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英文报刊杂志标题的修辞色彩

英文报刊杂志标题的修辞色彩

日期: 2010-3-26 18:44:55 浏览: 10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不少出色的标题常能以其幽默而引起读者的回味, 比如双关语的运用便是取得幽默效果的常用技巧。所谓双关(pun) , 就是指表面上一个意思, 实际上却是另外一个意思。如1998 年8 月10 日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标题为“Tick , Tock , Tick . . . Talk”。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因Lewinsky 绯闻而声名狼藉, 险些失去总统宝座。该标题模仿时钟响声, 利用同形同音异义词构成的双关, 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期待感, 最后一词由tock改为talk , 妙不可言, 表明美国人期待总统快说实话。又如《南华晨报》上的一篇题为“The Sun Sets for Last Time”, 《太阳》最后一次降落。报道香港的英文小报《太阳报》停刊, 编辑在制作该标题时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以达到幽默的效果。再如《纽约时报》上一篇文章题为“African Statesman Still Sowing Seeds for Future”, 讲的是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退休后, 在远离大城市的家乡的一个村子里播种收割, 以农为乐。然而非洲局势动荡, 许多国际领导人都千里迢迢向他求教治国之道, “Sowing Seeds”是个双关语,即他仍在为非洲的未来而播种
比喻是英语中常用的辞格, 是以比喻彼的手段, 不把要说的事实真实地说出来而用另外的与他有相似点的事物来表现的修辞方式。报刊杂志标题使用比喻可使语言精炼、形象、生动, 增加语言的具体性, 实感性,鲜明性, 可以使人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体会真切, 感受深刻 “Catching the Asian Flu” (华尔街患上亚洲流感) , 文章的内容是亚洲金融危机也使华尔街的股市大跌。众所周知, 1998 年许多亚洲国家相连爆发金融危机, 编辑把这种亚洲金融危机形象地比喻为流感传染了美国, 可谓是独具匠心, 使人体会真切, 感受深刻。又如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上一篇题为“Free Fall”(一落千丈) 。“Free Fall”意为自由降落, 在此形象地比喻前苏联经济大滑坡, 一发不可收拾, 这样语言精炼, 形象生动。
头韵(Alliteration) 原是诗歌的技巧,指在一句话里有意使用起首字母或起首声韵相同的词, 是一种古老的语音修辞手法。新闻写作要在崇实的原则和前提下追求吸引性。读者的生活节奏很快, 要抓住他们百忙中的一瞥, 就必须有吸引性。在报刊标题中使用头韵, 几乎蔚然成为当代风尚了。如《时代》周刊上报道巴黎著名的艺术宫殿———罗浮宫的扩建和改建。此项工程最后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裁定, 选择了著名建筑师、美籍华人贝聿铭( I. M. Pei ) 的设计方案。其中有一组金字塔, 构思奇特, 匠心独运。巴黎公众颇为困惑, 为什么要在罗浮宫内建造这组金字塔的雏形? 其标题就是Pei’s Pyramids Puzzle Paris (《贝氏的金字塔使巴黎困惑不解》) , 四个头韵的叠声俨然是部分法国公众的感叹。《读者文摘》有一篇关于香港的文章, 主标题是HongKong ———A Capitalist Citadel at China ’ s Doorstep (《香港———中国大门口的资本主义要塞》) , 副标题是A Booming Bastion of Business (兴旺的企业堡垒) 。此例进一步体现了头韵与节奏的内在联系。作者出于一种久而久之养成的作文节奏感, 有意无意间达到了匀称的韵律对位。再从韵律分析, 主标题中Hong Kong 一词的双重音实际上已定下整个题目匀称节奏的基调。这就是语音和谐。《生活》杂志有篇文章介绍1982 年作为最佳女主角, 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Meryl Streep 。标题是Magnetic , Magnificent Meryl , 一组头韵串起三个词, 突出了重点, 反映了她的特征: 富于魅力, 成就辉煌。有一篇劝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文章, 采用的标题是Fit or Fat ? ( “健康还是肥胖?”) 言简意赅, 且有警句特征。新闻记者尤其偏爱在标题中运用头韵。1988 年9 月12 日出版的《时代》周刊, 共载文章34 篇, 其中11 篇的标题用了头韵。在新闻写作中, 使用头韵已成时尚,似乎已发展为一种alliteration mania 。记者们仿佛魂牵梦萦, 不用不快。头韵法的运用可使文章标题简明醒目, 生动形象, 节奏感强。
