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大学生党员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论大学生党员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日期: 2010-1-1 7:34:32 浏览: 10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 要:大学生党员对促进和谐校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做到在领会和谐校园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其在和谐发展的示范性作用,从而达到发挥党员先进性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和谐校园建设
1 和谐校园的含义
“和谐”即为“协调”。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指的是世间的事物处于协调、均衡的运动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大学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应当率先垂范,致力于建设和谐校园。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的校园;是具有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的校园;是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校园;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的育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作为造就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
2 大学生党员在促进和谐校园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必要性
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影响,加上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与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潜入校园,大学校园不再是世外桃源,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冲击。现在相当部分大学生在政治理想、信念认识上还比较模糊,甚至存在错误。一是务实特点明显,急功近利倾向比较突出,注重物质利益,关注与个人成长相关的问题;二是奉献精神、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比较薄弱,甚至有人将竞争意识同奉献精神、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对立起来;三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学习动机、择业动机、入党动机具有一定程度的功利色彩。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形象,也必然会影响和谐校园的建立。
党员应该在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广大高校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党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和号召力,同时,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团员的教育,使他们首先要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人生准则,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党团组织要积极关心要求进步的大学生,对迷失方向的大学生,党团组织要耐心仔细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公众人物”,无疑可以起到模范、引导作用。要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带头人,学生党员应该具有更高的素质,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良好形象,成为广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榜样,实现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 大学生党员如何更好地在促进和谐校园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1)要加强理论学习。大学生党员在学习上要有积极的求知欲望、勤奋刻苦的拼搏精神,力争成为学习中的排头兵。
大学生党员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在思想上保持光进性,以确保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这就要求每一名大学生党员都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当今国内外大事,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完善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同时学会运用科学理论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永葆革命的进取精神。要加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谋福利的利益观教育。在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对大学生党员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党性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工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具有长期服务于人民的大局观念。
(2)要创新实践机制。不断整合大学生活动资源,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学习贵在践行”,要鼓励同学要积极参加班、系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实际,我们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各种活动载体,一是将支部活动与院系团委、学生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突出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骨干作用,避免了学生支部活动资源短缺的缺陷。二是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服务活动中,学生党员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三是拓展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为约束和激励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大学生宿舍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宿舍”。一方面,通过“学生党员示范宿舍”挂牌,让学生党员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和评议,加强其党性修养,强化党性教育和实践。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宿舍”的示范,使大学生在宿舍卫生、学习、纪律、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领身边的同学,利于营造良好的舍风、学风、校风,并成为建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一个侧影。
(3)争当和谐校园发展的示范者。学生党员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出表率。“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学生党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带头遵纪守法和遵守校规校纪。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影响人、带动人。充分发挥自己和学生在联系和沟通上的桥梁、纽带作用,配合好学校党组织、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党员既要努力创造和谐,同时又要祛除不和谐,要勇于改变校园中不和谐的现状,敢于同校园中的不和谐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学生党组织应实行党员挂牌制度,让党员接受群众监督;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员间的互相监督;同时,党组织应把入党积极分子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表现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严把入党质量关。
大学生党员要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带领全体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大学生党员应该尊重教师的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友善,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相互体谅,相互尊重,教学相长,为同学排忧解难,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从而促进形成平等、友爱、高尚、和谐的人际氛围。
总的来说,和谐校园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目的,同时也是一种结果。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发展。高校走和谐发展之路,需要大学生党员奏响和谐的旋律,做到自身率先和谐,引领他人走向和谐,推动校园实现和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