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体会

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体会

日期: 2012/3/10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佳珍

摘要:心理学的作用是无穷的,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在职业学校,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有义务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帮助那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这是工作的一部分。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班主任工作 作用 学生:
   什么是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教育心理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积极拓展。又称职技术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其研究内容涵盖了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本理沦问题、职业教育教学心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心理、职业培训心理、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
   这学期,学习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真是受益匪浅。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我所学到的东西都可以运用到我以后的教学中,觉得很实际也很实用。现在我就心理学的两方面作用来阐述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体会。
   第一、从心理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反馈就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反馈可以加强学生时空一步学习的动机,并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反馈,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效果,进而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学生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3 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固,增强对成功的期望。合理的归固可以提高自信和坚持性,而错误的归因会增加自卑与自弃。
   4 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1)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让学生观察那些学习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取得成功的学习行为,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找出可以改进的因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增强获得成功的自信。
   5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1)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2)要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3)教师要创设一个安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氛围,对每个学生都要表现出真诚的关注和接纳。
   第二、教育心理学在职校新生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是高层次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既要关心、热爱、尊重学生,又要引导、鼓励、鞭策学生,是学生团队的领导者、组织者、建设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品质与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等方面给学生做出榜样。班主任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它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团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班级每位成员的健康成长。教育心理学在职业学校新生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科学管理
   新时期,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其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和自制能力都比较差。他们对职校生活及所选专业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社会供求关系理解较为片面,很不清楚自己以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去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此时往往需要班主任对新生进行专业性思想教育,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目前状况和发展形势。这样有利于增强新生学习的信心,稳定新生情绪,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他们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利用短暂的军训对新生进行严格的队列训练、宿舍内务管理教育和学籍管理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班集体犹如每位学生温馨的家,氛围如何、情绪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新生班主任应把以下三方面内容作为工作重点。(1) 注重集体主义教育,努力营造班级的和谐氛围,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感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 ) 强化宿舍文化和卫生建设,创造和谐气氛。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必须大力提倡“宿舍团小组”建设,搞好“标兵宿舍”和“文明宿舍”创建工作,使宿舍的每位成员都具有责任感,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宿舍的整体利益。(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院、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不断增强自身创造能力、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如参加运动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网页设计大赛等。
   三、重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职校纷纷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聘请专家、学者给学生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仅靠少量专职心理咨询人员是难以胜任的,必须依靠广大班主任积极参与。班主任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多,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方法,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还要教会学生用转移、宣泄、幽默来克服不良情绪,教会学生用激励、锻炼、立志来培养意志品质,教会学生用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暗示、竞争意识来建立自信心,不断自我调节,逐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上是我觉得以后如果从事教育工作可能会面临的考验,但通过学习这门课,我有了自己对这些的处理方法,我相信这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刘浩宇,刘锡仪. 实施素质教育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及思考[J ] . 医学教育, 2002,(6).
   [2] 张守凤. 科学管理热情服务,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2).
   [4] 唐柏林. 心理咨询学[M] .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