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傅雷的翻译观

浅谈傅雷的翻译观

日期: 2009-7-19 12:20:00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浅谈傅雷先生的翻译思想
   一. 引言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伟大的翻译家。他早年赴法学习艺术理论,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也掌握了法国的语言,了解了当地的文化,这一切为后来的翻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傅雷先生一生翻译了许多法国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如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约翰•克利斯朵夫》,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等。其译文流畅传神,在文学翻译界独树一帜、备受推崇。作为翻译巨匠,他不仅在实践方面有很大成果,在翻译理论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着眼于民族艺术学,提出了“神似、形似”说,还谈及了中西差异和译者对翻译的态度问题,强调了翻译的神圣和译者的自身修养等。他的翻译思想是我国传统译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浅谈傅雷先生的翻译思想,并着重探讨其“神似”说。
   二. 傅雷先生的翻译思想总结
   傅雷先生在翻译实践中硕果累累,然而没有留下太多的翻译理论作品,相关的文章只有《翻译经验点滴》和《高老头•重译本序》两篇,一些思想在《傅雷家书》书中也有体现,此外他在致朋友的几封信里也阐述过他对翻译的见解。虽然先生的翻译理论作品不多,但他在翻译实践和相关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翻译思想却不可忽视,他从丰富的实践与深刻的理论思考中,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科学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神似”说、翻译态度和译者修养上。
   傅雷先生一生视文学翻译为神圣崇高的事业,翻译态度极为认真严肃,并主张译者应该深刻地理解、体会原作,然后忠实动人地再现原作的思想风貌。正如在《翻译经验点滴》所说:“由于我热爱文艺,视文艺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艺术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介绍一件艺术品不能还它一件艺术品,就觉得不能容忍,所以态度不知不觉的变得特别郑重,思想变得很保守。译者不深刻的理解、体会和感受原作,决不可能叫读者理解、体会与感受。”在这方面傅雷先生不仅说到了,而且也做到了,在谈到《老实人》的翻译时,他说“译文前后改过8遍,原作的精神究竟传出多少,还没有把握。”这不仅说明了翻译中做到“神似”的难度,也是译者翻译态度严谨认真的真实写照。
   傅雷先生还对译者提出要求,指出译者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在《翻译经验点滴》一文中说:“使我郑重将事的第二个原因,是学识不足,修养不够。虽然我趣味比较广,治学比较杂,但杂而不精,……。文学既以整个社会整个人为对象,……无所不包。”这一番话,讲的是对译者自身的要求:要学识渊博,趣味广,修养高,学杂且精。在《傅雷家书》中,他还谈到“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和人间性,我们只要发挥出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细心地揣摩,把他的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地了解。”这句话讲到了人的共性和个性,对译者和画家同样适用。共性是译者了解原作、与作者形成共鸣和用译语表达原文的基础;个性是个人独特风格形成的条件,了解作者的个性才能把握原作的特色。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译者要完全传达原作的特色,那么自身的个性必然受到压抑;如果译者太多的发挥自己的个性,那么原作的特色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这时,译者要善于抑制自己的风格,以再现作者的风格为主,使自己的风格自然地流露,而不是让自己的风格盖过作者的风格。在这个问题上傅雷先生认为,译者应该尽量选择同自己的气质和风格相近的作品,以便有更强烈的共鸣和更好地再现作者的风格。
   另外,先生在谈到再现原作神韵的困难时,提及了中西思维的差异问题:“东方人与西方人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而西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y殊难彼此融洽交流。” 指出再现原作的困难在于种种差异的转化上。
   在傅雷先生谈及的若干翻译问题中,最突出的是“神似”说,这一点将在下面单独探讨。
   三.“神似、形似”说
   傅雷在其撰写的《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数年后,他又在致罗新璋的复信中又再次提到:“愚对译事实看法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用临画来比翻译,基本为“形”,升华为“神”。这里的“神”指的是神韵,而翻译中的传神即是要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韵味。
   在我国古典美学中,形神问题始于孔子的《论语•雍也》。在此文中,孔子写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提出了反对“质胜文”和“文胜质”两种片面的做法,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认为只有当文与质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时,才能达到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在文学作品中,“形”主要是指原文的形式美,是语言通过语法、修辞、文体等表现出来的音美、形美;而“神”指作品内在的精神,深隧的意境、思想,是深层次的意美。作品的“形”是直观的、显性的;而“神”是非直观的、隐性的。
   宋朝范温在《潜溪诗眼》一书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明人陆时雍则进一步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由此可见意境神韵的重要性。无论是翻译还是临画,不仅要外表相似,更要传达内涵、突出神韵。译文只有传达原文的神韵,才能吸引读者反复咀嚼玩味,使读者有如读原著的感受,如果一味讲求形式的对应而忽视了精神的传达,生硬而缺少灵魂的译文便会使读者如同嚼蜡。
   当然,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并不是说只考虑“神似”而把“形似”抛在一边。他曾经说道:“我并不是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译者应该在最大限度内保持原文的句法”。因此,傅雷先生所说的“神似”并不是抛开“形似”,而是把两者都考虑进去。“神、形”两者缺一不可,然而要在实际翻译中做到“形”与“神”的和谐却是难上加难。两者在很多情况下不可兼得,由于不可译性的存在,译者只有进行“再创造”,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传神达意。因此,译者在“形、神”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可以适当作出调整以便再现原文的神韵。
   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未免有其缺陷,相比之下陈西滢的“神似、意似、形似”和朱生豪的“神韵、意趣、硬译”的三分法在一定程度上更有优势。对于傅、陈、朱三者而言,再现原文的神韵的译文是理想的译文,而于“形似”和“硬译”则未敢赞同。然而做到“神似”和“神韵”实属难事,要基于译者语言深厚的功底和极高的修养,以及对原文的深切领悟。在这种情况下,陈、朱两者认为若能达到中间层次“意趣”和“意似”便是可以接受的译文,这就比二元论多了些余地。
   尽管“神似、形似”这种提法有着二分法自身的缺陷,但这并不能抹煞它的优点。“神似” 说 中的“似”界定了翻译的局限性,而“神”则肯定了译者的创造性。傅雷的“神似”说把翻译纳入文艺美学的范畴,是我国传统译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笔,比“信达雅”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将翻译理论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四.结束语
   傅雷先生在我国翻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序言和其译作的传神可以看出傅雷先生“神似”说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其译作的质量之高也正是对先生翻译思想的证明;通过对文章和书信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生“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也可以看到先生对译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翻译过程中字斟句酌的精神,以及对译者自身修养的要求。傅雷先生无疑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严谨的翻译态度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他的“神似”说的翻译标准更是值得无数后来人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 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4] 李亚舒, 黄忠廉. 科学翻译批评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5] 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 王宏印. 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