仿拟(Parody) 是一种巧妙, 机智, 而有趣的修辞格。它有意仿照人们一般熟知的现成语言材料, 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 句, 篇来, 以使语言文字生动活泼, 产生幽默风趣或讽刺揶揄的修辞效果。仿拟常见于报刊文章的标题, 显得风趣幽默, 起到引人注目, 耐人寻味的作用。如Red Star Over Hong Kong ( Time , J uly 14 ,1997) (红星照耀下的香港) , 以西方观点来谈香港回归中国的问题, 其标题是对美国记者及作家Edgar Snow 的名著Red Star Over
China (《红星照耀下的中国》) , 又名《西行漫记》的巧妙仿拟。又如Carlo Ponti In Hot
Water Again (The Los Angeles Times ) , In hot water 为一成语, 作者仿拟这一成语, 以表
达“陷入麻烦”。还有Liberty Is the True Mother of Invention (China Daily ) , 作者套用
了“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这一名言, 强调自由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同样, Farewell To Arms ( China Daily ) 作者引用海明威的著名小说“A Farewell To Arms”,说明戈尔巴乔夫向里根建议彻底销毁核武器。
矛盾修辞(Oxymoron)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修辞格, 其用法是将意义相反或看似矛盾的词语巧妙地搭配在一起, 使之构成修饰关系, 借以揭示和强调事物内部或之间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报刊杂志标题常运用它, 给人产生一中初看不合逻辑, 令人惊讶, 细想却自有道理, 耐人寻味的效果。《新闻周刊》上的封面标题为John McEnroe : The Champ You Love to Hate , 麦肯罗: 你爱得发恨的冠军。麦肯罗是四届全美网球男子单打冠军,80 年代初三届全英温布尔顿网球赛男子单打冠军。他年轻气盛, 场上经常发脾气, 全场为之哗然。观众爱其球艺, 怒其球风, 真所谓爱之弥深, 恨之弥切。表面看是矛盾的, 实际上是统一的。
层进( climax) 是按照词义的轻重深浅, 逐层依次递进, 最后达到顶点的修辞手段。其作用在于逐步加深印象, 迅速达到高潮, 最后揭出题旨。往往文采斐然, 震撼人心。如They came , they saw , they bought out ,这是《时代》周刊一篇报道的标题, 文章说的是始于80 年代后期在美国十分盛行的融资购并。标题的方式套用欧洲史上的一句名言“I came , I saw , I conquered”, 从修辞角度看, 这是层进的典型例子。They 指那些擅长融资购并的投机商。标题利用层进, 表
达他们所向披靡, 气焰嚣张, 公众深为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深刻含义。
有的标题还利用反问法( Rhetorical Question) 修辞格, 有时表达一种将来的可能。如New Cabinet Today ? (The Thames)(新内阁今天可能产生) 。OPEC to Raise Oil Output ? (石油输出国组织可能会提高原油产量) 。利用反问法还可表示对新闻的准确性或真实性的疑问。如Police Allowed Jailbreak ? ( The Los Angeles Times ) (警察允许犯人越狱是事实吗?) 。Korea Unity in Five Years ? (韩朝会在5 年内统一?) 。这种标题不落俗套, 生动活泼, 能表达出激动的感情, 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
此外, 还有一些英语修辞格如反语(Irony) 、委婉( Euphemism) 等也被报刊杂志标题所采用, 限于篇幅, 在这不一一列出。总之, 修辞是最有效运用语言, 使语言能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英语修辞格在英文报刊杂志标题上的广泛使用, 使报刊英文语言活泼生动, 读起来饶有趣味,从而吸引了读者, 提高了报刊英文的总体水平和质量。报刊杂志标题是新闻或故事的缩影与代表。要阅读英文报刊杂志, 首先就要理解标题。知道了英文报刊杂志标题的修辞色彩, 对理解标题甚至全文无疑是有帮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