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男、富养女”本质上是爱的缺失
最近,网上突然流行这样一种教育观点,叫“穷养男、富养女”,观者甚众,赢得不少家长拍手叫好,仿佛求到了教育孩子的“真经”。我在想,如今的网络时代不仅能令人们集体失智,难道也让家长们集体失爱了吗?
抛开这个观点的正误不论,这一穷一富之间,实在流露出对金钱的暧昧,对富贵的向往。
穷养男,无非就是通过他们所理解的物质上“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魔鬼训练一番,打造一个具有良好“抢食”能力的“强者”,最终目的是享受富贵。
富养女,无非就是通过创造一个“精致、优越”,“无忧无虑”的生活,雕琢一个“免受诱惑的欺骗”,“知情识趣”,具有优雅仪态的女人,方便上文的“强者”更情愿的从他们手中接过桊养的接力棒,最终目的还是享受富贵。
诚然,追求富足,这是几代国人的生活目标。仔细想想,从你我的父辈开始,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人,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追求富足的生活,辛劳一生,买车、买房,“别人有的咱都有”是最终目标,费尽心机的往金字塔上爬,从来没想过我要有什么,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另外百分之十的精力用来培养孩子,可是,等你的孩子长大成人,走向社会,结婚生子,回头看看,原来,孩子也在重复自己的一生。
你爷爷、你父亲、你,至少这三代人的碑文上可以刻上这样一句话:这里埋葬着为追求富贵而辛劳一生、前赴后继的三代人,现在,别人有的,他们终于不再需要了。
然而,更可悲的是,你的孩子还在拼命的路上。
你是这样爱孩子的吗?
穷养男、富养女,对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来说,这似乎是个进步,实质上,这里面有两个巨大的陷阱:
第一,这不是教育意识,而是制造意识。
有意无意之中,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制造品,并向社会输送这种他们制造的商品,期望这商品一出便是抢手、畅销的品种,这实在是对孩子的一种污辱。
第二,这不是爱,是一种伤害。
爱的缺失,是教育失败的原罪。穷养男、富养女的观点是种伪善的爱,不能建立在美好情感基础上的教育,必然会背离教育的本质。
更可怕的是,它在向孩子灌输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潜在的塑造了孩子的虚荣和贪婪。孩子不是你的玩偶,他需要的是悲天闵人的人文情怀,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你应该想想他能从你身上学多少,而不是把脑子动在你能从他身上获得多少--为人父母,这太自私,太残忍!
我在想,这种制造意识也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是不会成功的。
即使,倘若真的成功了,那男孩——与其说孩子想成为强者,不如说你需要他成为强者,而强者,必然是另一个强者的牺牲品。事实上,这个世界需要这么多的“人造”强者吗?吃了伟哥的男人是真正的强者吗?更可笑的是,那女孩儿,养出来的都是花瓶、智能玩偶和床上用品,用物质灌喂出来的女人真的更能抵挡物质诱惑?我很不相信!