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如何减少学生外出就业的回头率

如何减少学生外出就业的回头率

日期: 2005-7-30 15:56:50 浏览: 16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泰州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闵建

在如今职业教育办学困难的严峻形势下,搞好就业安置工作,被许多职业中学视为提高学校声誉、吸引生源的有效手段。然而,不少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复苏,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学生就业难成了这些职业中学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两年来,各学校忽然发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苏南、上海、深圳等地需要大量中等层次的劳动力,于是纷纷谋求将学生输送到外地。在学校和中介机构的大力宣传下,不少学生头脑一热,便匆匆踏上了外出就业之路。但他们很快发现外面的世界未必精彩,现实与想象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于是又满腹牢骚返回家乡。学生和家长徒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最终却一无所获,不免对学校有所误解和不满。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不但给学生的精神、经济上造成了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损害了职教的形象。笔者以为,在输送学生外出就业的热潮中,各职业中学应保持一份冷静,妥善处理好各个环节,确保学生和家长满意,减少学生外出就业的回头率,避免学生徒劳往返。
一、认真考察就业单位
学生就业,对其本人来说可谓是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对其家庭来说也一件大事。工作单位、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好坏将牵动全家人的心。因此,学校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一定要认真。一般来说,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单位地址、单位规模、主导产品、工作岗位、工作时段、合同期限、基本工资、加班薪金、假期安排、伙食情况、住宿情况,以及健康安全有无保证、提供哪些社会保障等。这些方面虽不能要求尽善尽美,但如果缺陷较多,则宁可等待下次机会。对于这些信息的获取,最好由学校派人亲赴用人单位调查了解,间接得到的信息常常不可靠。如现在劳动力中介机构异常活跃,不少学校就是通过它们寻找就业单位的。但是,中介机构为了提高就业单位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赚取中介费,对单位的优点常常言过其实。学校必须看到正式的招工简章,并认真分析,确定哪些问题须进一步了解,然后再直接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进行联系。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也希望招进真正热爱本单位的员工,减少将来人员的频繁进出;也希望学生能事先详细地了解本单位的情况,作出无悔的决定。因此如果你登门拜访,他们会很乐意的向你介绍情况。对于一些中介机构故弄玄虚,不肯提供招工简章,甚至不肯告知单位名称,学校最好不要轻信。
二、慎重进行就业动员
学校与就业单位联系完毕后,应及时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如实、详细地向学生和学生家长通报情况。最终学生是否到该单位就业,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来不得丝毫勉强。决不能为了完成就业安置任务,而对就业单位进行夸大宣传。相反,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学校不但不能一厢情愿地往好的方向妄加推测,还要多分析有可能出现的不利,让学生提前有心理准备。比如说,一个新创办的企业,你不能只说将来有较多的晋升机遇,而应该告诉学生,由于单位刚刚创办,工作条件有可能不成熟,后勤设施有可能不完善。某单位接到了大批的订单,你也不能只说,将会拿到更多的加班费和奖金,而要说明将要面临较大的工作量和较长的工作时间。如果满怀美好的幻想去就业,一旦希望变成失望,必然心灰意冷。而如果对不利因素作了充分的准备,则不容易半途而废。
三、切实做好思想教育
我们常教育学生志当存高远,但不可否认,职业中学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生产一线,过高的期望往往不切实际。因此,对于那些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同学,必须教育他们首先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另外,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获取报酬,必须付出相应的甚至更多的劳动。因此,要消除那些想轻轻松松挣大钱的同学的幻想,教育他们踏踏实实地为单位效力。尤其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化,那些平时松松垮垮、随随便便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改掉不良习惯。
同时,学生一旦踏上工作岗位,离开了学校和家庭,就变成了真正具有独立行为的人。他们必须确立自立意识,学会照顾自己,不能再事事依赖老师和家长;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责任感,而不能随心所欲。这是心理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需要老师帮他完成。
四、协助解决后勤问题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学生工作之初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生活方面。事实证明,学生的不稳定也是在工作之初表现得最突出。因此学生外出,学校一定要安排老师护送,以帮助处理一些日常问题。如学生刚到工作单位后,需要体检、办理录用手续,他们人生地不熟,难免多费周折,老师最好能全程陪同,及时指点,以免出错。学生住宿后,铺位的安排、行李的放置,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最后老师还要带学生认识一下附近的邮局、超市、浴室,以方便以后的生活。即使如此,老师也要等到学生全部上班正常后才能离开,以防出现一些意外问题后,学生孤立无援。这样,确保学生的工作有良好的开端,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为将来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当然,要学生安心于艰苦的工作,除了就业安置工作细致、思想教育深入人心外,学生本身是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至关重要。虽然这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但也离不开平时学校的教育。如就业与创业指导、劳动技术、班会、教学实习等课程都适合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班级、团委有针对性地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爱劳动的习惯也会有所帮助。相信,只要我们的工作踏实细致,学生外出就业的稳定是可以实现的,回头率完全可以大幅降低。
本文发表于《职教通讯》2002年5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