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当代都市摄影的兴起与艺术特征

论当代都市摄影的兴起与艺术特征

日期: 2010-2-24 10:20:26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随着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社会日趋物质化与消费化,开始接近战后欧美国家的形态,同时也与世界共同面临着信息化的考验。社会进步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代艺术无论是国画、油画、音乐、雕塑以及装置等等,都明确地将对当代文化和都市人生存境遇的关注与思考作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体现艺术与都市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接触和碰撞,以多元的形态来体现当代艺术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当然,这种表现是多维度的,既有乐观主义的也有悲观主义的,既有褒扬的也有批判的。
   都市摄影,它侧重于表现都市生活与感受,关注与思考的都市人生存的境遇。当代中国都市摄影的兴起是是基于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结果,中国都市摄影的发展相对于西方而言要迟得多,原因很简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中国的社会形态的基本构造还没有进入并经历都市化进程。虽然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当代世界文化交流频繁,中国都市摄影的发展速度很快,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艺术家们使用照相机这种材料“真实”地记录他们的思想,形象地表达出他们的观念。摄影天生的纪实性使得摄影作品呈现出强烈地现实性品格,这是当代都市摄影最显著的特点。此外,相对于传统摄影而言,当代都市摄影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比如说,摄影师本身的特点、主题与题材的新颖性、美学上的后现代特性、与当代艺术的融合等等。当代都市摄影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说题材、语言形式方面的不足,此外商业化趋势和文化悲观主义的盛行需要正确的引导。
   当代中国都市摄影的发展,应该立足多元价值同时存在的事实,根据当下现实的优势需要,确定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一取向总的来说应该有利于中国现代性建构,有利于个体建构。在都市摄影的发展中,我们应努力构建一种具有审美性和终极意义、同时又面向现实的文化建构。
   关键词:都市化 当代艺术 都市摄影
   阅读文献概述
   都市化是城市化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城市化”的基本尺度是城市居民百分比的增长过程,其表征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空间的迁移,深层则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与文化结构的整体性变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都市化进程迅速波及中国。都市化进程是社会转型的新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形态与生活方式重塑的重要环节。正如芒福德指出,城市既是磁体又是容器,一方面,如果不能将更多的人力、资本与信息聚集起来,城市就会在门庭冷落中重新成为人烟稀少的乡村;另一方面,一旦吸引进来的东西过多并超出了城市的容积,则会直接威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城市本身固有的二重性,也是城市发展中永恒的冲突与矛盾。在都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与新问题,它们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并因此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关注的新焦点与重大现实问题。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任何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在追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都无法回避都市的现代化,这在西方如此,对第三世界的中国也不例外。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只有都市化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化的成就。从西方的城市化向都市化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会发现,对于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国家,如法国、英国、德国来说,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起来的都市成为一种史无前例的包容性、开放性。同时,由建立在科学和技术之上的工具理性更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此时现代化就意味着工业化、科技化,在具体的社会形态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城市化和随后的都市化。于是,与这种都市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文化相匹敌的思想是激进的进化论、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在艺术上,则体现在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的艺术追求中。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大都市阶段,许多先前没有出现的问题便慢慢浮现出来,如人口膨胀、失业加剧、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犯罪率和自杀率上升……此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片面追求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社会批判思潮迅速扩展开来,譬如,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便对单一的现代化变革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样出于对现代化的批判,在艺术领域也产生了不同于未来主义或立体主义的诸多艺术运动,如19世纪中期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其后的象征主义、20世纪初“维也纳分离学派”等等。显然,这些众多的艺术运动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文化思潮,就是对西方急速发展的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进行抵制与批判。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都市化进程加速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没落和消亡。都市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有着本质的区别,都市文化是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按照法兰克福的阿多诺和伯明翰学派的威廉斯等学者的理解,这种被生产出来的文化完全是出于被消费的目的,其存在的方式是一次性的、转瞬即逝的。相反,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生活基础上的,其特征是自发性、自律性和系统性。这种伴随着都市现代化而兴起的大众文化具有双重的破坏力,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很多传统文化的形态,例如皮影、戏曲等被现代的电视、电影所取代。另一方面是消解现代艺术的批判力,颠覆现代艺术的存在根基。
