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日期: 2005-10-2 1:39:34 浏览: 19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众所周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农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民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将进一步增强,必将扩大对农机化的需求。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农业的发展。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为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一些特色和优势农业产业带正在形成,农业结构更加协调。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简要介绍如下:
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应注意的问题(引用农机司王司长讲话)
(1)发展的主体问题。
农机化发展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主管部门,也不是某一个农民暴发户。所以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放任自流。做到扶持,引导,推动,规范。农机化的发展要靠政策扶持,市场信息引导,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的规范,行政推动来促进农机化的进程。
(2)发展的指导思想
1) 农机化发展要以三增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为基本目标,实现农业的增效,增产,实现农民增收,生产能力增强。
2)以市场需求为主线。各地发展最快的最好的农机化,往往是市场需求最迫切的环节。需求是基本的动力,很重要的是研究市场需求问题拉动,市场需求也拉动农机研发和加工能力。
3)节本增效为核心的发展目标。
4)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作为中心任务
(3)农机化发展的道路问题
中国只能走适度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道路,只能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逐步密集型的道路。
2)我国农业机械不仅作为替代劳动力的手段,还要作为农民节本增效,农机手勤劳致富的工具。
3)我国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是为自家服务更重要是还要开展社会化的服务,只有开展社会化服务,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所以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中心任务,核心的目标是推动农机服务的三化,即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走共同运用的道路。
(4)农机服务的组织化问题
三化(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前提是必须组织化,当前推动三化最大的难题就是农机服务的农机资源组织化水平较低,新型服务体系没有成立,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推进组织化,一是利用多种方式鼓励各种农机资源或主体,利用一些要素,如技术、资金、机械、服务等这些要素的优势走向联合。
(5)发展方向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随着购机和即将启动的燃油补贴实施,将引导农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引导下农民自主发展,走新型的农机化发展的阶段。把这两个产业性扶持政策统筹规划,建立新的发展机制构建出一个新的框架。这一框架为:
1)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引导下,建立一个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装备统筹规划产业性的扶持规划;
2) 建立技术比较先进的能够适应农机化发展要求的工业体系;
3) 强化以农机化管理、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为主的坚强保障体系;能够强化农机化管理职能以加强技术职称的能力,能够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4) 培育一批能够开展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承担农机化发展重任的农机大户、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为主体的服务队伍。
(6)发展重点问题
农机化快速协调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动力驱使。分析有四个动力:一、需求拉动。二、效益驱动。三、政策推动。四、机制带动。农机50年的发展过程中,四个动力推动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任何时期四个动力同时具备,同方向同时驱动,四个动力叠加,农机化无力有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7)农机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创新的问题
我国农机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体系,相比较其它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体系在推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按政府为主发展农机化思路构建的。产品推广到农村,农机手会用,搞推广示范;农机进入流通,国家实行统购包销,把每一台拖拉机送到农机站,设立监管系统,建立庞大的农机购销系统,即农机公司。当然还需要制定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及管理系统。此体系与计划经济相对应,在当时是合理的。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原有体制中弊端逐渐暴露,各体系之间有机联系少,必然带来产、学、研矛盾,必然带来示范、推广、培训与生产要求不吻合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