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日期: 2010-4-14 1:55:40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广平

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南漳县职教中心 张广平
   人们常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专家”;“一所学校如果选好用好了班主任,就等于完成了学校工作的大半”。这虽然是简而言之,但也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关注班主任工作,分析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状况、工作特点,建设一支素质高、有科学管理方法的班主任队伍,对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1、班主任队伍过于年轻化
   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目前,班主任队伍的特点是:中青年教师居多,部分班主任工作年限较短。即班主任平均年龄为31.8 岁;30 岁以下青年班主任将近占一半; 5 年以下班主任工作年限的占32.1 %。这一特点既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有利因素,也是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是:青年班主任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新,活动能力强,尤其是青年班主任与中学生的年龄相近,从情感上、思维方式上较容易与学生沟通;其次青年教师热情高、干劲足、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往往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利因素有:由于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理想抱负尚不坚定,工作缺乏经验,尽管热情很高但容易脱离实际,这些弱点往往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加上他们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对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应有的敏感性和相应的对策,方法比较激进、缺乏耐心;同时又要面临自身的学习进修、评定职称、成家生子等问题,特别是女教师,她们的压力更大。
   2、骨干教师精力过于分散
   我校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是教学骨干,有的兼职教研组长,有的还是主要处室负责人。而班级管理又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每天工作时间常在9 小时以上,因此他们不仅得不到很好的身心休整,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争取外界的帮助和指导。针对一些问题学生,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冲突,班主任应对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深感力不从心,教育上有难度,教育效果也不够理想。
   3、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有的学生来自教育条件和教学水平相对较弱的农村,缺少人文关怀,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家长对他们也缺乏信心,认为在职高只要能毕业就行了,学习上很少有严格的要求,任由他们自己发展;学生数学、英语成绩普遍差,偏课的现象非常明显和普遍;有的学生把初中时的学习悲观情绪带到了中职,上课时间无心听课;有的学生是从小家庭管教不力,自我约束能力不够,行为习惯偏差;有的学生因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因此,心理较脆弱,逆反心理、自卑心理较重;此外,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中职招生并轨、社会办学力量的迅速兴起、全国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社会对中职学校还存在偏见等,使中职学校的生源锐减,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
   二、加强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对策
   1、严把入口关和用人关
   为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保证班主任队伍的先进性,关键要坚持高标准的选人原则,选好班主任队伍,严格把守入口关和用人关。
   (1)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班主任素质要求更加全面。首先必须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谦虚好学、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善于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良好品质;其次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素质。因此,学校要严把入口关,把那些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选聘为班主任,特别是新生班主任的选配,更要认真选聘素质高、作风过硬、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尽量把最优秀的班主任配备到新生班级。
   (2)在无特殊情况下,要求每个教师在本校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应不少于10 年,对于个别在家庭利益和学校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不乐意接受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学校既要充分考虑老师的实际情况,也要及时对其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允许其暂时脱离班主任岗位,修身养性,学习反思,等条件成熟时再实行班主任轮岗制。要在学校里逐步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变被动当班主任为主动当班主任。
   2、加强培养力度,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
   (1)要重视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学校要始终把加强师德建设、培养班主任教师符合职业精神的道德行为作为重中之重。要以“德”为先,不断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和爱心教育,要求班主任能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的素质教育观,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和创新。
   (2)要加强“引领”的作用。一是引导班主任学习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大家的原著及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相关教育专著,从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二是创造条件聘请教育专家、班主任研究工作者和心理专家进行对话或听其举办的讲座、论坛、研讨会等,以了解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工作中应保持的心态,使班主任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整。三是充分发挥本校班主任自身的优势,通过班主任例会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班主任好的工作方法,使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同时,把优秀班主任平时积累的教育案例、班级讲话稿、个别谈话稿等教育资料分门别类收集和整理起来,汇编成册,这既是对优秀班主任的鼓励、肯定,也是对优秀班主任的促进和提高培训,更是为其他班主任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条件。
   (3)重视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一是试行见习班主任制度。面向青年教师,要求教龄在三年以下的教师都要担任为期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见习班主任让新教师跟老班主任结对子,参与班级的实际管理,增长感性认识,逐步培养新教师对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目的的分析能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班主任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等。二是让新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上岗前学习培训,上岗培训由政教处邀请专家、学校领导或优秀班主任主讲。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与实践,再经过学校考核、成为班主任队伍的后备力量,从而保证了新老班主任的顺利交接。
   3、不断完善班主任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
   一是要明确班主任的职责范围。针对学校的实际,征求相关老师意见,不断完善符合学校文化、可操作性的《班主任工作手册》等制度,将班主任工作职责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学风建设与就业指导、班级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和安全稳定工作等内容,明确责任,细化工作要点与要求,使之更趋于公正、科学、合理。
   二是注重过程管理,强调班主任的业绩与考核。将班主任到位率和班级管理的效果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从担任班主任开始,其履行职责、到岗到位、工作实绩、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等内容就应有较为详尽的记录与评定,并作为班主任考核质量系数评定的依据,真正体现按劳取酬的原则,以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主动、自愿的动机作用下,向所期望的目标更加积极地工作,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从而取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
   三是加大考核激励力度。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同时,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物质激励措施,改善班主任的生活、福利待遇,切实实施班主任的考核结果与其岗位津贴挂钩的制度,对班主任的津贴划出浮动考核部分,与履岗到位、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挂钩;考核结果与职称、职务晋升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合同,并不予职称、职务晋升,逐步建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学校在每年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高一级教师职务评审,以及各类奖励评选、业务培养中,向优秀班主任倾斜。对每年开展的班主任评选活动,获奖者享受校级优秀教师同等待遇,加大树立先进典型的力度,促进班主任敬业精神的形成。
   4 .强化服务意识
   政教处不仅是一个管理机构,更应该是一个培训机构、服务机构。因为我校班主任年轻多、专业种类较复杂,班主任不仅工作时间长且来自学习进修、评定职称、成家生子等的压力较大。为此,政教处在指导工作过程中要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个性化成长,要充分发挥班主任自身优点,信任其组织能力、肯定其工作成绩、关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辛劳,尽量为班主任减轻工作负担。一是要帮助指导班主任过好“四关”,即恋爱关、结婚关、生育关、生活关。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大家与小家、长辈与晚辈、社会与家庭等关系。二是为班主任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准备资料。每学期根据学校工作重点、思路,结合学生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 一3 个专题教育活动。例如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亲情教育、法纪教育等专题。有的活动政教处发一个活动通知再加一个考核标准就可以了。有些活动政教处要在活动前准备充足资料,为班主任节省大量时间,同时也有助于班主任吃透专题活动的精神,提高活动效果。三是坚持为班级培训班干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政教处和团委联合组织班团干部集中培训,为期1 一2 天,开学后可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学习提高。四是班主任的量化考核应从注重数量逐步转向注重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笔者相信,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可以培养出一个个合格的、优秀的班主任。笔者更相信,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也能使一批又一批中职学生品德与智慧得到和谐发展,更能促进一个学校的和谐发展。
   《新编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0年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