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期: 2010-4-20 7:57:51 浏览: 40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柔韧性好的特点,可随着血管的形状而弯曲,是头皮针换代产品,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减少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刺激性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等优点.作为一项普遍的护理技术操作,针对静脉留置针操作注意点及并发症的相关问题,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并结合临床使用情况,来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现分述如下:
1 心理素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也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明,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切增加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情绪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护士的注意力、意识状态、定势状态、思维状态、导致中枢协调偏差,出现判断、感觉失误。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周围的人际关系、运动量、疲劳程度等等,与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也是密切相关。虽然护理人员存在着情绪自控、自我调节、自身生物节律调节,但还有不同程度的副效应。有关资料表明,干扰因素越大,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越亲密,其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呈下降趋势越显著。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态要稳定,不要着急,尽量不受外界干扰,心平气和,稳中取胜,这是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第一步,同时,护士高度的责任心、谨慎、平稳的心态,也是取得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2 穿刺针的选择:静脉留置针应具有无菌,透明,弹性好,无毒,无致热源,在有效期内的静脉留置针,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不同价格的静脉留置针。儿童输血、输液:24G,22G;成人输液:22G,20G;成人输血:20G,18G;危重患者一般都用18G,便于及时输血及大量快速输液。使用前要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断裂开叉及起毛等现象。
3 血管准备:穿刺前嘱病人握拳是输液一直延续的常规方法,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病人。但目前研究资料认为,穿刺是病人不用握拳,因为握拳可以使血管变扁平,使血管充盈不够,容易造成穿刺失败。故静脉留置针穿刺是采取背隆掌空杯状手和握指法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此法利用术者左手握住病人穿刺的手指,使病人手背皮肤左右上下四个方向被动牵拉绷紧,形成前臂和手指两个弯曲,这样既克服了病人握拳时指掌关节高于手背皮肤妨碍穿刺进针角度的缺点,又有使血管充盈、显露、固定之优点,更易于穿刺成功。
4 血管的选择;选择适宜的血管进行穿刺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静脉留置针穿刺因病人的年龄、疾病、治疗不同,其穿刺部位的选择也各不相同。3岁以下的小儿常采用颞浅静脉,此静脉较粗,学流快,易于穿刺且保留时间长。3岁以上的小儿和成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进行穿刺,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等,尽量不使用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应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骨隆突出、关节及静脉瓣。有血栓性静脉炎的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甚通畅。另外,患者皮肤和感染出禁忌穿刺致管,对创伤性抢救病人要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避开受伤的肢体部位。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老年人等原则上不采用或避免使用下肢静脉,以免增加静脉血栓性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疾病因素影响及个体血管的差异,对血管条件的病人可将手背涂擦1%的硝酸甘油后,再用湿热毛巾热敷3分钟,这时表浅小静脉均可迅速充盈,易于穿刺成功。
5 正确的操作方法:护士带口罩,清洗双手,患者置于舒适的位置,穿刺前准备好输液装置,确定穿刺部位,在穿刺点的上方10cm处扎上止血带,止血带顺着肌肉扎,用力要适当,常规消毒皮肤,直径在8x8cm以上,排尽空气,去除针套,转动针芯,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拇指、食指持针翼和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以15——30角度针刺,过大过小都易穿破血管壁,而且进针是各组织的进针力度和速度也不相同,进皮下组织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穿刺血管腔时,用力要轻、稳、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度,再将穿刺针进2——5mm,右手持针翼顺血管方向将套管置入,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左手固定针翼,右手将针芯缓慢拔出,用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套管,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注明留置日期、时间,调节滴速。若穿刺时有空虚感而不见回血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拔出针头,一定要设法证实针头确定不在血管内,才能重新穿刺。如把穿刺枕头和输液管接头分开,也可轻输液管下段,还可用注射器接针头边进针边抽回血,或转动一下针头,使紧贴血管壁的针头斜面完全进入血管腔等等方法来证实针头是否在血管腔内。
6 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度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要用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度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于成功;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取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度,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糖尿病病人,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血管过细,可使针头阻塞,造成穿刺失败,故应选粗直的血管。
7 封管:输液停止后进行封管。配置封管液,以100U/ML的肝素钠盐水3ml封管,注入肝素帽内,先注入2ml,然后采用边推注封管液边推针,造成套管针内正压,以拔出针头时尖端有液体自然流出为佳12小时后,同法注射1次。对于凝血不佳的可采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饶庆华[1]等人针对小儿情况提出了封管液是保持通畅的关键,充满管腔0.6ml,小儿流血快,留置针内药液一旦推入血管即进入循环,不可能在局部滞留,同时因小儿血管特点,封管液量过多,推注时间过长,力量不均可损伤血管内皮,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2],因此,饶庆华[1]确定封管液量为2ml应用肝素的安全有效的量化指标,以新生儿0,5U/ml,——3岁1——5U/ml,——7岁5U/ml,——14岁5——12U/ml,较为适宜。她还提出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相对延长。若封管操作不正规,会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套管。
8 留置时间:黄丽云[5]等人认为,静脉留置针可在血管内保存5——7天,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选择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红、肿、硬结等炎症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9 并发症的预防
一 静脉炎的预防:(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皮肤的范围应在8cm以上;(2)慎重选择静脉穿刺部位及型号适宜的穿刺针;(3)刺激性药物尽量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二 导管脱出的预防:(1)穿刺后导管要全部送入血管;(2)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以便于固定;(3)穿刺后导管固定要牢固;(4)有烦躁不安、抽搐的患者要有专人护理,防止拔出导管。
三 导管阻塞的预防:(1)随时观察输液情况,及时加药,保证输液顺利通畅;(2)及时进行封管及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3)防止肢体屈曲或压迫;(4)尽量避免穿刺肢体过度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