   当代艺术已经明确地将对当代文化和都市人生存境遇的关注与思考作为发展方向之一,对都市这一社会空间开始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接触和碰撞,以多元的形态来体现当代艺术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一方面,整体而言,当代艺术告别乡土转向都市题材,这种转变标志着对地域文化生存经验的复现开始被当代以都市题材为主轴的绘画所代替。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对都市生活的关注同样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因为,这是中国90年代社会转型之后,以都市现代性取代80年代乡土现代性的表征。所以,当代艺术必然要关注都市中人的存在,即关心人在当代文化中的生存处境、生命要求和人格倾向,同时,艺术家要从更直接、更具体、更深入的当下经验出发,切入当代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艺术与人的本质联系及艺术对当代文化的反省。当然,这种表现是多维度的,既有乐观主义的也有悲观主义的,既有褒扬的也有批判的。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的同时,西方社会也正好经历着都市化的过程。大量的人口开始向都市移动、集中,都市里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许可以这么说,摄影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西方的都市发展与变化过程有着一种宿命的关系。
   都市摄影,它侧重于表现都市生活与感受,关注与思考的都市人生存的境遇。中国都市摄影的发展相对于西方而言要迟得多,除中国摄影界对于摄影的丰富性认识不够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整个中国的社会形态的基本构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没有进入并经历都市化进程这个事实本身有关。在都市本身还不具备沃思所说的“由不同的异质个体组成的一个相对大的、相对密集的、相对长久的居住地”时,在生活于都市中的人本身还没有感受到都市生活所引起的“异化”感的时候,要求从事摄影的“摄影家”们意识到都市是摄影的重要题材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中国当代都市摄影很大一部分是由街头摄影促进的,并引起整体上的观念变化。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都市摄影的萌芽期。其中,张海儿、安哥以及1986年出现于上海的“北河盟”摄影群体成为当代中国都市摄影的先行者。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摄影家的摄影探索,都将都市作为一种承载个人主观感受的载体,通过个人与都市的对话来表达对于都市的个人感受。而对于都市社会的现实生活层面的记录,则还没有成为他们的摄影议题。显然,这与中国社会本身的发展与转型还没有全面进入城市化进程有着相当大的关系。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以异常的速度迅速展开,一些中国摄影家开始注意到了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及其魅力。都市复杂多变的现实,不仅要求摄影家对此作一种“见证”式的记录,同时也要求摄影家在“表现”这个维度上做出应有的回应。徐勇、陆元敏、张新民、赵铁林、林永惠、王耀东、罗永进、刑丹文、翁奋等一大批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在回应城市社会现实的巨大变化,他们通过摄影表达对现代都市生活的理解与思考的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对于摄影的理解,开拓了摄影表现的新可能性。
   相对于传统摄影而言,当代都市摄影自身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比如说摄影师本身的特点。都市摄影的困难在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与空间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新鲜。这需要摄影家的非同寻常的眼光。他们必须与长期生活于此的城市达成一种默契。他们必须对于都市生活有一种深入的体会。此外,主题与题材(符号)的新颖性、美学上现实性与后现代特性、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当代都市摄影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等等也是其鲜明的特征。
   中国当代的都市摄影也不可回避存在着一些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都市化进程和摄影的非渐进式发展带来的。总体来说,当代中国都市摄影作品总体上的浅显化,优秀的作品比较少。另外题材的有限性和语言形式的贫乏、 商业化趋势、“文化悲观主义”的盛行等等。现在的城市摄影产生了一种意识的变化,更多地突出孤独感和疏离感,摄影师甚至大多数的都市摄影家喜欢把城市当作非人性的、窒息性的地狱。作为人类文化发展高级形态与当代精神生产与消费中心的都市文化尽管都市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相当严重的问题,但由于它已实际上构成了当代人精神生产的主要背景,因而同样需要以清醒的理性与现实的态度去直面它。
   国际和国内相关领域、方向的基本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地进入城市化和都市化,国外对都市摄影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两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因为社会发展的渐进性,所以社会学、美学、哲学等学科的对都市化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比较深入,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对都市摄影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沃思对“都市”曾经做出过明确的界定,他认为都市是“由不同的异质个体组成的一个相对大的、相对密集的、相对长久的居住地”;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在其名篇“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中指出:“都会性格的心理基础包含在强烈刺激的紧张之中,这种紧张产生于内部和外部刺激快速而持续的变化。”都市生活所创造的心理状态以瞬间印象为主,是以“快速转换的影像、瞬间一瞥的中断与突如其来的意外感”;阿诺德•伯林特建立起西方的环境美学,他反对把“城市,尤其是工业化的城市”与审美对立起来;瓦尔特•本雅明在《摄影小史》(1931年)一书中认为都市空间中的高密度的影像秘密,也只有摄影才能胜任为之解密的任务。
   实践方面,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诸多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为都市摄影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他们之中既有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己任的摄影家,也有通过为都市中人造像来聚焦都市生活形态的摄影家桑德,既有像克莱因这样的以都市为自己的感情宣泄对象而在与都市的对抗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的摄影家,也有像荒木经惟这样的一直把都市看成是一个欲望发生装置而始终在以摄影与之调情的摄影家。
   虽然国外对于都市摄影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的都市摄影来说,仅仅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研究当代中国都市摄影,首先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支撑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质,其次需要紧密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有利于当代中国都市摄影发展有益的思路和建设性的路径。
   我国的当代都市摄影,以影像的方式见证了开始于1980年代中期的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个巨大社会变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城市化进程中都市面貌的巨大改变,还是生活在都市这个新型人类空间里的人的各种生存状态与内心的如潮水般的起伏。而在这之前,无论是1949年之前的中国摄影家,还是这之后到1980年代之间的中国摄影家,并无太多的人有意识地把都市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
