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核心
摘要:计算机基础是我国高校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与社会的契合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成为高校课改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虽然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高校的许多课程都融入了一些素质教育的因素。但不可避免的还有一些课程是以前单一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但不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和创造能力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改变计算机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内涵
从理论上来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他人的帮助,将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教师创造情境,使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去学习,以探索的方式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学生则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和任务不断学习和成长。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高校计算机是一门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科,因此决定了学生对它的兴趣有限。而且其实践性非常强,需要进行多次的操作才能熟练。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任务中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不仅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
2、有利于全面、准确的掌握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所设置的任务都是和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因此决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更容易。例如教师在讲解PPT的制作方法时,由于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多,细节方面的小知识学生容易忽略,因此教师可有意的进行点拨。教师可让学生制作一个8—10页的PPT,主要内容是“自我介绍”。格式方面要求页面比例是16:9,且给出固定的图片,要求每一张PPT的背景图片都是这一张图片。标题字号为二号,黄色,字体为微软雅黑,加粗。正文为宋体,黑色,字号为四号。且翻页的时候任意加入一种动画。在学生做完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尤其是对画面和动画的美观程度进行点评,让学生互相讨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可能会效果更好。由此加深学生印象,并完成教学任务。
3、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是将任务与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它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以PPT的制作为例。例如上述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每一张PPT的背景图片都是指定的那一张图。可能大部分学生都是一张一张的进行添加。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PPT的页数太多,这种方法无疑非常耗费时间。其实事实上,只要在母版里面插入,就可以使所有的PPT背景都是指定的图片。当然,以此类推,在没有过多要求的前提下,标题和正文的字号、字体、颜色都可以在母版里面设置,以此减少操作量。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1、任务的设计
教学任务的设计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学任务的科学与否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目标能否完成。因此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设计的任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要有质量。首先一定要覆盖大纲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点,其次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最后要有真实性,因为真实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以上面的PPT制作为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PPT的内容是做自我介绍。因为现如今许多知名企业在面试人才时,会在指定的时间,让他们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的PPT,这也是面试的重要部分。教师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和教学联系起来,教师扮演公司高管的形象,促进教学任务的实现。其次,教师不可设置过难的任务,例如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掌握编辑母版的要领。大部分学生的水平对PPT的基本操作都不太熟练,更别说编辑母版。
2、任务的分析
教师在提出任务后,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完成任务需要做的工作以及存在的困难,并引导学生进行解决。涉及到旧知识的和学生一起回顾,涉及到新知识的和学生一起探讨,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后面的教学。
3、任务的完成
教师可在下课时将下一次课的内容以及任务告知学生,让学生先预习课程,然后尝试完成任务。在下一次课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可省去当堂实践的时间,着重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褒奖优势,弥补不足。
结束语: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它可以使教师更加容易的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高校的计算机以及其他课程的改革中,要加大这一教学方法的普及力度。
参考文献:
[1]肖毅,潘华.地方高校实验教学学分改革实践[DB]. https://www.kj009.net.
[2]安远英.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学信息化,2010,(3).
[3]张勇昌.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
[4]江长斌,陈莉.学分制下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实施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