂志和报刊网站,建立临床实验基地,与国外的西医医院、大学、研究机构共同建立临床研究中心等方法。极力宣传中医药文化,把现代医疗保健观、现代科学技术与中药优势结合起来,使中药为全世界人们所接受。企业可先在东道国建立中医诊所,以健康服务为先导,让人们看到中医药实际效果,寻求认同感。此外,应资助和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在国外开展正规的中医药教育和医疗活动。

4.2 鼓励医药的研发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速度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创新更

是实现其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医药企业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实现医药产业的创新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科研方面的专研方向,结合其他相关的分支领域,进行相结合,构建企业特色的创新体系,在拥有现有大量的疗效确切的成熟药方的基础之上,提供良好的研究突破口及思路,我国医药企业则更应把握和扩展该领域的优势,提供自身在国际新药物研发中的竞争力。其次,应该充分了解国际新药研究趋势,避开研究热点,突破薄弱环节,寻求差异化发展。最后,企业还更应重视国际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结合国际的发展趋势,引进高科技人才,对其专业化培训,不断提供学习的良机,不断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不断为企业提供创新思想,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国际化,在国际竞争中创造优势、保持优势。

4.3加强与国际医药企业的合作

目前我国企业正处在竞争相当激烈的大环境中,想要赢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在此阶段实施合作竞争战略,这对中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的企业之间完全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扬长避短,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通过成本领先,增加企业对医药的研发投入,从根本上来提高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合作竞争战略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医药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环节上合作竞争。每个企业通过合作, 调整自身的增值活动以适应链上的其他企业, 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在与供应商及购买商之间的议价能力,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和生产环节中的供应商或购买商合作伙伴建立协作关系,使各自将自身的主要资源集中于价值链中的核心战略环节,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4.4运用绿色营销策略推进中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目前医药市场的绿色需求是越来越重视,企业要取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利益,就应该充分利用绿色营销组合,来发展自己的特长,实现医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加大资源的投入,制定研发绿色产品的长期可持续战略,生产符合绿色标准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使产品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更应加强国际国内各企业的合作,共同开拓绿色消费市场,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除此之外,中药企业应主动参与、积极赞助环保等公益活动,通过媒体如公益广告传递产品绿色信息,示范产品绿色功能,增强公众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我国中药企业想要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就一定要重视并利用好公共关系,把它作为营销的一部分,同时当遇到危机事件时,企业必须冷静、果断、勇于承担责任,处理好方方面面关系。提倡绿色消费,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提高中药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陶婷婷, 蒋学华 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现代预防医学2009 年第36 卷第1 期

2熊季霞,李洁,王文远 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机遇与困难分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6-0

3李洁 我国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策略探讨 中国药房2009 年第20 卷第24 期

4田雪莹,孙利华. 中药国际化任重而道远[J ] . 医药世界. 2006 ,54 (2) :41.

5李磊. 王永炎院士等专家 把脉吉林现代中药与生物制药基地建设[N] .中国中医药报,2003-05-10.


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