   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学、艺术学、传播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方面的专家从多种角度、各种层面去研究都市化这个当代社会的重大课题。都市艺术家正以敏感的心态体验着都市生存的各种问题。由于生活在大都市并较早的开始都市摄影的实践和理论活动的原因,上海的顾铮和林路教授在都市摄影研究方面在国内是比较深入的。顾峥出版的《都市摄影》一书,介绍的是包括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30多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其中就包括中国的摄影家陆元敏。国内理论界对都市摄影的研究更多的是对某些摄影家及其作品的分析和评论,没有对当代中国都市摄影的现状做出系统的分析,也没有对其定义和特性进行学理性地归纳。
   结论
   虽然都市摄影在我国发展的比较迟,但是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当代都市摄影已经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当代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都市摄影,它侧重于表现都市生活与感受,关注与思考的都市人生存的境遇。当代都市摄影作品呈现出强烈地现实性品格,这是当代都市摄影最显著的特点。此外,相对于传统摄影而言,当代都市摄影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摄影师本身的特点、主题与题材的新颖性、美学上的后现代特性、与当代艺术的融合等等。当代都市摄影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说题材、语言形式方面的不足,此外商业化趋势和文化悲观主义的盛行需要正确的引导。
   当代中国都市摄影的发展,应该立足多元价值同时存在的事实,确定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一取向总的来说应该有利于个体建构,有利于中国现代性建构。在都市摄影的发展中,我们应努力构建一种面向现实,同时也具有审美性和终极意义的文化建构。
   主要参考文献
   1.顾铮,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
   4. 乔纳森•弗里德,美学与摄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于贝尔•达弥施,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爱德华•路希•史密斯,二十世纪视觉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
   8.邵培仁,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10.孙逊, 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 2007。
   11.马永建,后现代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12.新艺术的后援—生于7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 ,中国画报出版社
   13.后现代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未来,学林出版社,2006
   14.王林,当代绘画观念化—以中国“八九后”艺术为例,
   15.丁莉丽,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影像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16.林少雄,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学林出版社,2005。
   17.约翰•R•霍尔 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
   18.河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比照西方现代与后现代文化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阿瑟•C•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0.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1.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2.A•瓦尔坦诺夫,摄影的特性与美学,中国摄影出版社,1992。
   23.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4.世界文化报告1998:文化、创新与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5.玛丽•沃纳•玛利亚,摄影与摄影批评家,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6.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7.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28.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9.艺术:视像与后现代思潮,学林出版社,2005。
   30.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1.伊安•杰夫里,摄影简史,三联书店,2002。
   32.高名璐,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3.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4.苏珊•朗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35.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贡布里希,图像与眼睛,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37.重森弘淹,西方摄影艺术流派及大师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
   38.约翰•伯格,视觉艺术鉴赏,商务印书馆,1999。
   39.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0.鲁埃尔•戈尔登,20世纪摄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41.阮义忠,摄影美学七问,中国摄影出版社,1999。
   42.顾铮,西方摄影文论选,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43.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45.蒋齐生,《中国摄影史:1937--1949》,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
   46.佟树珩,《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1949-1989》,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
   47.Sheanron•A.Lowery and Melvin L.Defleur,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dia Effects,2003。
   48.David G.Wilkins, Art Past,Art Present,Prentice Hall,Inc.And Haarryn.Abrams,Inc.,1997。
   49. Bruce Warren,Photography,Delmar Publishers,1993。
   50.John Kissick , Art:Context and Criticism ,Brown and Benchmark, 1993。
   51. Susanne.K.Langer,Feeling  and Form,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imited,London ,19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